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正岁的解释

正岁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景初元年春(正)月,壬辰,山茌县言黄龙现。于是有司奏,以为魏得地统,宜以建丑之月为正。月,定历改年为孟夏月;服色尚黄;牺牲用白;戎事乘黑首白马,建大赤之旂;朝会,建大白之旗。改太和历曰景初历:其春夏秋冬孟仲季月,虽与正岁不同,至于郊祀、迎气、礿祠、蒸尝、巡狩、蒐田、分至启闭、班宣时令、中气早晚、敬授民事,皆以正岁斗建为历数之序。月,己巳,行还洛阳宫。己丑,大赦。月,戊申,京都地震。己亥,以尚书令陈矫为司徒,尚书左仆射卫臻为司空。丁未,分魏兴之魏阳,锡郡之安富、上庸,为上庸郡。省锡郡。以锡县属魏兴郡。有司奏:武皇帝拨乱反正,为魏太祖;乐用武始之舞。文皇帝应天受命,为魏高祖;乐用咸熙之舞。帝制作兴治,为魏烈祖;乐用章(武)斌之舞。祖之庙,万世不毁。其余庙,亲尽迭毁,如周后稷、文、武庙祧之制。」篇,“正岁”解释为这里指通常使用的夏历纪年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周礼》天官 冢宰-小宰中的「正岁,帅治官之属,而观治象之法,徇以木铎,曰:“不用法者,国有常刑。”乃退,以宫刑宪,禁于王宫。令于百官府曰:“各修乃职,考乃法,待乃事,以听王命。其有不共,则国有大刑。”」篇,“正岁”解释为谓夏历正月。按,本书正岁,皆指夏历正月。孙诒让曰:“全经凡言正岁者,并为夏正建寅之月,别于凡言正月者为周正建子之月也。”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周礼》天官 冢宰-宰夫中的「正岁,则以法警戒群吏,令修宫中之职事。书其能者与其良者,而以告于上。」篇,“正岁”解释为夏历正月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周礼》天官 冢宰-内宰中的「正岁,均其稍食,施其功事。宪禁令于王之北宫,而纠其守。」篇,“正岁”解释为夏历正月。贾《疏》曰:“谓建寅之月。”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周礼》地官 司徒-大司徒中的「岁终,则令教官正治而致事。正岁,令于教官曰:“各共尔职,修乃事,以听王命。其有不正,则国有常刑。”」篇,“正岁”解释为郑《注》曰:“夏正月朔日。” 原文 »

〔6〕出自《周礼》地官 司徒-州长中的「岁终,则会其州之政令。正岁,则读教法如初。」篇,“正岁”解释为指夏历正月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之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