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胥谏许越成原文解释
原文(一)
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:“孤将有大志于齐,吾将许越成,而无拂吾虑。若越既改,吾又何求?若其不改,反1反:通“返”。行,吾振旅焉。”
翻译(一)
吴王夫差对众大夫说:“我要对齐国采取大的行动,因此准备答应同越国讲和,希望你们不要反对我的想法。假若越王变得真心#-666hh;从于我,我还求什么?若他不悔改,等我回来,再调集#-666kk;队征讨他。”

原文(二)
申胥2申胥:即伍子胥。谏曰:“不可许也。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,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。大夫种勇而善谋,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,以得其志。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,故婉约其辞,以从逸
3从逸:放纵安逸。王志,使淫乐于诸夏之国,以自伤也。使吾甲兵钝弊,民人离落,而日以憔悴,然后安受吾烬。夫越王好信以爱民,四方归之,年谷时熟,日长炎炎。及吾犹可以战也,为虺弗摧
4虺(huǐ):小蛇。,为蛇将若何?”
翻译(二)
申胥劝阻说:“您不能同越国讲和呀。越国不是真心实意要同吴国交好,也不是惧怕我们武力的强大。大夫文种勇敢而善于谋略,他是要把吴国放在股掌之上来玩弄,以此来实现他平生的抱负。他本来就知道您喜欢威风又争强好胜,所以故意使自己说出来的话顺耳动听,以此来使君王的心意放纵,使您想称霸中原诸国,到那里享乐,最后使我们自己受到伤害。他想使我们的#-666kk;队在争霸中筋疲力尽,失去锐气;使我们的#-666aa;民离散漂泊,国力一天比一天削弱,然后他们就能毫不费力地收拾我们的残局。越王是一个崇尚信用而又爱护#-666aa;民的君主,邻国都归#-666hh;他,越国每年庄稼丰收,国势蒸蒸日上。趁我们还能与其战斗,就应该抓住时机消灭它。小蛇不除,等它成大蛇了,将如何对付?”
原文(三)
吴王曰:“大夫奚隆于越?越曾足以为大虞乎?若无越,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5曜(yào):通“耀”,炫耀。?”乃许之成。
翻译(三)
吴王说:“你为什么这样看重越国?越国什么时候变成这么大的隐患了?若是没有越国,我怎能在春季、秋季炫耀我的#-666kk;力?”于是同意与越国讲和。
原文 | 翻译 |
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:“孤将有大志于齐,吾将许越成,而无拂吾虑。若越既改,吾又何求?若其不改,反行,吾振旅焉。” | 吴王夫差对众大夫说:“我要对齐国采取大的行动,因此准备答应同越国讲和,希望你们不要反对我的想法。假若越王变得真心#-666hh;从于我,我还求什么?若他不悔改,等我回来,再调集#-666kk;队征讨他。” |
申胥谏曰:“不可许也。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,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。大夫种勇而善谋,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,以得其志。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,故婉约其辞,以从逸王志,使淫乐于诸夏之国,以自伤也。使吾甲兵钝弊,民人离落,而日以憔悴,然后安受吾烬。夫越王好信以爱民,四方归之,年谷时熟,日长炎炎。及吾犹可以战也,为虺弗摧,为蛇将若何?” | 申胥劝阻说:“您不能同越国讲和呀。越国不是真心实意要同吴国交好,也不是惧怕我们武力的强大。大夫文种勇敢而善于谋略,他是要把吴国放在股掌之上来玩弄,以此来实现他平生的抱负。他本来就知道您喜欢威风又争强好胜,所以故意使自己说出来的话顺耳动听,以此来使君王的心意放纵,使您想称霸中原诸国,到那里享乐,最后使我们自己受到伤害。他想使我们的#-666kk;队在争霸中筋疲力尽,失去锐气;使我们的#-666aa;民离散漂泊,国力一天比一天削弱,然后他们就能毫不费力地收拾我们的残局。越王是一个崇尚信用而又爱护#-666aa;民的君主,邻国都归#-666hh;他,越国每年庄稼丰收,国势蒸蒸日上。趁我们还能与其战斗,就应该抓住时机消灭它。小蛇不除,等它成大蛇了,将如何对付?” |
吴王曰:“大夫奚隆于越?越曾足以为大虞乎?若无越,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?”乃许之成。 | 吴王说:“你为什么这样看重越国?越国什么时候变成这么大的隐患了?若是没有越国,我怎能在春季、秋季炫耀我的#-666kk;力?”于是同意与越国讲和。 |
将盟,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:“以盟为有益乎?前盟口血未干,足以结信矣。以盟为无益乎?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,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?”吴王乃许之,荒成不盟。 | 就要举行盟誓的时候,越王又派诸稽郢来推辞说:“认为盟誓有什么益处吗?前次歃血为盟时留在嘴唇上的血迹还没有干,足以表明信义了。认为盟誓没有什么益处吗?您舍弃武力来和我们订立盟约,为什么看重鬼#-666nn;而轻视自己呢?”吴王于是同意了,仅仅是讲了和而没有盟誓。 |
【原文注释】
〔1〕反:通“返”。
〔2〕申胥:即伍子胥。»
〔3〕从逸:放纵安逸。
〔4〕虺(huǐ):小蛇。»
〔5〕曜(yào):通“耀”,炫耀。
〔6〕口血未干:指定盟时间不长。古#-666aa;盟会时,微饮牲血,或含于口中,或涂于口旁,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。
〔7〕荒:空。
扩展阅读
【题解】
这篇文章紧接上篇《诸稽郢行成于吴》,说的是吴王夫差答应了越国的求和,并准备北上中原争夺霸权。吴国大夫申胥眼光敏锐,看出了越国的企图,就劝谏夫差不要与越国议和,应该斩草除根,以绝后患。自大骄横的夫差没有听申胥的劝告,不但答应议和,还表示吴、越双方不结盟,由此落入了越国的陷阱,终于导致了后来吴国的灭亡。
【解读】
申胥以“不可许也”四字开头,掷地有声,这就把申胥直率、清醒、明智的特点勾勒了出来;接着他又以恳切的言辞,陈说“许越”将会给吴国带来灾难;最后又把越国比作蛇,暗示如果与越国议和,就会成全越国的阴谋。“将若何”虽然是设问句式,却语气坚定,直刺骄傲自大的夫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