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中门的解释

中门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周礼》天官 冢宰-阍人中的「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,丧服、凶器不入宫,潜服、贼器不入宫,奇服、怪民不入宫。凡内人、公器、宾客无帅,则几其出入。」篇,“中门”解释为中门:指王宫五门中间的库门、雉门、应门。孙诒让说,王宫五门:一曰皋门,二曰库门,三曰雉门,四曰应门,五曰路门。其中路门是内门,皋门是外门,“余三门(即库、雉、应三门)处内外门之间,故通谓之中门。”金鹗《求古录礼说》曰:“《阍人》王宫每门四人,是外门亦有守也。但中门之禁较严,故特言中门,非谓外门无禁也。”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周礼》秋官 司寇-司仪中的「诸公之臣相为国客,则三积,皆三辞拜受。及大夫郊劳,旅摈,三辞,拜辱。三让,登。听命,下拜,登受。宾使者如初之仪。及退,拜送。致馆如初之仪。及将币,旅摈,三辞,拜逆,客辟,三揖,每门止一相,及庙,唯君相入。三让,客登。拜,客三辟。授币,下,出。每事如初之仪。及礼,私面,私献,皆再拜稽首。君答拜。出及中门之外,问君,客再拜对。君拜。客辟而对。君问大夫,客对。君劳客,客再拜稽首。君答拜,客趋辟。致饔饩,如劳之礼。飨、食、还圭,如将币之仪。君馆客,客辟,介受命。遂送。客从拜辱于朝。明日,客拜礼赐,遂行。如入之积。」篇,“中门”解释为按,诸侯三门,中门即雉门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论语》乡党篇中的「入公门,鞠躬如也,如不容。立不中门,行不履阈。过位,色勃如也,足躩如也,其言似不足者。摄齐升堂,鞠躬如也,屏气似不息者。出,降一等,逞颜色,怡怡如也;没阶,趋进,翼如也;复其位,踧踖如也。」篇,“中门”解释为中于门,表示在门的中间。“中”用作动词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中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