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道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韩愈中的「送杨少尹序」篇,“祖道”解释为:古代一种在道旁设宴饯行的仪式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董二袁刘传中的「河内太守王匡,遣泰山兵屯河阳津,将以图卓。卓遣疑兵,若将于平阴渡者;潜遣锐众从小平北渡,绕击其后。大破之津北,死者略尽。卓以山东豪杰并起,恐惧不宁。初平元年月,乃徙天子都长安。焚烧洛阳宫室,悉发掘陵墓,取宝物。卓至西京,为太师,号曰“尚父”;乘青盖金华(车爪)爪车,画两,时人号曰“竿摩车”。卓弟曼为左将军,封鄠侯;兄子璜为侍中、中军校尉,典兵;宗族内外,并列朝廷。公卿见卓,谒拜车下,卓不为礼;召呼台尚书以下,自诣卓府启事。筑郿坞,高与长安城埒,积谷为年储。云:“事成,雄据天下;不成,守此足以毕老。”尝至郿行坞,公卿以下,祖道于横门外。卓预施帐幔饮,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:于坐中先断其舌,或斩手足,或凿眼,或镬煮之;未死,偃转杯案间。会者皆战栗,亡失匕箸,而卓饮食自若。太史望气,言当有大臣戮死者。故太尉张温时为卫尉,素不善卓。卓心怨之,因天有变,欲以塞咎。使人言温与袁术交关,遂笞杀之。法令苛酷,爱憎淫刑;更相被诬,冤死者千数。百姓嗷嗷,道路以目。悉椎破铜人、钟虡。及坏铢钱,更铸为小钱;大分,无文章,肉好无轮廓,不磨鑢。于是货轻而物贵,谷斛至数万。自是后钱货不行。」篇,“祖道”解释为:在郊外举办酒宴送行。横(guāng)门:洛阳城门名。是北面向西第一座城门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孙破虏讨逆传中的「灵帝崩,卓擅朝政,横恣京城。诸州郡并兴义兵,欲以讨卓。坚亦举兵。荆州刺史王叡,素遇坚无礼;坚过,杀之。比至南阳,众数万人。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,晏然自若。坚以牛酒礼咨。咨明日,亦答诣坚。酒酣,长沙主簿入白坚:“前移南阳,而道路不治,军资不具;请收主簿,推问意故!”咨大惧,欲去;兵陈周,不得出。有顷,主簿复入白坚:“南阳太守稽停义兵,使贼不时讨;请收出,按军法从事!”便牵咨于军门斩之。郡中震栗,无求不获。前到鲁阳,与袁术相见;术表坚行破虏将军,领豫州刺史,遂治兵于鲁阳城。当进军讨卓,遣长史公仇称将兵从事,还州督促军粮;施帐幔于城东门外,祖道送称,官属并会。卓遣步骑数万人逆坚,轻骑数先到。坚方行酒谈笑,敕部曲:“整顿行阵,无得妄动!”后骑渐益,坚徐罢坐,导引入城。乃谓左右曰:“向坚所以不即起者,恐兵相蹈藉,诸君不得入耳。”卓兵见坚士众甚整,不敢攻城,乃引还。坚移屯梁东,大为卓军所攻;坚与数骑,溃围而出。坚常著赤罽帻,乃脱帻,令亲近将祖茂著之。卓骑争逐茂,故坚从间道得免。茂困迫,下马,以帻冠冢间烧柱,因伏草中。卓骑望见,围绕数重;定近觉是柱,乃去。坚复相收兵,合战于阳人;大破卓军,枭其都督华雄等。」篇,“祖道”解释为:设酒宴送行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贺全吕周钟离传中的「年,吴郡余杭民郎稚,合宗起贼,复数千人。齐出讨之,即复破稚。表言分余杭为临水县。被命,诣所在。及当还郡,权出祖道,作乐舞象;赐齐?车、骏马。罢坐,住驾,使齐就车。齐辞不敢,权使左右扶齐上车;令导吏卒兵骑,如在郡仪。权望之笑曰:“人当努力!非积行累勤,此不可得。”去百余步,乃旋。年,豫章东部民彭材、李玉、王海等起为贼乱,众万余人。齐讨平之,诛其首恶;余皆降服,拣其精健为兵,次为县户。迁奋武将军。年,从权征合肥。时城中出战,徐盛被创失(矛)牙。齐引兵拒击,得盛所失。年,鄱阳民尤突,受曹公印绶,化民为贼;陵阳、始安、泾县皆与突相应。齐与陆逊讨破突,斩首数千;余党震服,丹杨县皆降:料得精兵千人。拜安东将军,封山阴侯。出镇江上,督扶州以上至皖。」篇,“祖道”解释为:在路边设宴饯别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