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国语》 > 宰周公论齐侯好示

宰周公论齐侯好示原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葵丘之会note-name:葵丘之会1葵丘之会:葵丘,地名,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之盟台乡。齐桓公发起的这次葵丘盟会,在公元前651年。,献公将如会,遇宰周公note-name:宰周公2宰周公:名孔,周王室的太宰,食邑在周,故称。,曰:“君可无会也。夫齐侯好示务施,与力而不务德,故轻致诸侯而重遣之,使至者劝而叛者慕。怀之以典言,薄其要结而厚德之,以示之信。三属诸侯,存亡国三,以示之施。是以北伐山戎note-name:山戎3山戎:古族名。又称北戎。春秋时#-666dd;布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。,南伐楚,西为此会也。譬之如室,既镇其note-name:甍4甍:甍(méng),房屋、屋脊。矣,又何加焉?吾闻之,惠难遍也,施难报也。不遍不报,卒于怨仇。夫齐侯将施惠如出责,是之不果奉,而暇晋是皇,虽后之会,将在东矣。君无惧矣,其有勤也!”公乃还。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【翻译】

齐桓公发起诸侯们在葵丘会盟,晋献公打算前去参加。遇到宰周公,宰周公说:“你可以不去参加盟会。那个齐桓公好大喜#-666ii;,喜欢施些小恩小惠,致力于武力而不注重修文德,所以诸侯到他那里只献一些薄礼却能满载而归。这是为了让到会的诸侯受到鼓励,而使背叛他的诸侯心怀羡慕。每次盟会时只不过重申一下过去的誓约,同时简化其仪式而厚赠诸侯一些好处,用以显示他的威信。他主持过三次盟会,保全了三个快要灭亡的国家,用以显示他热心助#-666aa;。所以他北伐山戎,南攻楚国,在西边发起了这次盟会。譬如一间房子,已经在它的栋梁上加盖了屋脊,还能再加上什么呢?我听说,施惠难以普遍,受恩难以回报。不普遍和不回报,最终会结下怨气和仇恨。那齐桓公施的恩惠好像放出的债希望得到回报,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。他哪有#-666ii;夫来对付晋国这个大国呢?即使是以后的盟会,也将在东边举行了。君王您不必害怕齐侯,将来有你出力气的时候。”于是,献公就回国了。

原文翻译

葵丘之会,献公将如会,遇宰周公,曰:“君可无会也。夫齐侯好示务施,与力而不务德,故轻致诸侯而重遣之,使至者劝而叛者慕。怀之以典言,薄其要结而厚德之,以示之信。三属诸侯,存亡国三,以示之施。是以北伐山戎,南伐楚,西为此会也。譬之如室,既镇其甍矣,又何加焉?吾闻之,惠难遍也,施难报也。不遍不报,卒于怨仇。夫齐侯将施惠如出责,是之不果奉,而暇晋是皇,虽后之会,将在东矣。君无惧矣,其有勤也!”公乃还。

齐桓公发起诸侯们在葵丘会盟,晋献公打算前去参加。遇到宰周公,宰周公说:“你可以不去参加盟会。那个齐桓公好大喜#-666ii;,喜欢施些小恩小惠,致力于武力而不注重修文德,所以诸侯到他那里只献一些薄礼却能满载而归。这是为了让到会的诸侯受到鼓励,而使背叛他的诸侯心怀羡慕。每次盟会时只不过重申一下过去的誓约,同时简化其仪式而厚赠诸侯一些好处,用以显示他的威信。他主持过三次盟会,保全了三个快要灭亡的国家,用以显示他热心助#-666aa;。所以他北伐山戎,南攻楚国,在西边发起了这次盟会。譬如一间房子,已经在它的栋梁上加盖了屋脊,还能再加上什么呢?我听说,施惠难以普遍,受恩难以回报。不普遍和不回报,最终会结下怨气和仇恨。那齐桓公施的恩惠好像放出的债希望得到回报,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。他哪有#-666ii;夫来对付晋国这个大国呢?即使是以后的盟会,也将在东边举行了。君王您不必害怕齐侯,将来有你出力气的时候。”于是,献公就回国了。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葵丘之会:葵丘,地名,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之盟台乡。齐桓公发起的这次葵丘盟会,在公元前651年。

〔2〕宰周公:名孔,周王室的太宰,食邑在周,故称。

〔3〕山戎:古族名。又称北戎。春秋时#-666dd;布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。

〔4〕:甍(méng),房屋、屋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