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南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诸夏侯曹传中的「复以仁行征南将军,假节,屯樊,镇荆州。侯音以宛叛,略傍县众数千人。仁率诸军攻破音,斩其首。还屯樊,即拜征南将军。关羽攻樊;时汉水暴溢,于禁等军皆没,禁降羽。仁人马数千人守城,城不没者数板。羽乘船临城,围数重;外内断绝,粮食欲尽,救兵不至。仁激励将士,示以必死,将士感之皆无。徐晃救至,水亦稍减;晃从外击羽,仁得溃围出。羽退走。仁少时,不修行检。及长为将,严整奉法令。常置科于左右,案以从事。鄢陵侯彰北征乌丸;文帝在东宫,为书戒彰曰:“为将奉法,不当如征南邪?”及即王位,拜仁车骑将军,都督荆、扬、益州诸军事;进封陈侯,增邑千,并前千百户;追赐仁父炽谥曰陈穆侯,置守冢家。后召还屯宛。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,诏仁讨之。仁与徐晃攻破邵,遂入襄阳;使将军高迁等,徙汉南附化民于汉北。文帝遣使,即拜仁大将军。又诏仁移屯临颍,迁大司马。复督诸军据乌江,还屯合肥。黄初年薨,谥曰忠侯。子泰嗣,官至镇东将军,假节,转封宁陵侯。泰薨,子初嗣。又分封泰弟楷、范,皆为列侯。而牛金,官至后将军。」篇,“征南”解释为:指担任征南将军的曹仁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刘司马梁张温贾传中的「温恢字曼基,太原祁人也。父恕,为涿郡太守,卒。恢年,送丧还归乡里。内足于财,恢曰:“世方乱,安以富为?”朝尽散,赈施宗族;州里高之,比之郇越。举孝廉,为廪丘长。鄢陵、广川令,彭城、鲁相:所在见称。入为丞相主簿。出为扬州刺史。太祖曰:“甚欲使卿在亲近;顾以为,不如此州事大。故《书》云:‘股肱良哉!庶事康哉!’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邪?”时济现为丹杨太守,乃遣济还州。又语张辽、乐进等曰:“扬州刺史,晓达军事;动静与共咨议。”建安年,孙权攻合肥。是时,诸州皆屯戍。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:“此间虽有贼,不足忧;而畏征南方有变。今水生而子孝悬军,无有远备;关羽骁锐,乘利而进,必将为患。”于是有樊城之事。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。潜等缓之,恢密语潜曰:“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。所以不为急会者,不欲惊动远众;日,必有密书促卿进道。张辽等又将被召,辽等素知王意。后召前至,卿受其责矣!”潜受其言,置辎重,更为轻装速发,果被促令。辽等寻各见召,如恢所策。文帝践阼,以恢为侍中。出为魏郡太守。数年,迁凉州刺史,持节,领护羌校尉,道病卒。时年。诏曰:“恢有柱石之质,服事先帝,功勤明著。及为朕执事,忠于王室;故授之以万里之任,任之以方之事。如何不遂,吾甚愍之!赐恢子生爵,关内侯。”生早卒,爵绝。恢卒后,汝南孟建为凉州刺史,有治名。官至征东将军。」篇,“征南”解释为:指当时的征南将军曹仁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中的「许褚字仲康,谯国谯人也。长尺余,腰大围;容貌雄毅,勇力绝人。汉末,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,共坚壁以御寇。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。褚众少不敌,力战疲极,兵矢尽;乃令壁中男女,聚治石如杅斗者置隅。褚飞石掷之,所值皆摧碎;贼不敢进。粮乏,伪与贼和,以牛与贼易食;贼来取牛,牛辄奔还。褚乃出阵前,手逆曳牛尾,行百余步。贼众惊,遂不敢取牛而走。由是淮、汝、陈、梁间,闻皆畏惮之。太祖徇淮、汝,褚以众归太祖。太祖见而壮之曰:“此吾樊哙也!”即日拜都尉,引入宿卫;诸从褚侠客,皆以为虎士。从征张绣,先登,斩首万计。迁校尉。从讨袁绍于官渡。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;以褚常侍左右,惮之,不敢发。伺褚休下日,他等怀刀入。褚至下舍心动,即还侍。他等不知,入帐见褚;大惊愕,他色变。褚觉之,即击杀他等。太祖益亲信之,出入同行,不离左右。从围邺,力战有功,赐爵关内侯。从讨韩遂、马超于潼关。太祖将北渡,临济河,先渡兵;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,留南岸断后。超将步骑万余人,来奔太祖军,矢下如雨。褚白太祖:“贼来多,今兵渡已尽,宜去!”乃扶太祖上船。贼战急,军急济,船重欲没;褚斩攀船者,左手举马鞍蔽太祖。船工为流矢所中,死;褚右手并泝船,仅乃得渡。是日,微褚,几危。其后,太祖与遂、超等单马会语;左右皆不得从,唯将褚。超负其力,阴欲前突太祖;素闻褚勇,疑从骑是褚,乃问太祖曰:“公有虎侯者,安在?”太祖顾指褚,褚嗔目盻之。超不敢动,乃各罢。后数日会战,大破超等,褚身斩首级。迁武卫中郎将。“武卫”之号,自此始也。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,故号曰“虎痴”;是以超问“虎侯”。至今夫下称焉,皆谓其姓名也。褚性谨慎奉法,质重少言。曹仁自荆州来朝谒,太祖未出,入与褚相见于殿外。仁呼褚,入便坐语;褚曰:“王将出。”便还入殿。仁意恨之。或以责褚曰:“征南宗室重臣,降意呼君。君何故辞?”褚曰:“彼虽亲重,外藩也;褚备内臣,众谈足矣。入室何私乎?”太祖闻,愈爱待之,迁中坚将军。太祖崩,褚号泣呕血。文帝践阼,进封万岁亭侯,迁武卫将军;都督中军宿卫禁兵,甚亲近焉。初,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,太祖以为皆壮士也,同日拜为将。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人,都尉、校尉百余人:皆剑客也。明帝即位,进牟乡侯,邑百户;赐子爵人关内侯。褚薨,谥曰壮侯。子仪嗣。褚兄定,亦以军功封为振威将军,都督徼道虎贲。太和中,帝思褚忠孝,下诏褒赞;复赐褚子、孙人爵关内侯。仪为钟会所杀。泰」篇,“征南”解释为:指曹仁。当时任征南将军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「太祖辟矫为司空掾、属。除相令,征南长史,彭城、乐陵太守,魏郡西部都尉。曲周民父病,以牛祷;县结正弃市。矫曰:“此孝子也。”表赦之。迁魏郡太守。时系囚千数,至有历年。矫以为:“周有典之制,汉约章之法;今惜轻重之理,而忽久系之患,可谓谬矣。”悉自览罪状,时论决。大军东征,入为丞相长史。军还,复为魏郡。转西曹属,从征汉中。还为尚书。」篇,“征南”解释为:即征南将军。当时任征南将军的是曹仁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「明帝即位,进封康乡侯。后转为右仆射,典选举,如前加侍中。中护军蒋济遗臻书曰:“汉祖遇亡虏为上将,周武拔渔父为太师。布衣厮养,可登王公;何必守文,试而后用?”臻答曰:“古人遗智慧而任度量;须考绩而加黜陟。今子同牧野于成、康;喻断蛇于文、景;好不经之举,开拔奇之津。将使天下驰骋而起矣。”诸葛亮寇天水,臻奏:“宜遣奇兵入散关,绝其粮道。”乃以臻为征蜀将军,假节,督诸军事。到长安,亮退。还,复职,加光禄大夫。是时,帝方隆意于殿舍,臻数切谏。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,臻奏案之。诏曰:“殿舍不成,吾所留心。卿推之何?”臻上疏曰:“古制侵官之法,非恶其勤事也;诚以所益者小,所隳者大也。臣每察校事,类皆如此;惧群司将遂越职,以至陵迟矣。”亮又出斜谷;征南上:“朱然等军已过荆城。”臻曰:“然,吴之骁将,必下从权;且为势以缀征南耳。”权果召然入居巢,进攻合肥。帝欲自东征,臻曰:“权外示应亮,内实观望;且合肥城固,不足为虑。车驾可无亲征,以省军之费。”帝到寻阳,而权竟退。幽州刺史毌丘俭上疏曰:“陛下即位以来,未有可书。吴、蜀恃险,未可猝平;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,克定辽东。”臻曰:“俭所陈皆战国细术,非王者之事也。吴频岁称兵,寇乱边境;而犹按甲养士,未果寻致讨者,诚以百姓疲劳故也。且渊生长海表,相承世;外抚戎夷,内修战射。而俭欲以偏军长驱,朝至夕卷,知其妄矣。”俭行,军遂不利。臻迁为司空。徙司徒。」篇,“征南”解释为:指征南将军。曹魏的征南将军负责镇守荆州战区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徐胡二王传中的「大将军曹爽请为从事中郎。出为安丰太守,郡接吴寇,为政清严有威惠,明设防备,敌不敢犯。加讨寇将军。吴尝大发众集建业,扬声欲入攻扬州;刺史诸葛诞使基策之。基曰:“昔孙权再至合肥,至江夏;其后全琮出庐江,朱然寇襄阳:皆无功而还。今陆逊等已死,而权年老;内无贤嗣,中无谋主;权自出则惧内衅猝起,痈疽发溃;遣将则旧将已尽,新将未信。此不过欲补绽支党,还自保护耳。”后权竟不能出。时曹爽专柄,风化陵迟,基著《时要论》以切世事。以疾征还,起家为河南尹;未拜,爽伏诛,基尝为爽官属,随例罢。其年为尚书。出为荆州刺史,加扬烈将军。随征南王昶击吴;基别袭步协于夷陵。协闭门自守。基示以攻形,而实分兵取雄父邸阁,收米余万斛;虏安北将军谭正,纳降数千口。于是移其降民,置夷陵县。赐爵关内侯。基又表城上昶,徙江夏治之,以逼夏口;由是贼不敢轻越江。明制度,整军农,兼修学校,南方称之。时朝廷议欲伐吴,诏基量进趣之宜。基对曰:“夫兵动而无功,则威名折于外,财用穷于内,故必全而后用也。若不资通川聚粮水战之备,则虽积兵江内,无必渡之势矣。今江陵有沮、漳水,溉灌膏腴之田以千数;安陆左右,陂池沃衍。若水陆并农,以实军资;然后引兵诣江陵、夷陵,分据夏口,顺沮、漳,资水浮谷而下。贼知官兵有经久之势,则拒天诛者意沮,而向王化者益固。然后率合蛮夷以攻其内,精卒劲兵以讨其外;则夏口以上必拔,而江外之郡不守。如此,吴、蜀之交绝,交绝而吴擒矣。不然,兵出之利,未可必矣。”于是遂止。」篇,“征南”解释为:即征南将军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三国志》邓张宗杨传中的「车骑高劲,惟其泛爱。以弱制强,不陷危坠。 赞吴子远子远名壹,陈留人也。随刘焉入蜀。刘璋时,为中郎将。将兵拒先主于涪,诣降。先主定益州,以壹为护军,讨逆将军;纳壹妹为夫人。章武元年,为关中都督。建兴年,与魏延入南安界,破魏将费瑶,徙亭侯。进封高阳乡侯,迁左将军。年,丞相亮卒,以壹督汉中,车骑将军,假节,领雍州刺史,进封济阳侯。年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壹族弟班,字元雄。大将军何进官属吴匡之子也。以豪侠称,官位常与壹相亚。先主时,为领军。后主世,稍迁至骠骑将军,假节,封绵竹侯。安汉宰南,奋击旧乡。翦除芜秽,惟刑以张。广迁蛮、濮,国用用强。 赞李德昂辅汉惟聪,既机且惠。因言远思,切问近对。赞时休美,和我业世。 赞张君嗣镇北敏思,筹画有方。导师禳秽,遂事成章。偏任东隅,末命不祥。哀悲本志,放流殊疆。 赞黄公衡越骑惟忠,厉志自祗。职于内外,念公忘私。 赞杨季休征南厚重,征西忠克。统时选士,猛将之烈。 赞赵子龙、陈叔至叔至名到,汝南人也。自豫州随先主,名位常亚赵云,俱以忠勇称。建兴初,官至永安都督,征西将军,封亭侯。镇南粗强,监军尚笃。并豫戎任,任自封裔。 赞辅元弼、刘南和辅元弼名匡,襄阳人也。随先主入蜀。益州既定,为(巴郡)巴东太守。建兴中,徙镇南。为右将军,封中乡侯。刘南和名邕,义阳人也。随先主入蜀。益州既定,为江阳太守。建兴中,稍迁至监军,后将军,赐爵关内侯。卒,子式嗣。少子武,有文,与樊建齐名;官亦至尚书。司农性才,敷述允章。藻丽辞理,斐斐有光。 赞秦子敕正方受遗,豫闻后纲。不陈不佥,造此异端。斥逐当时,任业以丧。 赞李正方文长刚粗,临难受命。折冲外御,镇保国境。不协不和,忘节言乱。疾终惜始,实惟厥性。 赞魏文长威公狷狭,取异众人。闲则及理,逼则伤侵。舍顺入凶,《大易》之云。 赞杨威公季常良实,文经勤类。士元言规,处仁闻计。孔休、文祥,或才或臧。播播述志,楚之兰芳。 赞马季常、卫文经、韩士元、张处仁、殷孔休、习文祥文经、士元,皆失其名实、行事、郡县。处仁本名存,南阳人也。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。南次至雒,以为广汉太守。存素不服庞统;统中矢卒,先主发言嘉叹,存曰:“统虽尽忠可惜,然违大雅之义。”先主怒曰:“统杀身成仁,更为非也?”免存官。顷之,病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孔休名观,为荆州主簿,别驾从事,见《先主传》;失其郡县。文祥名祯,襄阳人也。随先主入蜀,历雒、郫令,(南)」篇,“征南”解释为:指赵云。赵云曾任征南将军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