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原文解释
原文(一)
吴王夫差既许越成,乃大戒师徒,将以伐齐。申胥进谏曰:“昔天以越赐吴,而王弗受。夫天命有反,今越王勾践恐惧而改其谋,舍其愆1愆:愆(qiān),错误,过错。令,轻其征赋,施民所善,去民所恶,身自约也,裕其众庶,其民殷众,以多甲兵。越之在吴,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。夫越王之不忘败吴,于其心也侙
2侙:侙(chì),忧愁;惊恐。原作“戚”。考异卷四韦昭注案“戚”当为“侙”字之误也。说文:侙,惕也。然,服士以伺吾间。今王非越是图,而齐、鲁以为忧。夫齐、鲁譬诸疾,疥癣也,岂能涉江、淮而与我争此地哉?将必越实有吴土。王其盍亦鉴于人,无鉴于水。”
翻译(一)
吴王夫差同意越国的求和之后,就大规模地整顿士卒,准备去攻打齐国。伍子胥进谏说:“过去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,而您没有接受。天命也会有反复,现在越王勾践因为恐惧而改变了他的谋略,废弃了错误的法令,减轻民众的税赋,实施民众所喜欢的善行,去除民众所讨厌的法令,自我约束也很注重节俭,而让民众富裕起来。他的民众数量日渐庞大,足以用来壮大#-666kk;队。越国对于吴国,就像一个#-666aa;有了心腹之患。越王没有忘记被吴国打败的前鉴,于内心一直怵惕不安并耿耿于怀,他让士兵勤于操练,窥伺对我们报复的时机。现在您不去谋划如何征#-666hh;越国,却去操心征#-666hh;齐国和鲁国的事。那齐国和鲁国如同诸多疾病中疥癣一类的小病罢了,怎么可能会渡过长江和淮河来与我们争夺这里的土地呢?将来一定是越国才会夺占吴国的土地。您何不也以#-666aa;为鉴,不要只用水作镜子了。

原文(二)
“昔楚灵王3楚灵王:楚国国君。章华:古地名,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。不君,其臣箴谏以不入。乃筑台于章华之上,阙为石郭,陂汉,以象帝舜。罢弊楚国,以间陈、蔡。不修方城乏内,逾诸夏而图东国
4东国:指位于中原东面的吴、越两国。,三岁于沮、汾以服吴、越。其民不忍饥劳之殃,三军叛王于乾谿
5乾谿:乾谿(xī),古地名,今安徽省亳县东南。。王亲独行,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,三日乃见其涓人畴
6涓人畴:涓(juān)#-666aa;畴,涓人,宫中侍从的近臣。畴,人名。。王呼之曰:‘余不食三日矣。’畴趋而进,王枕其股以寝于地。王寐,畴枕王以墣
7墣:墣(pú),土块。而去之。王觉而无见也,乃匍匐将入于棘闱
8棘闱:棘闱(wéi),棘城门外。,棘闱不纳,乃入芋尹申亥
9芋尹申亥:楚国大夫,芋尹无宇的儿子。氏焉。王缢,申亥负王以归,而土埋之其室。此志也,岂遽忘于诸侯之耳乎?”
翻译(二)
过去楚灵王不行君道,臣下善意的箴言和劝谏都听不进去。坚持在章华这个地方建造台榭,穿凿山石为椁,引来汉水,仿效舜的陵墓。使楚国疲惫不堪,还想伺机消灭陈国和蔡国。他不修内政,却不顾一切越过邻国去图谋远在东方的诸侯,耗费了三年时间才渡过沮河和汾河,只为想去征#-666hh;吴越两国。但他的民众再也忍受不了饥饿疲劳的痛苦,于是全#-666kk;在乾谿发动了叛乱。楚灵王只身逃亡,惶惶不安地流窜于山林之中,三天后才碰见侍卫涓#-666aa;畴。楚灵王向他呼救说:‘我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。’畴赶快走到灵王面前,灵王躺在地上枕着他的腿就睡着了。灵王睡着后,畴就用土块代替枕头抽身离去。灵王醒后却没看见畴,就自己爬着,想进入棘城的大门,棘城门内的#-666aa;不接纳他,于是又到芋尹申亥氏那里,终于被收留。最后,灵王还是上吊自杀了,申亥氏背着灵王的尸体回到家中,用土把他埋在屋内。这些应该牢记的事,难道很快就被诸侯们遗忘了吗?
原文(三)
“今王既变鮌10鮌:鮌(gǔn),同“鲧”,大禹的父亲。、禹之功,而高高下下,以罢民于姑苏。天夺吾食,都鄙荐饥。今王将很天而伐齐,夫吴民离矣。体有所倾,譬如群兽然,一个负矢,将百群皆奔,王其无方收也。越人必来袭我,王虽悔之,其犹有及乎?”王弗听。十二年,遂伐齐。齐人与战于艾陵,齐师败绩,吴人有功。
翻译(三)
现在您改变了当年鮌和禹治水的#-666ii;业,#guoxue666-com;筑台榭低修池塘而用以享乐,致使民众为修筑姑苏台而疲惫不堪。上天降临灾荒夺去了我们的食粮,致使都城边邑连年饥荒。您违背天意而想去攻打齐国,吴国的民众就要离弃你了。国家的倾覆,就像一群野兽那样,一个野兽中了箭,整群野兽都会逃奔而去,您就没有办法收拾局面了。越国#-666aa;必定会来侵袭我们,那时您即使后悔,还能来得及吗?”吴王根本不听劝谏。在他执政的第十二年就开始起兵攻打齐国。齐国与吴国#-666kk;队在艾陵交战,结果齐#-666kk;战败,吴国暂时取得了成#-666ii;。
原文 | 翻译 |
吴王夫差既许越成,乃大戒师徒,将以伐齐。申胥进谏曰:“昔天以越赐吴,而王弗受。夫天命有反,今越王勾践恐惧而改其谋,舍其愆令,轻其征赋,施民所善,去民所恶,身自约也,裕其众庶,其民殷众,以多甲兵。越之在吴,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。夫越王之不忘败吴,于其心也侙然,服士以伺吾间。今王非越是图,而齐、鲁以为忧。夫齐、鲁譬诸疾,疥癣也,岂能涉江、淮而与我争此地哉?将必越实有吴土。王其盍亦鉴于人,无鉴于水。” | 吴王夫差同意越国的求和之后,就大规模地整顿士卒,准备去攻打齐国。伍子胥进谏说:“过去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,而您没有接受。天命也会有反复,现在越王勾践因为恐惧而改变了他的谋略,废弃了错误的法令,减轻民众的税赋,实施民众所喜欢的善行,去除民众所讨厌的法令,自我约束也很注重节俭,而让民众富裕起来。他的民众数量日渐庞大,足以用来壮大#-666kk;队。越国对于吴国,就像一个#-666aa;有了心腹之患。越王没有忘记被吴国打败的前鉴,于内心一直怵惕不安并耿耿于怀,他让士兵勤于操练,窥伺对我们报复的时机。现在您不去谋划如何征#-666hh;越国,却去操心征#-666hh;齐国和鲁国的事。那齐国和鲁国如同诸多疾病中疥癣一类的小病罢了,怎么可能会渡过长江和淮河来与我们争夺这里的土地呢?将来一定是越国才会夺占吴国的土地。您何不也以#-666aa;为鉴,不要只用水作镜子了。 |
“昔楚灵王不君,其臣箴谏以不入。乃筑台于章华之上,阙为石郭,陂汉,以象帝舜。罢弊楚国,以间陈、蔡。不修方城乏内,逾诸夏而图东国,三岁于沮、汾以服吴、越。其民不忍饥劳之殃,三军叛王于乾谿。王亲独行,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,三日乃见其涓人畴。王呼之曰:‘余不食三日矣。’畴趋而进,王枕其股以寝于地。王寐,畴枕王以墣而去之。王觉而无见也,乃匍匐将入于棘闱,棘闱不纳,乃入芋尹申亥氏焉。王缢,申亥负王以归,而土埋之其室。此志也,岂遽忘于诸侯之耳乎?” | 过去楚灵王不行君道,臣下善意的箴言和劝谏都听不进去。坚持在章华这个地方建造台榭,穿凿山石为椁,引来汉水,仿效舜的陵墓。使楚国疲惫不堪,还想伺机消灭陈国和蔡国。他不修内政,却不顾一切越过邻国去图谋远在东方的诸侯,耗费了三年时间才渡过沮河和汾河,只为想去征#-666hh;吴越两国。但他的民众再也忍受不了饥饿疲劳的痛苦,于是全#-666kk;在乾谿发动了叛乱。楚灵王只身逃亡,惶惶不安地流窜于山林之中,三天后才碰见侍卫涓#-666aa;畴。楚灵王向他呼救说:‘我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。’畴赶快走到灵王面前,灵王躺在地上枕着他的腿就睡着了。灵王睡着后,畴就用土块代替枕头抽身离去。灵王醒后却没看见畴,就自己爬着,想进入棘城的大门,棘城门内的#-666aa;不接纳他,于是又到芋尹申亥氏那里,终于被收留。最后,灵王还是上吊自杀了,申亥氏背着灵王的尸体回到家中,用土把他埋在屋内。这些应该牢记的事,难道很快就被诸侯们遗忘了吗? |
“今王既变鮌、禹之功,而高高下下,以罢民于姑苏。天夺吾食,都鄙荐饥。今王将很天而伐齐,夫吴民离矣。体有所倾,譬如群兽然,一个负矢,将百群皆奔,王其无方收也。越人必来袭我,王虽悔之,其犹有及乎?”王弗听。十二年,遂伐齐。齐人与战于艾陵,齐师败绩,吴人有功。 | 现在您改变了当年鮌和禹治水的#-666ii;业,#guoxue666-com;筑台榭低修池塘而用以享乐,致使民众为修筑姑苏台而疲惫不堪。上天降临灾荒夺去了我们的食粮,致使都城边邑连年饥荒。您违背天意而想去攻打齐国,吴国的民众就要离弃你了。国家的倾覆,就像一群野兽那样,一个野兽中了箭,整群野兽都会逃奔而去,您就没有办法收拾局面了。越国#-666aa;必定会来侵袭我们,那时您即使后悔,还能来得及吗?”吴王根本不听劝谏。在他执政的第十二年就开始起兵攻打齐国。齐国与吴国#-666kk;队在艾陵交战,结果齐#-666kk;战败,吴国暂时取得了成#-666ii;。 |
【原文注释】
〔1〕愆:愆(qiān),错误,过错。
〔2〕侙:侙(chì),忧愁;惊恐。原作“戚”。考异卷四韦昭注案“戚”当为“侙”字之误也。说文:侙,惕也。
〔3〕楚灵王:楚国国君。章华:古地名,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。
〔4〕东国:指位于中原东面的吴、越两国。
〔5〕乾谿:乾谿(xī),古地名,今安徽省亳县东南。
〔6〕涓人畴:涓(juān)#-666aa;畴,涓人,宫中侍从的近臣。畴,人名。
〔7〕墣:墣(pú),土块。
〔8〕棘闱:棘闱(wéi),棘城门外。
〔9〕芋尹申亥:楚国大夫,芋尹无宇的儿子。
〔10〕鮌:鮌(gǔn),同“鲧”,大禹的父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