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州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音乐下-嵇叔夜中的「尔乃颠波奔突,狂赴争流。触岩抵隈,郁怒彪休。汹涌腾薄,奋沫扬涛。 汩澎湃,蜿蟺相纠。放肆大川,济乎中州。安回徐迈,寂尔长浮。澹乎洋洋,萦抱山丘。详观其区土之所产毓,奥宇之所宝殖。珍怪琅玕,瑶瑾翕赩。丛集累积,奂衍于其侧。若乃春兰被其东,沙棠殖其西。涓子宅其阳,玉醴涌其前。玄云荫其上,翔鸾集其巅。清露润其肤,惠风流其间。竦肃肃以静谧,密微微其清闲。夫所以经营其左右者,固以自然神丽,而足思愿爱乐矣!」篇,“中州”解释为:中原地区。李善注:“中州,犹中国也。”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宋词三百首》词人-李清照中的「永遇乐」篇,“中州”解释为:即中原。此指北宋故都汴京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吴主传中的「年春正月,曹真分军据江陵中州。是月,城江夏山。改《分》,用《乾象历》。月,曹仁遣将军常雕等,以兵千,乘油船,晨渡濡须中州;仁子泰,因引军急攻朱桓,桓兵拒之;遣将军严圭等击破雕等。是月,魏军皆退。夏月,权群臣劝即尊号,权不许。刘备薨于白帝。月,曲阿言甘露降。先是,戏口守将晋宗,杀将王直,以众叛如魏;魏以为蕲春太守,数犯边境。月,权令将军贺齐,督麋芳、刘邵等,袭蕲春;邵等生虏宗。冬月,蜀使中郎将邓芝,来聘。年夏,遣辅义中郎将张温,聘于蜀。秋月,赦死罪。月,魏文帝出广陵,望大江。曰:“彼有人焉,未可图也!”乃还。年夏月,丞相孙邵卒。月,以太常顾雍为丞相。秋月,皖口言木连理。冬月,鄱阳贼彭绮自称将军,攻没诸县,众数万人。是岁,地连震。」篇,“中州”解释为:江河中的洲岛。这里指当时江陵西面长江中的百里洲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宗室传中的「邻年岁代,领豫章,进封都乡侯。在郡垂年,讨平叛贼,功绩修理。召还武昌,为绕帐督。时太常潘濬掌荆州事,重安长陈留舒燮有罪下狱;濬尝失燮,欲置之于法。论者多为有言,濬犹不释。邻谓濬曰:“舒伯膺兄弟争死,海内义之,以为美谈;仲膺又有奉国旧意。今君杀其子弟,若天下统,青盖北巡;中州士人必问仲膺继嗣,答者云‘潘承明杀燮’,于事何如?”濬意即解,燮用得济。邻迁夏口、沔中督,威远将军:所居任职。赤乌年卒。子苗嗣。苗弟旅,及叔父安、熙、绩,皆历列位。」篇,“中州”解释为:中原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贺全吕周钟离传中的「全琮字子璜,吴郡钱唐人也。父柔,汉灵帝时举孝廉,补尚书郎,右丞。董卓之乱,弃官归。州辟别驾从事。诏书就拜会稽东部都尉。孙策到吴,柔举兵先附。策表柔为丹杨都尉。孙权为车骑将军,以柔为长史。徙桂阳太守。柔尝使琮赍米数千斛到吴,有所市易。琮至,皆散用,空船而还。柔大怒,琮顿首曰:“愚以所市非急,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;故便赈赡,不及启报。”柔更以奇之。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,依琮居者以百数;琮倾家给济,与共有无:遂显名远近。后权以为奋威校尉,授兵数千人,使讨山越。因开募召,得精兵万余人。出屯牛渚,稍迁偏将军。建安年,刘备将关羽围樊、襄阳。琮上疏陈羽可讨之计。权时已与吕蒙阴议袭之,恐事泄,故寝琮表不答。及擒羽,权置酒公安。顾谓琮曰:“君前陈此,孤虽不相答,今日之捷,抑亦君之功也。”于是封阳华亭侯。」篇,“中州”解释为:中原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楚辞》九怀中的「危俊」篇,“中州”解释为:指中国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