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护军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「徐宣字宝坚,广陵海西人也。避乱江东。又辞孙策之命,还本郡,与陈矫并为纲纪。人齐名,而私好不协;然俱见器于太守陈登,与登并心于太祖。海西、淮浦县民作乱;都尉卫弥、令梁习夜奔宣家,密送免之。太祖遣督军扈质来讨贼,以兵少不进。宣潜见责之,示以形势,质乃进破贼。太祖辟为司空掾属。除东缗、发干令。迁齐郡太守。入为门下督,从到寿春。会马超作乱,大军西征。太祖见官属曰:“今当远征,而此方未定,以为后忧;宜得清公大德,以镇统之。”乃以宣为左护军,留统诸军。还,为丞相东曹掾,出为魏郡太守。太祖崩洛阳,群臣入殿中发哀。或言“可易诸城守,用谯、沛人。”宣厉声曰:“今者远近统,人怀效节;何必谯、沛,而沮宿卫者心!”文帝闻曰:“所谓社稷之臣也。”」篇,“左护军”解释为:官名。是当时留守后方各军的总协调人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蒋琬费祎姜维传中的「子斌嗣。为绥武将军、汉城护军。魏大将(军)钟会至汉城,与斌书曰:“巴蜀贤智文武之士,多矣!至于足下、诸葛思远,譬诸草木,吾气类也。桑梓之敬,古今所敦。西到,欲奉瞻尊大君公侯墓;当洒扫坟茔,奉祠致敬:愿告其所在。”斌答书曰:“知惟臭味意眷之隆,雅托通流,未拒来谓也。亡考昔遭疾疢,亡于涪县;卜云其吉,遂安厝之。知君西迈,乃欲屈驾修敬坟墓;视予犹父,颜子之仁也。闻命感怆,以增情思。”会得斌书报,嘉叹意义;及至涪,如其书云。后主既降邓艾;斌诣会于涪,待以交友之礼。随会至成都,为乱兵所杀。斌弟显,为太子仆。会亦爱其才学,与斌同时死。刘敏,左护军,扬威将军。与镇北大将军王平俱镇汉中。魏遣大将军曹爽袭蜀时,议者或谓“但可守城,不出拒敌,必自引退”。敏以为:“男女布野,农谷栖亩;若听敌入,则大事去矣。”遂帅所领与平据兴势;多张旗帜,弥亘百余里。会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至,魏军即退。敏以功封云亭侯。」篇,“左护军”解释为:官名。蜀军的协调人之一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张顾诸葛步传中的「孙权为讨虏将军,召骘为主记。除海盐长。还,辟车骑将军东曹掾。建安年,出领鄱阳太守。岁中,徙交州刺史,立武中郎将;领武射吏千人,便道南行。明年,追拜使持节,征南中郎将。刘表所置苍梧太守吴巨,阴怀异心,外附内违。骘降意怀诱,请与相见;因斩徇之,威声大震。士燮兄弟,相率供命。南土之宾,自此始也。益州大姓雍闿等,杀蜀所署太守正昂;与燮相闻,求欲内附,骘因承制遣使宣恩抚纳。由是加拜平戎将军,封广信侯。延康元年,权遣吕岱代骘,骘将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。会刘备东下,武陵蛮夷蠢动,权(遂)逆命骘上益阳。备既败绩,而零、桂诸郡,犹相惊扰,处处阻兵。骘周旋征讨,皆平之。黄武年,迁右将军,左护军,改封临湘侯。年,假节,徙屯沤口。」篇,“左护军”解释为:官名。孙吴军队的协调人之一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