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梓宫的解释

梓宫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哀下-谢玄晖中的「惟永泰元年秋九月朔日,敬皇后梓宫启自先茔,将祔于某陵。其日,至尊亲奉奠某皇帝,乃使兼太尉某设祖于行宫,礼也。翠帟舒阜,玄堂启扉。俎彻三献,筵卷六衣。哀子嗣皇帝,怀蜃卫而延首,想鹥辂而抚心。痛椒涂之先廓,哀长信之莫临。身隔两赴,时无二展。旋诏左言,光敷圣善。其辞曰:」篇,“梓宫”解释为皇后所用以梓木制作的棺材。先茔(yíng):指张山旧陵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诸夏侯曹传中的「夏侯尚字伯仁。渊从子也。文帝与之亲友。太祖定冀州,尚为军司马,将骑从征伐。后为官将文学。魏国初建,迁黄门侍郎。代郡胡叛,遣鄢陵侯彰征讨之,以尚参彰军事,定代地。还,太祖崩于洛阳,尚持节,奉梓宫还邺。并录前功,封平陵亭侯,拜散骑常侍。迁中领军。文帝践阼,更封平陵乡侯,迁征南将军,领荆州刺史,假节,都督南方诸军事。尚奏:“刘备别军在上庸,山道险难,彼不我虞;若以奇兵潜行,出其不意,则独克之势也!”遂勒诸军击破上庸,平郡县,迁征南大将军。孙权虽称藩,尚益修攻讨之备,权后果有贰心。黄初年,车驾幸宛,使尚率诸军,与曹真共围江陵。权将诸葛瑾与尚军对江。瑾渡,入江中渚,而分水军于江中。尚夜多持油船,将步骑万余人,于下流潜渡,攻瑾诸军。夹江烧其舟船,水陆并攻。破之,城未拔;会大疫,诏敕尚引诸军还。益封百户,并前千百户;假钺,进为牧。荆州残荒,外接蛮夷;而与吴阻汉水为境,旧民多居江南。尚自上庸通道,西行百余里,山民蛮夷多服从者;年间,降附数千家。年,徙封昌陵乡侯。尚有爱妾,嬖幸,宠夺嫡室;嫡室,曹氏女也;故文帝遣人绞杀之。尚悲感,发病恍惚;既葬埋妾,不胜思见,复出视之。文帝闻而恚之曰:“杜袭之轻薄尚,良有以也!”然以旧臣,恩宠不衰。年,尚疾笃,还京都。帝数临幸,执手涕泣。尚薨。谥曰悼侯。子玄嗣。又分尚户百,赐尚弟子奉,爵关内侯。玄字太初。少知名,弱冠为散骑、黄门侍郎。尝进见,与皇后弟毛曾并坐。玄耻之,不悦形之于色。明帝恨之,左迁为羽林监。正始初,曹爽辅政。玄,爽之姑子也。累迁散骑常侍,中护军。」篇,“梓宫”解释为帝、后的棺椁。常用梓木制成,故名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先主传中的「年春月,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。月,黄元进兵攻临邛县。遣将军陈曶讨元。元军败,顺流下江;为其亲兵所缚,生致成都,斩之。先主病笃,托孤于丞相亮;尚书令李严为副。夏月癸巳,先主殂于永安宫。时年。亮上言于后主曰:“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,覆焘无疆;昊天不吊,寝疾弥留,今月日奄忽升遐。臣妾号啕,若丧考妣。乃顾遗诏,事惟(大)太宗,动容损益:‘百僚发哀,满日除服,到葬期复如礼;其郡国太守、相、都尉,县令、长,日便除服。’臣亮亲受敕戒,震畏神灵,不敢有违。臣请宣下奉行。”月,梓宫自永安还成都,谥曰昭烈皇帝。秋月,葬惠陵。」篇,“梓宫”解释为灵柩。天子的灵柩称梓宫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二主妃子传中的「先主昭烈甘皇后,沛人也。先主临豫州,住小沛,纳以为妾。先主数丧嫡室,常摄内事。随先主于荆州,产后主。值曹公军至,追及先主于当阳长坂;于时困逼,弃后及后主:赖赵云保护,得免于难。后卒,葬于南郡。章武年,追谥“皇思夫人”,迁葬于蜀;未至,而先主殂陨。丞相亮上言:“皇思夫人履行修仁,淑慎其身。大行皇帝昔在上将,嫔妃作合;载育圣躬,大命不融。大行皇帝存时,笃义垂恩;念皇思夫人神柩在远飘摇,特遣使者奉迎;会大行皇帝崩。今皇思夫人神柩已到;又梓宫在道,园陵将成,安厝有期。臣辄与太常臣赖恭等议:《礼记》曰:‘立爱自亲始,教民孝也;立敬自长始,教民顺也。’不忘其亲,所由生也。《春秋》之义,母以子贵。昔高皇帝追尊太上昭灵夫人为昭灵皇后;孝和皇帝改葬其母梁贵人,尊号曰恭怀皇后;孝愍皇帝亦改葬其母王夫人,尊号曰灵怀皇后。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,以慰寒泉之思。辄与恭等案《谥法》,宜曰昭烈皇后。《诗》曰:‘穀则异室,死则同穴。’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。臣请太尉告宗庙,布露天下;具礼仪别奏。”制曰:“可。”」篇,“梓宫”解释为指刘备的棺材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二主妃子传中的「谤书」篇,“梓宫”解释为皇帝、皇后的棺木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紫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