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中散大夫的解释

中散大夫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中的「庞淯字子异,酒泉表氏人也。初以凉州从事,守破羌长。会武威太守张猛反,杀刺史邯郸商。猛令曰:“敢有临商丧,死不赦!”淯闻之,弃官,昼夜奔走;号哭丧所,讫,诣猛门,衷匕首,欲因见以杀猛。猛知其义士,敕遣不杀。由是以忠烈闻。太守徐揖请为主簿。后郡人黄昂反,围城。淯弃妻子,夜逾城出围,告急于张掖、敦煌。郡初疑,未肯发兵,淯欲伏剑;郡感其义,遂为兴兵。军未至而郡城邑已陷,揖死。淯乃收敛揖丧,送还本郡;行服年,乃还。太祖闻之,辟为掾属。文帝践阼,拜驸马都尉。迁西海太守,赐爵关内侯。后征拜中散大夫,薨。子曾嗣。初,淯外祖父赵安,为同县李寿所杀。淯舅兄弟人,同时病死,寿家喜。淯母娥,自伤父仇不报,乃帏车袖剑,白日刺寿于都亭前;讫,徐诣县,颜色不变。曰:“父仇已报,请受戮。”禄福长尹嘉,解印绶纵娥;娥不肯去,遂强载还家。会赦得免。州郡叹贵,刊石表闾。」篇,“中散大夫”解释为官名。在皇帝身边顾问对答,没有固定任务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的「李譔字钦仲,梓潼涪人也。父仁,字德贤;与同县尹默俱游荆州,从司马徽、宋忠等学。譔具传其业,又从默讲论义理,经、诸子,无不该览;加博好技艺,算术、卜数,医药、弓弩、机械之巧,皆致思焉。始,为州书佐,尚书令史。延熙元年,后主立太子,以譔为庶子。迁为仆(射)。转中散大夫、右中郎将,犹侍太于。太子爱其多知,甚悦之。然体轻脱,好戏啁,故世不能重也。著古文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礼》、《左氏传》,《太玄指归》:皆依准贾、马,异于郑玄;与王氏殊隔,初不见其所述,而意归多同。景耀中卒。时又有汉中陈术,字申伯;亦博学多闻,著《释问》篇、《益部耆旧传》及《志》,位历郡太守。」篇,“中散大夫”解释为官名。在皇帝身边应对顾问,没有固定任务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诸葛滕二孙濮阳传中的「初,权黄龙元年迁都建业。年筑东兴堤,遏湖水。后征淮南,败以纳船,由是废不复修。恪以建兴元年月,会众于东兴,更作大堤;左右结山夹筑两城,各留千人;使全端、留略守之,引军而还。魏以吴军入其疆土,耻于受侮;命大将胡遵、诸葛诞等率众万,欲攻围两坞,图坏堤遏。恪兴军万,晨夜赴救。遵等敕其诸军:作浮桥渡,阵于堤上,分兵攻两城。城在高峻,不可猝拔。恪遣将军留赞、吕据、唐咨、丁奉为前部。时天寒,雪,魏诸将会饮。见赞等兵少,而解置铠甲,不持矛戟;但兜鍪刀盾,裸身缘遏:大笑之,不即严兵。兵得上,便鼓噪乱斫。魏军惊扰散走,争渡浮桥;桥坏绝,自投于水,更相蹈藉。乐安太守桓嘉等,同时并没,死者数万。故叛将韩综为魏前军督,亦斩之。获车乘牛、马、驴、骡各数千,资器山积,振旅而归。进封恪阳都侯,加荆、扬州牧,督中外诸军事;赐金百斤,马百匹,缯、布各万匹。恪遂有轻敌之心。以月战克,明年春,复欲出军。诸大臣以为数出疲劳,同辞谏恪;恪不听。中散大夫蒋延或以固争,扶出。」篇,“中散大夫”解释为官名。在皇帝身边应对顾问,无固定任务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中书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