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止足的解释

止足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志下-潘安仁中的「于是览止足之分,庶浮云之志。筑室种树,逍遥自得。池沼足以渔钓,舂税足以代耕。灌园粥蔬,以供朝夕之膳;牧羊酤酪,以俟伏腊之费。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,此亦拙者之为政也。乃作《闲居赋》,以歌事遂情焉。其辞曰:」篇,“止足”解释为《老子》四十四章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”意谓知足就不会招来耻辱,知止就不会陷入困境。止,停止,驻足。足,满足,知足。分:分寸,限度。此指知止知足的生活态度、原则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表下-庾元规中的「臣亮言:臣凡庸固陋,少无检操,昔以中州多故,旧邦丧乱,随侍先臣远庇有道,爰客逃难,求食而已,不悟徼时之福,遭遇嘉运。先帝龙兴,乘异常之顾,既眷同国士,又申之婚姻,遂阶亲宠,累忝非服。弱冠濯缨,沐浴玄风,频繁省闼,出 六军,十余年间,位超先达。无劳被遇,无与臣比。小人禄薄,福过灾生,止足之分,臣所宜守。而偷荣昧进,日尔一日,谤 既集,上尘圣朝。始欲自闻,而先帝登遐,区区微诚,竟未上达。」篇,“止足”解释为即知止知足,意谓适可而止。《老子》四十四章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表下-任彦昇中的「臣蓁言:昨被司徒符,仰称诏旨,许臣兄贲所请,以臣袭封南康郡公。臣门籍勋荫,光锡土宇。臣贲世载承家,允膺长德,而深鉴止足,脱屣千乘,遂乃远谬推恩,近萃庸薄,能以国让,弘义有归。」篇,“止足”解释为《老子》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旨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