茱萸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茶经》目录-四之器中的「札,缉栟榈皮以茱萸木夹而缚之,或截竹束而管之,若巨笔形。」篇,“茱萸”解释为:又名“越椒”“艾子”,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。每逢九月九日重阳节,古人有佩戴茱萸祛邪、避恶的习俗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茶经》目录-六之饮中的「饮有觕茶、散茶、末茶、饼茶者,乃斫,乃熬,乃炀,乃舂,贮于瓶缶之中,以汤沃焉,谓之痷茶。或用葱、姜、枣、橘皮、茱萸、薄荷之属,煮之百沸,或扬令滑,或煮去沫,斯沟渠间弃水耳,而习俗不已,于戏!」篇,“茱萸”解释为:又名“越椒”“艾子”,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,具备杀虫消毒、逐寒祛风的功能。木本茱萸有吴茱萸、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,都是著名的中药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西京杂记》卷三中的「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乐事」篇,“茱萸”解释为: 茱萸(zhū yú),又称“越椒”“艾子”,常绿植物,生长在河川中,其味香浓,具有杀虫消毒、祛风逐寒的功能。古代风俗认为茱萸可以避邪,所以人们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以求一年平安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四曰:“《风土记》曰:九月九日,律中无射而数九,俗尚此日,折茱萸房以插头,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。”王力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》说:“九月初九日。古人以为九是阳数,日月都逢九,所以称为重阳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。据《续齐谐记》所载,费长房对汝南桓景说,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,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。这是一般人认为重九登高的来源,但不一定可靠。《风土记》以为此日折茱萸插头,以辟邪气,而御初寒,与此并不相同。”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曰: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卷三中的「诗中用茱萸字」篇,“茱萸”解释为:植物名。生于川谷,其味香烈。古人于重阳节登高,以茱萸插鬓,祛邪避灾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