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执戟的解释

执戟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设论-东方曼倩中的「客难东方朔曰:“苏秦、张仪壹当万乘之主,而身都卿相之位,泽及后世。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,慕圣人之义,讽诵《诗》《书》、百家之言,不可胜记,著于竹帛,唇腐齿落。服膺而不可释,好学乐道之效,明白甚矣。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,则可谓博闻辩智矣。然悉力尽忠,以事圣帝,旷日持久,积数十年,官不过侍郎,位不过执戟,意者尚有遗行邪?同胞之徒,无所容居,其故何也?”」篇,“执戟”解释为秦汉时朝廷侍卫官。因值勤时手持戟而名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四-刘孝标中的「近世有沛国刘 弟琎,并一时之秀士也。 则关西孔子,通涉六经,循循善诱,服膺儒行。琎则志烈秋霜,心贞昆玉,亭亭高竦,不杂风尘。皆毓德于衡门,并驰声于天地。而官有微于侍郎,位不登于执戟,相次殂落,宗祀无飨。因斯两贤,以言古则:昔之玉质金相,英髦秀达,皆摈斥于当年,韫奇才而莫用,徼草木以共凋,与麋鹿而同死,膏涂平原,骨填川谷,堙灭而无闻者,岂可胜道哉!此则宰衡之与皂隶,容、彭之与殇子,猗顿之与黔娄,阳文之与敦洽,咸得之于自然,不假道于才智。」篇,“执戟”解释为秦汉时的宫廷侍卫官,因值勤时手执戟而得名。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旷日持久,官不过侍郎,位不过执戟。”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杂诗下-谢灵运中的「斋中读书一首:昔余游京华,未尝废丘壑。」篇,“执戟”解释为秦汉时的宫廷侍卫官,因执勤时手持戟而得名。这里泛指小官。扬雄一生位居下僚,不得迁进,故此即指扬雄。李善注引潘岳《夏侯湛诔》:“执戟疲杨。”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执金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