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造端的解释

造端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中庸》目录-第12章中的「天地之大也,人犹有所憾。故君子语大,天下莫能载焉;语小,天下莫能破焉。《诗》云:“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”言其上下察也。君子之道,造端乎夫妇,及其至也,察乎天地。」篇,“造端”解释为开始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礼记》中庸中的「子曰:“素隐行怪,后世有述焉,吾弗为之矣。君子遵道而行,半涂而废,吾弗能已矣。君子依乎中庸,遁世不见知而不悔,唯圣者能之。”“君子之道费而隐。夫妇之愚,可以与知焉,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;夫妇之不肖,可以能行焉,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。天地之大也,人犹有所憾,故君子语大,天下莫能载焉;语小,天下莫能破焉。《诗》云:‘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’言其上下察也。君子之道,造端乎夫妇,及其至也,察乎天地。”」篇,“造端”解释为发轫、发端之意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张顾诸葛步传中的「诸葛瑾字子瑜,琅邪阳都人也。汉末避乱江东。值孙策卒,孙权姊婿曲阿弘咨,见而异之,荐之于权;与鲁肃等,并见宾待。后为权长史。转中司马。建安年,权遣瑾使蜀,通好刘备;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,退无私面。与权谈说谏喻,未尝切愕,微见风采,粗陈指归;如有未合,则舍而及他。徐复托事造端,以物类相求,于是权意往往而释。吴郡太守朱治,权举将也,权曾有以望之;而素加敬,难自诘让,忿忿不解。瑾揣知其故,而不敢显陈,乃乞以意私自问。遂于权前为书,泛论物理;因以己心,遥往忖度之。毕,以呈权;权喜,笑曰:“孤意解矣!颜氏之德,使人加亲:岂谓此邪?”权又怪校尉殷模,罪至不测。群下多为之言,权怒益甚,与相反覆;惟瑾默然。权曰:“子瑜何独不言?”瑾避席曰:“瑾与殷模等,遭本州倾覆,生类殄尽。弃坟墓,携老弱,披草莱,归圣化;在流隶之中,蒙生成之福。不能躬相督厉,陈答万;至令模辜负恩惠,自陷罪戾。臣谢过不暇,诚不敢有言!”权闻之怆然,乃曰:“特为君赦之。”」篇,“造端”解释为制造话题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造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