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志士的解释

志士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二-曹子建中的「惊风飘白日,忽然归西山。」篇,“志士”解释为谓徐幹。世业:传世的功业。诗中指徐幹闭门著书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乐府下-陆士衡中的「渴不饮盗泉水,热不息恶木阴。」篇,“志士”解释为有志气、有操守的人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人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多苦心:谓志士坚持操守,爱惜声名,为避免堕入不良环境而煞费苦心。李善注引江邃《文释》:“《管子》曰:‘夫士怀耿介之心,不荫恶木之枝。恶木尚能耻之,况与恶人同处?’”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二-韦弘嗣中的「盖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,疾没世而名不称。故曰: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”是以古之志士,悼年齿之流迈,而惧名称之不建也。勉精厉操,晨兴夜寐,不遑宁息,经之以岁月,累之以日力,若甯越之勤,董生之笃,渐渍德义之渊,栖迟道艺之域。且以西伯之圣,姬公之才,犹有日昃、待旦之劳,故能隆兴周道,垂名亿载。况在臣庶,而可以已乎?」篇,“志士”解释为有远大志向的人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制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