虞舜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下-锺士季中的「往者汉祚衰微,率土分崩,生民之命,几于泯灭。我太祖武皇帝神武圣哲,拨乱反正,拯其将坠,造我区夏。高祖文皇帝应天顺民,受命践祚。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,恢拓洪业。然江山之外,异政殊俗,率土齐民,未蒙王化,此三祖所以顾怀遗志也。今主上圣德钦明,绍隆前绪,宰辅忠肃明允,劬劳王室,布政垂惠而万邦协和,施德百蛮而肃慎致贡。悼彼巴蜀,独为匪民,愍此百姓,劳役未已。是以命授六师,龚行天罚,征西、雍州、镇西诸军,五道并进。古之行军,以仁为本,以义治之;王者之师,有征无战;故虞舜舞干戚而服有苗,周武有散财、发廪、表闾之义。今镇西奉辞衔命,摄统戎车,庶弘文告之训,以济元元之命,非欲穷武极战,以快一朝之志。故略陈安危之要,其敬听话言。」篇,“虞舜”解释为:古帝名。姚姓,有虞氏,名重华。为尧的大臣,受禅继尧位为帝。干戚:盾与斧,皆兵器。古代武舞有操盾与斧而舞的称干戚舞。有苗:即三苗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帝乃诞敷文德,舞干戚于两阶,七旬有苗格。”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尚书》虞书-尧典中的「帝曰:“咨!四岳。朕在位七十载,汝能庸命,巽朕位?”岳曰:“否德忝帝位。”曰:“明明扬侧陋。”师锡帝曰:“有鳏在下,曰虞舜。”帝曰:“俞!予闻,如何?”岳曰:“瞽子,父顽,母嚚,象傲;克谐以孝,烝烝乂,不格奸。”帝曰:“我其试哉!”」篇,“虞舜”解释为:姚姓,名重华,传说为东夷部落首领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文帝纪中的「汉帝以众望在魏,乃召群公卿士,告祠高庙。使兼御史大夫张音,持节奉玺绶禅位,册曰:“咨!尔魏王:昔者,帝尧禅位于虞舜;舜亦以命禹。天命不于常,惟归有德。汉道陵迟,世失其序。降及朕躬,大乱兹昏。群凶肆逆,宇内颠覆。赖武王神武,拯兹难于方;惟清区夏,以保绥我宗庙;岂予人获乂,俾服实受其赐。今王钦承前绪,光于乃德;恢文武之大业,昭尔考之弘烈;皇灵降瑞,人神告征;诞惟亮采,师锡朕命。佥曰:‘尔度克协于虞舜,用率我唐典,敬逊尔位。’於戏!‘天之历数在尔躬,允执其中,天禄永终’。君其祗顺大礼,飨兹万国,以肃承天命。”乃为坛于繁阳。庚午,王升坛,即阼;百官陪位。事讫,降坛,视燎成礼而反。改延康为黄初,大赦。」篇,“虞舜”解释为: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。姚姓,号有虞氏,名重华。相传他受尧的禅让继位,后又禅位给治水有功的禹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一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