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
堪羡当年李谪仙,吟诗斗酒有连篇。 蟠胸锦绣欺时彦,落笔风云迈古贤。 书草和番威远塞,词歌倾国媚新弦。 莫言才子风流尽,明月长悬采石边。
话说唐玄宗皇帝朝,有个才子,姓李名白,字太白,乃西梁武昭兴圣皇帝李暠 [西梁武昭兴圣皇帝李暠——西梁,应作西凉;晋宋间五胡十六国中之一国。李暠曾据敦煌、酒泉,自称为凉公;史称西凉。] 九世孙,西川绵州人也。其母梦长庚入怀而生。那长庚星又名太白星,所以名字俱用之。那李白生得姿容美秀,骨格清奇,有飘然出世之表。十岁时,便精通书史,出口成章,人都夸他锦心绣口;又说他是神仙降生,以此又呼为李谪仙。有杜工部 [杜工部——指唐代大诗人杜甫。他作过检校工部员外郎,故称为杜工部。] 赠诗为证:
昔年有狂客,号尔谪仙人。 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! 声名从此大,汩没一朝伸。 文采承殊渥,流传必绝伦。
李白又自称青莲居士。一生好酒,不求仕进;志欲遨游四海,看尽天下名山,尝遍天下美酒。先登峨眉,次居云梦,复隐于徂徕山竹溪,与孔巢父等六人,日夕酣饮,号为“竹溪六逸” [竹溪六逸——唐天宝时,孔巢父、李白、韩准、裴政、张叔明、陶沔等六人,在徂徕山竹溪结社,饮酒作诗,当时称为竹溪六逸。] 。有人说:“湖州乌程酒甚佳。”白不远千里而往,到酒肆中,开怀畅饮,旁若无人。时有迦叶司马 [迦叶司马——《李太白集》王琦注:“《通志·氏族略》:‘迦叶氏,西域天竺人。’唐贞观中有泾原大将试太常卿迦叶济;司马,殆其裔族欤?”司马,官名,州郡官的副职。李白诗中以如来佛自比,所以戏称这位司马为迦叶司马。] 经过,闻白狂歌之声,遣从者问其何人?白随口答诗四句:
青莲居士谪仙人,酒肆逃名三十春, 湖州司马何须问,金粟如来是后身。
迦叶司马大惊,问道:“莫非蜀中李谪仙么?闻名久矣。”遂请相见。留饮十日,厚有所赠。临别,问道:“以青莲高才,取青紫如拾芥,何不游长安应举?”李白道:“目今朝政紊乱,公道全无,请托者登高第,纳贿者获科名。非此二者,虽有孔孟之贤,晁董 [晁、董——指西汉时的政论家晁错和董仲舒。] 之才,无由自达。白所以流连诗酒,免受盲试官之气耳。”迦叶司马道:“虽则如此,足下谁人不知,一到长安,必有人荐拔。”李白从其言,乃游长安。一日到紫极宫游玩,遇了翰林学士贺知章,通姓道名,彼此相慕。知章遂邀李白于酒肆中,解下金貂,当酒同饮。至夜不舍,遂留李白于家中下榻,结为兄弟。次日,李白将行李搬至贺内翰宅,每日谈诗饮酒,宾主甚是相得。时光荏苒,不觉试期已迫。贺内翰道:“今春南省 [南省——唐宋时代,尚书省在宫廷的南边,故称为南省。尚书省所属的礼部,是职掌贡举考试的机关,所以称赴京应试叫做赴南省。] 试官,正是杨贵妃兄杨国忠太师;监视官,乃太尉高力士。二人都是爱财之人。贤弟却无金银买嘱他,便有冲天学问,见不得圣天子。此二人与下官皆有相识。下官写一封札子去,预先嘱托,或者看薄面一二。”李白虽则才大气高,遇了这等时势;况且内翰高情,不好违阻。贺内翰写了柬帖,投与杨太师高力士。二人拆开看了,冷笑道:“贺内翰受了李白金银,却写封空书在我这里讨白人情。到那日专记,如有李白名字卷子,不问好歹,即时批落。”时值三月三日,大开南省,会天下才人,尽呈卷子。李白才思有余,一笔挥就,第一个交卷。杨国忠见卷子上有李白名字,也不看文字,乱笔涂抹道:“这样书生,只好与我磨墨。”高力士道:“磨墨也不中,只好与我着袜脱靴。”喝令将李白推抢出去。正是:
不愿文章中天下,只愿文章中试官!
李白被试官屈批卷子,怨气冲天,回至内翰宅中,立誓:“久后吾若得志,定教杨国忠磨墨,高力士与我脱靴,方才满愿。”贺内翰劝白:“且休烦恼,权在舍下安歇,待三年,再开试场,别换试官,必然登第。”终日共李白饮酒赋诗。日往月来,不觉一载。
忽一日,有番使赍国书到。朝廷差使命急宣贺内翰陪接番使,在馆驿安下。次日,阁门舍人 [阁门舍人——官名,即通事舍人;职掌通报、宣旨,接纳外国使者。隶四方馆,又属中书省。] 接得番使国书一道。玄宗敕宣翰林学士拆开番书,全然不识一字,拜伏金阶,启奏:“此书皆是鸟兽之迹,臣等学识浅短,不识一字。”天子闻奏,将与南省试官杨国忠开读。杨国忠开看,双目如盲,亦不晓得。天子宣问满朝文武,并无一人晓得,不知书上有何吉凶言语。龙颜大怒,喝骂朝臣:“枉有许多文武,并无一个饱学之士,与朕分忧。此书识不得,将何回答,发落番使?却被番邦笑耻,欺侮南朝,必动干戈,来侵边界,如之奈何!敕限三日,若无人识此番书,一概停俸;六日无人,一概停职;九日无人,一概问罪。别选贤良,共扶社稷。”圣旨一出,诸官默默无言,再无一人敢奏。天子转添烦恼。贺内翰朝散回家,将此事述于李白。白微微冷笑:“可惜我李某去年不曾及第为官,不得与天子分忧。”贺内翰大惊道:“想必贤弟博学多能,辨识番书,下官当于驾前保奏。”次日,贺知章入朝,越班奏道:“臣启陛下:臣家有一秀才,姓李名白,博学多能。要辨番书,非此人不可。”天子准奏,即遣使命,赍诏前去内翰宅中,宣取李白。李白告天使道:“臣乃远方布衣,无才无识。今朝中有许多官僚,都是饱学之儒,何必问及草莽?臣不敢奉诏,恐得罪于朝贵。”说这句“恐得罪于朝贵”,隐隐刺着杨高二人。使命回奏。天子便问贺知章:“李白不肯奉诏,其意云何?”知章奏道:“臣知李白文章盖世,学问惊人。只为去年试场中,被试官屈批了卷子,羞抢出门;今日教他白衣入朝,有愧于心。乞陛下赐以恩典,遣一位大臣再往,必然奉诏。”玄宗道:“依卿所奏。钦赐李白进士及第,着紫袍金带,纱帽象简见驾。就烦卿自往迎取,卿不可辞!”贺知章领旨回家,请李白开读,备述天子惓惓求贤之意。李白穿了御赐袍服,望阙拜谢。遂骑马随贺内翰入朝。玄宗于御座专待李白。李白至金阶拜舞山呼谢恩,躬身而立。天子一见李白,如贫得宝,如暗得灯,如饥得食,如旱得云。开金口,动玉音,道:“今有番国赍书,无人能晓,特宣卿至,为朕分忧。”白躬身奏道:“臣因学浅,被太师批卷不中,高太尉将臣推抢出门。今有番书,何不令试官回答?却乃久滞番官在此!臣是批黜秀才,不能称试官之意,怎能称皇上之意?”天子道:“朕自知卿,卿其勿辞!”遂命侍臣捧番书赐李白观看。李白看了一遍,微微冷笑,对御座前将唐音译出,宣读如流。番书云:
渤海国大可毒书达唐朝官家 [渤海国大可毒书达唐朝官家——渤海国,唐时东北方的一个小国。可毒,渤海国国王的称呼。官家,皇帝。] :自你占了高丽,与俺国逼近,边兵屡屡侵犯吾界,想出自官家之意。俺如今不可耐者,差官来讲,可将高丽一百七十六城,让与俺国。俺有好物事相送:太白山之菟,南海之昆布,栅城之鼓,扶余之鹿,鄚颉之豕,率宾之马,沃州之绵,湄沱河之鲫,九都之李,乐游之梨:你官家都有分。若还不肯,俺起兵来厮杀,且看那家胜败!
众官听得读罢番书,不觉失惊,面面相觑,尽称“难得”。天子听了番书,龙颜不悦。沉吟良久,方问两班文武:“今被番家要兴兵抢占高丽,有何策可以应敌?”两班文武,如泥塑木雕,无人敢应。贺知章启奏道:“自太宗皇帝三征高丽,不知杀了多少生灵,不能取胜,府库为之虚耗。天幸盖苏文死了,其子男生兄弟争权,为我乡导。高宗皇帝遣老将李勣薛仁贵统百万雄兵,大小百战,方才殄灭。今承平日久,无将无兵,倘干戈复动,难保必胜。兵连祸结,不知何时而止。愿吾皇圣鉴!”天子道:“似此如何回答他?”知章道:“陛下试问李白,必然善于辞命。”天子乃召白问之。李白奏道:“臣启陛下:此事不劳圣虑,来日宣番使入朝,臣当面回答番书,与他一般字迹,书中言语,羞辱番家,须要番国可毒拱手来降。”天子问:“可毒何人也?”李白奏道:“渤海风俗,称其王曰可毒。犹回纥称可汗,吐番称赞普,六诏称诏,诃陵 [诃陵——唐时南方的一个国家。一名社婆,一名阇婆。贞观时,曾送白鹦鹉给唐朝。此事,及以下所述外国送东西给唐朝等事,均见于《唐书》,不一一标明。] 称悉莫威 [悉莫威——诃陵的女王称为悉莫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:“诃陵……至上元间,国人推女子为王,号悉莫。威令整肃,道不举遗。”这里多一“威”字,是话本编者连下文误读所致。] ,各从其俗。”天子见其应对不穷,圣心大悦,即日拜为翰林学士。遂设宴于金銮殿,宫商迭奏,琴瑟喧阗,嫔妃进酒,彩女传杯。御音传示:“李卿可开怀畅饮,休拘礼法。”李白尽量而饮,不觉酒浓身软。天子令内官扶于殿侧安寝。次日五鼓,天子升殿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