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折
(外扮包待制引从人上,诗云) 咚咚衙鼓响,公吏两边排;阎王生死殿,东岳摄魂台 [东岳摄魂台:相传东岳大帝为执掌幽冥地府之神,凡一应生死转化,俱从东岳勘对,方许施行。] 。老夫姓包名拯,字希文,庐州 [庐州:州名,旧治在今安徽省合肥市。] 金斗郡四望乡老儿村人氏。官封龙图阁待制 [龙图阁待制:龙图阁为宋代官署名,掌御文集及典籍、图书等事,待制与学士等同为龙图阁官名,但常常是一种荣誉官衔,非正式官职。所以这句说“官封龙图阁待制”,下句说“正授开封府尹”。] ,正授开封府尹 [正授:正式授予官职。府尹:一府的最高行政长官。] 。奉圣人的令,差老夫五南 [五南:皇帝居住有五门,五南即五门之南。这里指京城以南地区。] 采访。来到许州,见一儿一女,原来是银匠李四的孩儿,他母亲被鲁斋郎夺了,他爷不知所向。这两个孩儿,留在身边。行到郑州,又收得两个儿女,原来是都孔目张珪的孩儿,他母亲也被鲁斋郎夺了,他爷不知所向。我将这两个孩儿,也留在家中,着他习学文章。早是十五年光景,如今都应过举,得第了也。老夫将此一事,切切于心,拳拳在念。想鲁斋郎恶极罪大,老夫在圣人前奏过:有一人乃是“鱼齐即”,苦害良民,强夺人家妻女,犯法百端。圣人大怒,即便判了斩字,将此人押赴市曹,明正典刑。到得次日,宣鲁斋郎。老夫回奏道:“他做了违条犯法的事,昨已斩了。”圣人大惊道:“他有甚罪斩了?”老夫奏道:“他一生掳掠百姓,强夺人家妻女,是御笔亲判斩字,杀坏了也。”圣人不信,“将文书来我看。”岂知“鱼齐即”三字,鱼字下边添个日字,斋字下边添个小字,即字上边添一点。圣人见了,道:“苦害良民,犯人鲁斋郎,合该斩首。”被老夫智斩了鲁斋郎,与民除害。只是银匠李四,孔目张珪,不知所向。我如今着他两家孩儿,各带他两家女儿,天下巡庙烧香,若认着他父母,教他父子团圆,也是老夫阴骘 [阴骘(zhì质):暗地里保护。骘,安定。] 的勾当。张千,你分付他两个孩儿,同两个女儿,明日往云台观烧香去,老夫随后便来。 (诗云) 他不遵王法太疏狂,专要夺人妇女做妻房,被我中间改做“鱼齐即”,用心智斩鲁斋郎。 (下)
(净扮观主上,云) 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” [“道可道”四句:语见老子《道德经》第一章。道家以此书为重要经典,故剧中道士出场时常念此数语以表示身份。] 小道姓阎,道号双梅,在这云台观做着个住持 [住持:僧寺之主。] 。今日无事,看有甚么人来。 (李四同旦儿上,云) 自家李四是也。自从与俺那儿女失散了十五年光景,知他有也无?来到这云台观里,与俺姐姐、姐夫,并两家的孩儿,做些好事 [做些好事:迷信的说法,为死去的人诵经祝福,也叫“超度”或“追荐”。] 咱。 (做见观主科,云) 兀那观主,我是许州人氏,一径的 [一径的:径直的。] 来做些好事。 (观主云) 你做甚么好事?超度谁? (李四云) 超度姐夫张珪,姐姐李氏,一双儿女金郎、玉姐;还有自己一双儿女喜童、娇儿。与你这五两银子,权做经钱 [经钱:付给僧、道念经的报酬。] 。 (观主云) 我出家人,要他怎么?是好银子,且收下一边。看斋食,请吃了斋,与你做好事。 (贴旦道扮上,云) 贫姑李氏,乃张珪的浑家,被鲁斋郎夺了我去,可早十五年光景,一双儿女不知去向,连张珪也不知有无。鲁斋郎被包待制斩了,我就舍俗出家。今日去这云台观,与张珪做些好事咱。早来到也。 (做见观主科)(观主云) 一个好道姑也!道姑,你从那里来? (贴旦云) 我一径的来与丈夫张珪,孩儿金郎、玉姐,做些好事。 (李四云) 谁与张珪做好事? (贴旦云) 我与张珪做好事。 (李四云) 兀的不是姐姐李氏! (相见打悲科)(贴旦云) 兄弟,这妇人是谁? (李四云) 这个便是你兄弟媳妇儿。姐姐,你怎生得出来? (贴旦云) 包待制斩了鲁斋郎,俺都无事释放。今日来云台观,追荐你姐夫并孩儿金郎、玉姐。 (李四云) 我也为此事来,咱和你一同追荐者。 (李俫冠带同小旦上,云) 小官李喜童,妹子娇儿。我母亲被鲁斋郎夺将去了,父亲不知所向。亏了包待制大人,收留俺兄妹二人,教训成人。今应过举,得了头名状元。奉着包待制言语,着俺去云台观里,追荐我父母去。早来到了也。兀那住持那里? (观主云) 早知相公到来,只合远接;接待不着,勿令见罪。呀,怎生带着个小姐走? (李俫云) 我一径的来做些好事。 (观主云) 相公要追荐何人? (李俫云) 追荐我父亲银匠李四。 (李四云) 是谁唤银匠李四? (李俫云) 兀的不是我父亲? (李四云) 你是谁? (李俫云) 则我便是您孩儿喜童,妹子娇儿。 (旦云) 孩儿也,你在那里来? (李俫再说前事,悲科)(李四云) 孩儿,拜你姑姑者。 (做拜科)(贴旦云) 这两人是谁? (李四云) 这两个便是我的孩儿。 (贴旦悲科,云) 你一家儿都完聚了,只是俺那孔目并两个孩儿,不知在那里! (张珪冠带同小旦上,云) 小官是张孔目的孩儿金郎,妹子玉姐。我母亲被鲁斋郎夺去,父亲不知所向。多亏了包待制大人,收留俺兄妹二人,教训成人,应过举,得了官也。包待制着俺云台观追荐父母去,可早来到也。住持那里? (观主云) 又是一个官人,他也带着小娘子走。相公到此只甚 [只甚:做什么。] ? (张珪云) 特来做些好事。 (观主云) 追荐那一个? (张珪云) 追荐我父亲张珪,母亲李氏。 (贴旦云) 谁唤张珪、李氏? (张珪云) 我唤来。 (贴旦云) 你敢是金郎么? (张珪云) 妹子,兀的不是母亲? (做悲科)(贴旦云) 这十五年,你在那里来? (张珪云) 自从母亲去了,父亲不知所向。多亏了包待制大人,将我兄妹二人教训,应过举,得了官也。今日奉包待制言语,着俺云台观追荐父母,不想得见母亲;不知俺父亲有也无! (做悲科)(李四云) 姐姐,这个既是你的儿子,我把女儿娇儿,与外甥做媳妇罢。 (张珪云) 母亲,将妹子玉姐,与兄弟为妻,做一个交门亲眷 [交门亲眷:指两家互通姻亲,即两家互相娶对方的女儿做媳妇。] ,可不好那? (贴旦云) 俺两家子母怕不完聚,只是孔目不知在那里,教我如何放的下! (做悲科)(正末愚鼓、简板 [愚鼓、简板:皆为道士唱道情用的乐器。愚鼓即渔鼓,又叫木鱼。简板是打拍用的木片。] 上,诗云) 身穿羊皮百衲衣 [百衲衣:僧道徒们为了表示苦行修身,用零碎布缝制成衣,叫百衲衣。] ,饥时化饭饱时归;虽然不得神仙做,且躲人间闲是非。想俺出家人,好是清闲也呵! (唱)
〖双调新水令〗想人生平地起风波,争似我乐清闲支着个枕头儿高卧!只问你炼丹砂唐吕翁 [唐吕翁:指传说中的道教八仙之一,即唐代吕洞宾。] ,何如那制律令汉萧何 [制律令汉萧何:萧何,汉初丞相,曾协助高祖刘邦制定各种法律条令。] ?我这里醉舞狂歌,繁华梦已参破。
〖风入松〗利名场上苦奔波,因甚强夺?蜗牛角上争人我 [蜗牛角上争人我: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,时相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。”后用以比喻为小利而争斗。] ,梦魂中一枕南柯。不恋那三公华屋,且图个五柳婆娑 [五柳婆娑:晋代陶潜辞官归隐,其宅旁有五棵柳树,遂自号“五柳先生”。婆娑,形容柳树在微风中舞姿摇曳。] 。
(云) 俺这出家人,一年四季,春夏秋冬,好是快活也呵! (唱)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