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孟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孟子》告子章句-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中的「孟子曰:“有天爵者,有人爵者。仁义忠信,乐善不倦,此天爵也;公卿大夫,此人爵也。古之人修其天爵,而人爵从之。今之人修其天爵,以要人爵;既得人爵,而弃其天爵,则惑之甚者也,终亦必亡而已矣。” 孟子曰:“欲贵者,人之同心也。人人有贵于己者,弗思耳矣。人之所贵者,非良贵也。赵孟之所贵,赵孟能贱之。《诗》云:‘既醉以酒,既饱以德。’言饱乎仁义也,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;令闻广誉施于身,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。”」篇,“赵孟”解释为:晋国正卿赵盾字孟,因而其子孙都称赵孟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的「臶,少游太学,学兼内外,后归乡里。袁绍前后辟命,不应;移居上党。并州牧高幹表除乐平令,不就。徙遁常山,门徒且数百人。迁居任县。太祖为丞相,辟;不诣。太和中,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,郡累上臶;发遣,老病不行。广平太守卢毓,到官日,纲纪白:承前致版谒臶。毓教曰:“张先生,所谓上不事天子,下不友诸侯者也。此岂版谒所可光饰哉!”但遣主簿奉书,致羊酒之礼。青龙()年辛亥诏书:“张掖郡玄川溢涌,激波奋荡;宝石负图,状像灵龟;宅于川西,嶷然磐峙;苍质素章,麟凤龙马,焕炳成形;文字告命,粲然著明。”太史令高堂隆上言:“古皇圣帝所未尝蒙,实有魏之祯命,东序之世宝。”事颁天下。任令于绰,连赍以问臶。臶密谓绰曰:“夫神以知来,不追已往;祯祥先现,而后废兴从之。汉已久亡,魏已得之,何所追兴征祥乎?此石,当今之变异,而将来之祯瑞也!”正始元年,戴鵀之鸟,巢臶门阴。臶告门人曰:“夫戴鵀阳鸟,而巢门阴,此凶祥也。”乃援琴歌咏,作诗篇;旬日而卒,时年百岁。是岁,广平太守王肃至官。教下县曰:“前在京都,闻张子明;来至问之,会其已亡,至痛惜之!此君笃学隐居,不与时竞,以道乐身。昔绛县老人屈在泥涂,赵孟升之,诸侯用睦。愍其耄勤好道,而不蒙荣宠;书到,遣吏劳问其家;显题门户,务加殊异:以慰既往,以劝将来!”」篇,“赵孟”解释为:赵孟(?—前 541),春秋时晋国的大夫,主持国政。前 543 年,他在一批修城的劳工中见到一位来自绛邑的老人,立即向老人表示歉意,并任命老人为官。事见《左传》襄公三十年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国语》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的「灵公使麑杀赵宣子」篇,“赵孟”解释为:即赵盾,赵宣子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