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古文观止》 » 《左传》 > 郑伯克段于鄢

郑伯克段于鄢原文解释

原文(一)

初,郑武公娶于申,曰武姜note-name:武姜1武姜:“武”是丈夫的谥号,“姜”是娘家的姓氏。,生庄公及共叔段。庄公寤生note-name:寤生2寤生:难产。,惊姜氏,故名曰寤生,遂恶之。爱共叔段,欲立之。亟请于武公note-name:亟(qì)3亟(qì):屡次。,公弗许。

翻译(一)

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妻子,就是后来的武姜,生了庄公和#-666cc;叔段。庄公出生时#-666dd;娩很难,惊吓了姜氏,因而给庄公取名为“寤生”,于是厌恶他。姜氏喜爱#-666cc;叔段,想立其为储君,屡次请求武公,武公都不答应。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原文(二)

及庄公即位,为之请note-name:制4制:郑国地名,在今河南荥阳西。。公曰:“制,岩邑note-name:岩邑5岩邑:险要的城邑。也。虢叔note-name:虢叔6虢叔:东虢国国君。死焉,他邑唯命。”请note-name:京7京:郑国地名,在今河南荥阳东南。,使居之,谓之京城大叔。

翻译(二)

等到庄公即位,姜氏为#-666cc;叔段请求制邑。庄公说:“制是险要之地,虢叔曾死在那里。别的地方听您吩咐。”姜氏于是为#-666cc;叔段请求京邑,庄公便叫#-666cc;叔段居住在了那里,称为京城太叔(“大”通“太”)。

原文(三)

祭仲note-name:祭仲8祭仲:郑国大夫,字足。曰:“都城过百note-name:雉9雉:古代计算城墙长度的单位,长三丈,#guoxue666-com;一丈,为一雉。,国之害也。先王之制,大都不过参国之一note-name:参国之一10参国之一:国都的三#-666dd;之一。,中五之一,小九之一。今京不度,非制也,君将不堪。”公曰:“姜氏欲之,焉note-name:辟11辟:通“避”。害!”对曰:“姜氏何厌之有!不如早为之所,无使滋蔓,蔓,难图也。蔓草犹不可除,况君之宠弟乎!”公曰:“多行不义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”

翻译(三)

祭仲说:“城墙边长超过三百丈,就是国家的祸害。先王的制度:大都市城墙,长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三#-666dd;之一;中等城市,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#-666dd;之一;小城市,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#-666dd;之一。如今京邑太大,不#-666ff;制度,您将受不了。”庄公说:“姜氏要这样,如何躲避祸害呢?”回答说:“姜氏怎会满足?不如早作打算,不要使其滋长蔓延,一旦滋生成长起来就难以对付了。蔓延的草还难得清除,何况您被宠爱的弟弟呢?”庄公说:“不义之事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,你姑且等着罢!”

原文(四)

既而大叔命西note-name:鄙12鄙:边界的城镇。、北鄙note-name:贰13贰:双方#-666cc;有。于己。公子吕note-name:公子吕14公子吕:郑国大夫。曰:“国不堪贰,君将若之何?欲与大叔,臣请事之;若弗与,则请除之,无生民心。”公曰:“无note-name:庸15庸:用。,将自及。”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,至于廪延note-name:禀延16禀延:郑国地名,在今河南延津北。。子封曰:“可矣,厚将得众。”公曰:“不义不昵,厚将崩。”

翻译(四)

不久,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的一些地方一方面听从庄公,一方面听从自己。公子吕说:“国家不能忍受这样两面受命,您打算怎么办?如果您想将王位让给太叔,我就请求去侍奉他;如果您不想让位给他,就请您除掉他,不要使#-666aa;民有二心。”庄公说:“用不着,他会自取其祸的。”太叔又进一步把西鄙、北鄙二地据为己有,还延伸到廪延。公子吕对庄公说:“行了,他羽翼已丰,会得到更多拥戴者。”庄公说:“他对君王不义,不顾手足之情,势力雄厚,反而会垮掉。”

原文(五)

大叔完聚note-name:完聚17完聚:指修治城郭、集结兵力。,缮甲兵,具卒乘,将袭郑。夫人将启之note-name:启之18启之:指开城门作内应。。公闻其期,曰:“可矣!”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。京叛大叔段。段入于鄢。公伐诸鄢。五月辛丑,大叔出奔共。

翻译(五)

太叔巩固城防,聚积粮草,修缮#-666kk;备,准备兵士战车,打算偷袭庄公,姜氏也作为内应,想替他开启城门。庄公听到他举兵的日期,说:“可以了!”于是命令公子吕率战车二百辆讨伐京城。京城民众反叛了太叔。太叔逃往鄢邑。庄公又命令讨伐鄢邑。五月二十三日,太叔逃往#-666cc;国。

原文(六)

书曰:“郑伯克段于鄢。”段不弟,故不言弟note-name:弟(tì)19弟(tì):通“悌”。指对兄长敬爱顺从。;如二君,故曰克;称郑伯,讥失教也;谓之郑志。不言出奔,难之也。遂置姜氏于城颍,而誓之曰:“不及黄泉,无相见也。”

翻译(六)

《春秋》上说:“郑伯克段于鄢。”#-666cc;叔段不顾兄弟情谊,所以不用“弟”字;交战双方好像两个国君,所以用“克”字。称庄公为“郑伯”是讥讽他对弟弟不加管教,也符#-666ff;郑国#-666aa;民的意思。而不写太叔“出奔”,是责难庄公有杀弟的动机。庄公把姜氏安置在城颍,发誓说:“不到黄泉,不再相见!”

原文(七)

既而悔之。颍考叔为颍谷封人,闻之,有献于公。公赐之食,食舍肉。公问之,对曰:“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,未尝君之羹,请以遗之。”公曰:“尔有母遗,繄我独无note-name:繄(yì)20繄(yì):句首语气词。!”颍考叔曰:“敢问何谓也?”

翻译(七)

不久又后悔。颍考叔是颍谷的地方官,听说这事,便来到国都,说是有礼献于庄公。庄公赐宴,吃饭时,颍考叔把肉放在一旁不吃。庄公问他原因,他回答说:“我有老母,我的食物她都尝遍了,却没尝过您的菜肴,我想留给她尝尝。”庄公说:“你有母亲可以孝敬,唯#-666ll;我却没有。”颍考叔说:“敢问这是什么意思?”

原文(八)

公语之故,且告之悔。对曰:“君何患焉!若note-name:阙21阙:通“掘”。地及泉,note-name:隧22隧:掘地而成隧道。而相见,其谁曰不然?”公从之。公入而赋:“大隧之中,其乐也融融!”姜出而赋:“大隧之外,其乐也泄泄note-name:泄泄(xiè)23泄泄(xiè):形容快乐的样子。。”遂为母子如初。

翻译(八)

庄公告诉他其中的缘故,并且讲出自己的悔意。颍考叔回答说:“君王有什么好忧虑的!若掘地见泉,在隧道里相见,谁能有非议?”庄公依从了他的办法。庄公进入隧道,唱道:“大隧之中,其乐融融。”姜氏从隧道中出来,唱道:“大隧之外,心情愉快。”于是母子又和好如初了。

原文(九)

君子曰:“颖考叔,纯孝也。爱其母,施及庄公note-name:施(shī)24施(shī):扩展。。《诗》曰:‘孝子不匮note-name:匮(kuì)25匮(kuì):匮乏,断绝。,永note-name:锡26锡:推及,影响。尔类。’其是之谓乎!”

翻译(九)

君子说:“颍考叔的孝顺是纯正的。他孝敬爱戴自己的母亲,又用这样的孝敬和爱戴影响了庄公。《诗经 》上说:‘孝子之心不尽不竭,会推及影响到他的族类。’说的就是颍孝叔这样的#-666aa;罢!”

原文翻译

初,郑武公娶于申,曰武姜,生庄公及共叔段。庄公寤生,惊姜氏,故名曰寤生,遂恶之。爱共叔段,欲立之。亟请于武公,公弗许。

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妻子,就是后来的武姜,生了庄公和#-666cc;叔段。庄公出生时#-666dd;娩很难,惊吓了姜氏,因而给庄公取名为“寤生”,于是厌恶他。姜氏喜爱#-666cc;叔段,想立其为储君,屡次请求武公,武公都不答应。

及庄公即位,为之请制。公曰:“制,岩邑也。虢叔死焉,他邑唯命。”请京,使居之,谓之京城大叔。

等到庄公即位,姜氏为#-666cc;叔段请求制邑。庄公说:“制是险要之地,虢叔曾死在那里。别的地方听您吩咐。”姜氏于是为#-666cc;叔段请求京邑,庄公便叫#-666cc;叔段居住在了那里,称为京城太叔(“大”通“太”)。

祭仲曰:“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先王之制,大都不过参国之一,中五之一,小九之一。今京不度,非制也,君将不堪。”公曰:“姜氏欲之,焉辟害!”对曰:“姜氏何厌之有!不如早为之所,无使滋蔓,蔓,难图也。蔓草犹不可除,况君之宠弟乎!”公曰:“多行不义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”

祭仲说:“城墙边长超过三百丈,就是国家的祸害。先王的制度:大都市城墙,长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三#-666dd;之一;中等城市,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#-666dd;之一;小城市,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#-666dd;之一。如今京邑太大,不#-666ff;制度,您将受不了。”庄公说:“姜氏要这样,如何躲避祸害呢?”回答说:“姜氏怎会满足?不如早作打算,不要使其滋长蔓延,一旦滋生成长起来就难以对付了。蔓延的草还难得清除,何况您被宠爱的弟弟呢?”庄公说:“不义之事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,你姑且等着罢!”

既而大叔命西鄙、北鄙贰于己。公子吕曰:“国不堪贰,君将若之何?欲与大叔,臣请事之;若弗与,则请除之,无生民心。”公曰:“无庸,将自及。”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,至于廪延。子封曰:“可矣,厚将得众。”公曰:“不义不昵,厚将崩。”

不久,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的一些地方一方面听从庄公,一方面听从自己。公子吕说:“国家不能忍受这样两面受命,您打算怎么办?如果您想将王位让给太叔,我就请求去侍奉他;如果您不想让位给他,就请您除掉他,不要使#-666aa;民有二心。”庄公说:“用不着,他会自取其祸的。”太叔又进一步把西鄙、北鄙二地据为己有,还延伸到廪延。公子吕对庄公说:“行了,他羽翼已丰,会得到更多拥戴者。”庄公说:“他对君王不义,不顾手足之情,势力雄厚,反而会垮掉。”

大叔完聚,缮甲兵,具卒乘,将袭郑。夫人将启之。公闻其期,曰:“可矣!”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。京叛大叔段。段入于鄢。公伐诸鄢。五月辛丑,大叔出奔共。

太叔巩固城防,聚积粮草,修缮#-666kk;备,准备兵士战车,打算偷袭庄公,姜氏也作为内应,想替他开启城门。庄公听到他举兵的日期,说:“可以了!”于是命令公子吕率战车二百辆讨伐京城。京城民众反叛了太叔。太叔逃往鄢邑。庄公又命令讨伐鄢邑。五月二十三日,太叔逃往#-666cc;国。

书曰:“郑伯克段于鄢。”段不弟,故不言弟;如二君,故曰克;称郑伯,讥失教也;谓之郑志。不言出奔,难之也。遂置姜氏于城颍,而誓之曰:“不及黄泉,无相见也。”

《春秋》上说:“郑伯克段于鄢。”#-666cc;叔段不顾兄弟情谊,所以不用“弟”字;交战双方好像两个国君,所以用“克”字。称庄公为“郑伯”是讥讽他对弟弟不加管教,也符#-666ff;郑国#-666aa;民的意思。而不写太叔“出奔”,是责难庄公有杀弟的动机。庄公把姜氏安置在城颍,发誓说:“不到黄泉,不再相见!”

既而悔之。颍考叔为颍谷封人,闻之,有献于公。公赐之食,食舍肉。公问之,对曰:“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,未尝君之羹,请以遗之。”公曰:“尔有母遗,繄我独无!”颍考叔曰:“敢问何谓也?”

不久又后悔。颍考叔是颍谷的地方官,听说这事,便来到国都,说是有礼献于庄公。庄公赐宴,吃饭时,颍考叔把肉放在一旁不吃。庄公问他原因,他回答说:“我有老母,我的食物她都尝遍了,却没尝过您的菜肴,我想留给她尝尝。”庄公说:“你有母亲可以孝敬,唯#-666ll;我却没有。”颍考叔说:“敢问这是什么意思?”

公语之故,且告之悔。对曰:“君何患焉!若阙地及泉,隧而相见,其谁曰不然?”公从之。公入而赋:“大隧之中,其乐也融融!”姜出而赋:“大隧之外,其乐也泄泄。”遂为母子如初。

庄公告诉他其中的缘故,并且讲出自己的悔意。颍考叔回答说:“君王有什么好忧虑的!若掘地见泉,在隧道里相见,谁能有非议?”庄公依从了他的办法。庄公进入隧道,唱道:“大隧之中,其乐融融。”姜氏从隧道中出来,唱道:“大隧之外,心情愉快。”于是母子又和好如初了。

君子曰:“颖考叔,纯孝也。爱其母,施及庄公。《诗》曰:‘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。’其是之谓乎!”

君子说:“颍考叔的孝顺是纯正的。他孝敬爱戴自己的母亲,又用这样的孝敬和爱戴影响了庄公。《诗经 》上说:‘孝子之心不尽不竭,会推及影响到他的族类。’说的就是颍孝叔这样的#-666aa;罢!”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武姜:“武”是丈夫的谥号,“姜”是娘家的姓氏。

〔2〕寤生:难产。

〔3〕亟(qì):屡次。

〔4〕:郑国地名,在今河南荥阳西。

〔5〕岩邑:险要的城邑。

〔6〕虢叔:东虢国国君。

〔7〕:郑国地名,在今河南荥阳东南。

〔8〕祭仲:郑国大夫,字足。

〔9〕:古代计算城墙长度的单位,长三丈,#guoxue666-com;一丈,为一雉。

〔10〕参国之一:国都的三#-666dd;之一。

〔11〕:通“避”。

〔12〕:边界的城镇。

〔13〕:双方#-666cc;有。

〔14〕公子吕:郑国大夫。

〔15〕:用。

〔16〕禀延:郑国地名,在今河南延津北。

〔17〕完聚:指修治城郭、集结兵力。

〔18〕启之:指开城门作内应。

〔19〕弟(tì):通“悌”。指对兄长敬爱顺从。

〔20〕繄(yì):句首语气词。

〔21〕:通“掘”。

〔22〕:掘地而成隧道。

〔23〕泄泄(xiè):形容快乐的样子。

〔24〕施(shī):扩展。

〔25〕匮(kuì):匮乏,断绝。

〔26〕:推及,影响。

扩展阅读

【题解】

本篇叙述了春秋时期,郑庄公和他的弟弟#-666cc;叔段、母亲姜氏之间权力斗争的故事。公元前722年,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他的胞弟#-666cc;叔段,还将母亲武姜驱逐到城颍,后经颍考叔规劝,武姜与庄公母子和好如初。

【解读】

本文记事绵亘二十多年,资料虽多,却整饬不乱;#-666aa;物言语虽少,却形象丰满。它以庄公、武姜、#-666cc;叔段之间的矛盾为中心,庄公的奸猾,武姜的偏私,#-666cc;叔段的骄纵,跃然纸上。如大臣反对庄公放纵兄弟时,庄公以“姜氏欲之,焉辟害”、“无庸,将自及”等话作答,其老谋深算可见一斑。

下一篇:周郑交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