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郑氏的解释

郑氏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钟繇华歆王朗传中的「初,肃善贾、马之学,而不好郑氏。采会同异,为《尚书》、《诗》、《论语》、《礼》、《左氏》解;及撰定父朗所作《易传》:皆列于学官。其所论驳朝廷典制郊祀、宗庙、丧纪轻重,凡百余篇。时乐安孙叔然,受学郑玄之门,人称东州大儒。征为秘书监,不就。肃集《圣证论》以讥短玄,叔然驳而释之。及作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例,《毛诗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传、《国语》、《尔雅》诸注,又注书余篇。自魏初征士敦煌周生烈,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,亦历注经传,颇传于世。」篇,“郑氏”解释为指郑玄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的「许慈字仁笃,南阳人也。师事刘熙,善郑氏学,治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毛诗》、《论语》。建安中,与许靖等俱自交州入蜀。时又有魏郡胡潜,字公兴;不知其所以在益土。潜虽学不沾洽,然卓荦强识;祖宗制度之仪,丧纪服之数,皆指掌画地,举手可采。先主定蜀,承丧乱历纪,学业衰废;乃鸠合典籍,沙汰众学;慈、潜并为博士,与孟光、来敏等典掌旧文。值庶事草创,动多疑议;慈、潜更相克伐,谤讟忿争,形於声色;书籍有无,不相通借;时寻楚挞,以相震 。其矜己妒彼,乃至于此。先主愍其若斯,群僚大会,使倡家假为子之容,效其讼阋之状,酒酣乐作,以为嬉戏;初以辞义相难,终以刀杖相屈,用感切之。潜先没。慈后主世,稍迁至大长秋,卒;子勋传其业,复为博士。」篇,“郑氏”解释为即郑玄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的「喷嚏」篇,“郑氏”解释为指郑玄(127—200),字康成,北海高密(今山东高密)人。东汉后期经学大师,遍注五经,今存有《毛诗传笺》《三礼注》等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的「圣人污」篇,“郑氏”解释为即郑玄。《毛诗》:《诗经》在汉代所传有齐、鲁、韩、毛四家,今独存《毛诗》。奄观铚(zhì)艾:语出《诗经·周颂·臣工》,意思是终久必多收获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蒸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