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子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赞-袁彦伯中的「堂堂孔明,基宇宏邈。器同生民,独禀先觉。标榜风流,远明管乐。初九龙盘,雅志弥确。百六道丧,干戈迭用。苟非命世,孰扫雰雺。宗子思宁,薄言解控。释褐中林,郁为时栋。」篇,“宗子”解释为:指刘备。他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后,故曰宗子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二-曹元首中的「秦观周之弊,将以为以弱见夺。于是废五等之爵,立郡县之官,弃礼乐之教,任苛刻之政。子弟无尺寸之封,功臣无立锥之土。内无宗子以自毗辅,外无诸侯以为蕃卫。仁心不加于亲戚,惠泽不流于枝叶。譬犹芟刈股肱,独任胸腹;浮舟江海,捐弃楫棹。观者为之寒心,而始皇晏然。自以为关中之固,金城千里,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。岂不悖哉?是时淳于越谏曰:“臣闻殷、周之王,封子弟功臣,千有余岁。今陛下君有海内,而子弟为匹夫。卒有田常、六卿之臣,而无辅弼,何以相救?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,非所闻也。”始皇听李斯偏说,而绌其义。至身死之日,无所寄付,委天下之重于凡夫之手,托废立之命于奸臣之口。至令赵高之徒,诛锄宗室。胡亥少习克薄之教,长遵凶父之业,不能改制易法,宠任兄弟,而乃师谟申、商,谘谋赵高,自幽深宫,委政谗贼,身残望夷,求为黔首,岂可得哉!遂乃郡国离心,众庶溃叛。胜、广唱之于前,刘、项毙之于后。向使始皇纳淳于之策,抑李斯之论,割裂州国,分王子弟,封三代之后,报功臣之劳。土有常君,民有定主,枝叶相扶,首尾为用,虽使子孙有失道之行,时人无汤、武之贤,奸谋未发,而身已屠戮。何区区之陈、项,而复得措其手足哉!」篇,“宗子”解释为:皇族子弟。毗:佐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二-曹元首中的「至于成帝,王氏擅朝,刘向谏曰:“臣闻公族者,国之枝叶,枝叶落,则本根无所庇荫。方今同姓疏远,母党专政,排摈宗室,孤弱公族,非所以保守社稷,安固国嗣也。”其言深切,多所称引。成帝虽悲伤叹息,而不能用。至乎哀、平,异姓秉权,假周公之事,而为田常之乱,高拱而窃天位,一朝而臣四海。汉宗室王侯,解印释绶,贡奉社稷,犹惧不得为臣妾,或乃为之符命,颂莽恩德,岂不哀哉!由斯言之,非宗子独忠孝于惠、文之间,而叛逆于哀、平之际也,徒以权轻势弱,不能有定耳。」篇,“宗子”解释为:皇族子弟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二-曹元首中的「赖光武皇帝挺不世之姿,禽王莽于已成,绍汉祀于既绝,斯岂非宗子之力耶?而曾不鉴秦之失策,袭周之旧制,踵亡国之法,而侥幸无疆之期。至于桓、灵,奄竖执衡,朝无死难之臣,外无同忧之国。君孤立于上,臣弄权于下,本末不能相御,身手不能相使。由是天下鼎沸,奸凶并争,宗庙焚为灰烬,宫室变为蓁薮。居九州之地,而身无所安处,悲夫!」篇,“宗子”解释为:光武帝刘秀乃高祖九世孙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先主传中的「年,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,使使报“欲得荆州”。先主言:“须得凉州,当以荆州相与。”权忿之,乃遣吕蒙袭夺长沙、零陵、桂阳郡。先主引兵万下公安,令关羽入益阳。是岁,曹公定汉中,张鲁遁走巴西。先主闻之,与权连和:分荆州江夏、长沙、桂阳东属;南郡、零陵、武陵西属。引军还江州,遣黄权将兵迎张鲁;张鲁已降曹公。曹公使夏侯渊、张郃屯汉中,数数犯暴巴界。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,与郃等战于瓦口;破郃等,郃收兵还南郑。先主亦还成都。年,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。分遣将军吴兰、雷铜等入武都;皆为曹公军所没。先主次于阳平关,与渊、郃等相拒。年春,自阳平南渡沔水,缘山稍前,于定军山(势)作营。渊将兵来争其地,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。大破渊军,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。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。先主遥策之曰:“曹公虽来,无能为也;我必有汉川矣!”及曹公至,先主敛众拒险,终不交锋;积月不拔,亡者日多。夏,曹公果引军还,先主遂有汉中;遣刘封、孟达、李平等攻申耽于上庸。秋,群下上《先王为汉中王表》于汉帝,曰:“平西将军、都亭侯臣马超,左将军领长史、镇军将军臣许靖,营司马臣庞羲,议曹从事、中郎、军议中郎将臣射援,军师将军臣诸葛亮,荡寇将军、汉寿亭侯臣关羽,征虏将军、新亭侯臣张飞,征西将军臣黄忠,镇远将军臣赖恭,扬武将军臣法正,兴业将军臣李严等百人上言曰:昔唐尧至圣,而凶在朝;周成仁贤,而国作难;高后称制,而诸吕窃命;孝昭幼冲,而上官逆谋:皆凭世宠,藉履国权,穷凶极乱,社稷几危。非大舜、周公、朱虚、博陆,则不能流放擒讨,安危定倾。伏惟陛下诞姿圣德,统理万邦;而遭厄运不造之艰。董卓首难,荡覆京畿;曹操阶祸,窃执天衡;皇后太子,鸩杀见害;剥乱天下,残毁民物。久令陛下蒙尘忧厄,幽处虚邑;人神无主,遏绝王命;厌昧皇极,欲盗神器。左将军、领司隶校尉、豫、荆、益州牧宜城亭侯备,受朝爵秩,念在输力,以殉国难。睹其机兆,赫然愤发;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,将安国家,克宁旧都。会承机事不密,令操游魂得遂长恶,残泯海内。臣等每惧王室大有阎乐之祸,小有定安之变;夙夜惴惴,战栗累息。昔在《虞书》,敦序族;周监代,封建同姓;《诗》著其义,历载长久。汉兴之初,割裂疆土,尊王子弟;是以卒折诸吕之难,而成太宗之基。臣等以备肺腑枝叶,宗子藩翰;心存国家,念在弥乱;自操破于汉中,海内英雄望风蚁附;而爵号不显,锡未加:非所以镇卫社稷,光昭万世也。奉辞在外,」篇,“宗子”解释为:皇族子弟。即同姓。藩翰:屏障。古人认为同姓是王室的屏障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仪礼》士昏礼中的「宗子无父,母命之。亲皆没,己躬命之。支子则称其宗。弟称其兄。」篇,“宗子”解释为:谓嫡长子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梦溪笔谈》故事二中的「宗子授南班官」篇,“宗子”解释为:皇族子弟、宗亲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