驹支不屈于晋原文解释
翻译(一)
晋国在向地会见诸侯,打算拘捕戎子驹支。

原文(二)
范宣子3范宣子:晋国大臣。亲数诸朝,曰:“来,姜戎氏!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
4瓜州:地名,在今甘肃敦煌。,乃祖吾离被
5被:通“披”。苫(shān):茅草编的覆盖物,亦特指草衣。苫盖、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。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
6腆(tiǎn):丰厚。,与女剖分而食之。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,盖言语漏泄,则职女之由。诘朝之事
7诘(jié)朝(zhāo):明日。,尔无与焉!与,将执女!”
翻译(二)
范宣子亲自在朝廷上责备他,说:“过来,姜戎氏。从前秦国#-666aa;在瓜州追赶你的祖父吾离,你的祖父离披着蓑衣、戴着草帽来归附我国先君。我国先君惠公拥有的田地并不丰厚,还和你们平#-666dd;了,让你们也有饭吃。如今诸侯侍奉我们的国君,不如从前了,大概是因为什么言语被泄漏了出去,这是你的责任。明天的诸侯集会,你不要参加了!如果参加,就把你拘捕起来。”
原文(三)
对曰:“昔秦人负恃其众,贪于土地,逐我诸戎。惠公蠲其大德8蠲(juān):显示。,谓我诸戎是四岳
9四岳:传说为尧、舜时的四方部落首领。裔胄(zhòu):后代的子孙。之裔胄也,毋是翦弃。赐我南鄙之田,狐狸所居,豺狼所嗥。我诸戎除剪其荆棘,驱其狐狸豺狼,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,至于今不贰。昔文公与秦伐郑,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,于是乎有殽之师
10殽之师:指僖公三十三年,晋败秦#-666kk;于殽山一事。。晋御其上,戎亢
11亢:同“抗”。其下,秦师不复,我诸戎实然。譬如捕鹿,晋人角之,诸戎掎之
12掎(jǐ):从旁或从后用力拉住、拖住。,与晋踣之
13踣(bó):跌倒。,戎何以不免?自是以来,晋之百役,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,犹殽志也,岂敢离逷
14逷(tì):远离。?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,以携
15携:叛离。诸侯,而罪我诸戎!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,贽币
16贽币:礼物,礼品。不通,言语不达,何恶之能为?不与于会,亦无瞢焉
17瞢(ménɡ):不畅快。!”赋《青蝇》
18《青蝇》:《诗经 ·小雅》篇名。驹支取其中“恺悌君子,无信谗言”句讽喻范宣子。而退。
翻译(三)
驹支回答说:“从前秦国#-666aa;仗着他们#-666aa;多,贪求土地,驱逐我们这些戎#-666aa;。惠公显示出了盛大的德行,说我们这些戎人都是四岳的后代,不应该被灭绝抛弃,于是赐给我们南部边境上的田地。那是一块狐狸居住、豺狼嚎叫的地方。我们这些戎人剪除荆棘,赶走了狐狸豺狼,做了不侵犯先君、不背叛先君的臣子,直到今天没有二心。从前文公和秦国联#-666ff;攻打郑国,秦国人私下里和郑国结盟,留下了戍守的#-666kk;队就班师回去了,于是有了后来的秦、晋殽之战。晋国在前面抵御,戎人在后面对抗,秦#-666kk;全#-666kk;覆没,实在是有我们戎人出力才让他们这样的。这就像捕鹿,晋人抓住角,戎人拖住腿,和晋人#-666ff;力将它放倒,戎人为什么还不能免罪呢?从那以后,晋国的多次战役,我们戎人一次又一次地听从你们执政的命令,还是像殽之战时那样,怎敢有所违背?现在晋国的官员恐怕确实有疏漏不周全的地方,因而使诸侯有了二心,您却怪罪我们戎人!我们戎人饮食衣#-666hh;与华夏不同,礼仪不相同,言语不相通,能够做什么坏事呢?不参加盟会,也没有什么不痛快的。”说完便诵读了名为《青蝇》的诗,然后便告退了。
原文(四)
宣子辞焉,使即事于会,成恺悌也19恺(kǎi)悌(tì):和蔼可亲。。
翻译(四)
范宣子表示歉意,让他参加盟会,成全了自己和蔼可亲的美名。
原文 | 翻译 |
会于向,将执戎子驹支。 | 晋国在向地会见诸侯,打算拘捕戎子驹支。 |
范宣子亲数诸朝,曰:“来,姜戎氏!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,乃祖吾离被苫盖、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。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,与女剖分而食之。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,盖言语漏泄,则职女之由。诘朝之事,尔无与焉!与,将执女!” | 范宣子亲自在朝廷上责备他,说:“过来,姜戎氏。从前秦国#-666aa;在瓜州追赶你的祖父吾离,你的祖父离披着蓑衣、戴着草帽来归附我国先君。我国先君惠公拥有的田地并不丰厚,还和你们平#-666dd;了,让你们也有饭吃。如今诸侯侍奉我们的国君,不如从前了,大概是因为什么言语被泄漏了出去,这是你的责任。明天的诸侯集会,你不要参加了!如果参加,就把你拘捕起来。” |
对曰:“昔秦人负恃其众,贪于土地,逐我诸戎。惠公蠲其大德,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,毋是翦弃。赐我南鄙之田,狐狸所居,豺狼所嗥。我诸戎除剪其荆棘,驱其狐狸豺狼,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,至于今不贰。昔文公与秦伐郑,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,于是乎有殽之师。晋御其上,戎亢其下,秦师不复,我诸戎实然。譬如捕鹿,晋人角之,诸戎掎之,与晋踣之,戎何以不免?自是以来,晋之百役,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,犹殽志也,岂敢离逷?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,以携诸侯,而罪我诸戎!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,贽币不通,言语不达,何恶之能为?不与于会,亦无瞢焉!”赋《青蝇》而退。 | 驹支回答说:“从前秦国#-666aa;仗着他们#-666aa;多,贪求土地,驱逐我们这些戎#-666aa;。惠公显示出了盛大的德行,说我们这些戎人都是四岳的后代,不应该被灭绝抛弃,于是赐给我们南部边境上的田地。那是一块狐狸居住、豺狼嚎叫的地方。我们这些戎人剪除荆棘,赶走了狐狸豺狼,做了不侵犯先君、不背叛先君的臣子,直到今天没有二心。从前文公和秦国联#-666ff;攻打郑国,秦国人私下里和郑国结盟,留下了戍守的#-666kk;队就班师回去了,于是有了后来的秦、晋殽之战。晋国在前面抵御,戎人在后面对抗,秦#-666kk;全#-666kk;覆没,实在是有我们戎人出力才让他们这样的。这就像捕鹿,晋人抓住角,戎人拖住腿,和晋人#-666ff;力将它放倒,戎人为什么还不能免罪呢?从那以后,晋国的多次战役,我们戎人一次又一次地听从你们执政的命令,还是像殽之战时那样,怎敢有所违背?现在晋国的官员恐怕确实有疏漏不周全的地方,因而使诸侯有了二心,您却怪罪我们戎人!我们戎人饮食衣#-666hh;与华夏不同,礼仪不相同,言语不相通,能够做什么坏事呢?不参加盟会,也没有什么不痛快的。”说完便诵读了名为《青蝇》的诗,然后便告退了。 |
宣子辞焉,使即事于会,成恺悌也。 | 范宣子表示歉意,让他参加盟会,成全了自己和蔼可亲的美名。 |
【原文注释】
〔1〕向:吴地,在今安徽怀远。
〔2〕戎子驹支:姜戎族的首领,名驹支。
〔3〕范宣子:晋国大臣。
〔4〕瓜州:地名,在今甘肃敦煌。
〔5〕被:通“披”。苫(shān):茅草编的覆盖物,亦特指草衣。
〔6〕腆(tiǎn):丰厚。
〔7〕诘(jié)朝(zhāo):明日。
〔8〕蠲(juān):显示。
〔9〕四岳:传说为尧、舜时的四方部落首领。裔胄(zhòu):后代的子孙。»
〔10〕殽之师:指僖公三十三年,晋败秦#-666kk;于殽山一事。
〔11〕亢:同“抗”。
〔12〕掎(jǐ):从旁或从后用力拉住、拖住。
〔13〕踣(bó):跌倒。
〔14〕逷(tì):远离。
〔15〕携:叛离。
〔16〕贽币:礼物,礼品。
〔17〕瞢(ménɡ):不畅快。
〔18〕《青蝇》:《诗经 ·小雅》篇名。驹支取其中“恺悌君子,无信谗言”句讽喻范宣子。
〔19〕恺(kǎi)悌(tì):和蔼可亲。
扩展阅读
【题解】
公元前560年,吴国乘楚#-666cc;王去世的机会,攻打楚国,结果吃了败仗。次年,吴国的盟友晋国联#-666ff;十三国诸侯,一起商讨对付楚国。在会盟的前一天,晋国大夫范宣子指责西戎的领袖驹支“言语泄露”,不让他出席大会,这其实是欲加之罪。驹支面对指责,不甘受辱,据理反驳,动情演说,最终使范宣子自觉理亏而赔罪。
【解读】
范宣子责问驹支的言辞,怒气相陵骤不可犯。面对范宣子咄咄逼#-666aa;的架势,驹支巧妙地进行了回击,对宣子所罗列的罪名逐一辩驳。他说戎#-666aa;并不亏欠楚国,而且西戎远离中原,更不会有“言语漏泄”之处。驹支的辩驳辞婉语直,句句在理。如果到此为止,盛气凌#-666aa;的范宣子极有可能被激怒,驹支便有被逮捕甚至被杀的危险。不过,他最后唱了一首《青蝇》诗,让自己得以全身而退。《青蝇》是《诗经·小雅》中的一篇,它的意思是因听信谗言而做错事。驹支之所以唱这首歌,一是暗讽宣子错信谗言,一是使宣子消除疑虑。此文整练中复有流宕之趣,为古文中的奇篇。
【文史知识】
范宣子除栾氏
祁姓,范氏。范氏经过士匄、士燮两代贤臣的经营,逐步显贵。范宣子担任上#-666kk;将、中#-666kk;佐等职。栾氏与范氏交恶。晋国正卿荀偃在伐齐战争中死去,死不瞑目。栾盈在他尸体旁说道:“您如果死去,我将把伐齐之事进行到底,以河#-666nn;为证。”荀偃于是闭上眼睛。范宣子看出栾盈聪慧,势必威胁自己的地位,就决定对栾氏下手。公元前552年,栾祁(范宣子之女,栾盈之母)告栾盈谋反,鼓动晋平公驱除栾氏,栾氏逃到齐国。不久,栾盈在齐庄公的协助下,在曲沃反叛讨伐范氏,范宣子与晋平公#-666ff;力,战胜栾氏,晋乱得以平定。范宣子行事果断,作风强硬。但其以国策树威于家,颇为后#-666aa;所不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