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古文观止》 » 《谷梁传》 > 郑伯克段于鄢

郑伯克段于鄢原文解释

原文(一)

克者何?能也。何能也?能杀也。何以不言杀?见note-name:段1段:即#-666cc;叔段,郑庄公的弟弟。之有徒众也。

翻译(一)

“克”是什么意思?就是“能够”的意思。能够干什么呢?是能够“杀”的意思。为什么《春秋》上不说“杀”呢?是因为#-666cc;叔段有一些拥护者。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原文(二)

段,郑伯弟也。何以知其为弟也?杀世子note-name:世子2世子:古代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。、母弟,目君。以其目君,知其为弟也。段,弟也,而弗谓弟;公子也,而弗谓公子,贬之也。段失子弟之道矣。贱段而甚郑伯也。何甚乎郑伯?甚郑伯之处心积虑,成于杀也。

翻译(二)

#-666cc;叔段,是郑伯的弟弟。怎么知道他是弟弟呢?凡是杀掉世子和同母弟弟的,都称为君,这里称他为君,所以就知道#-666cc;叔段是弟弟了。#-666cc;叔段是弟弟,而不称他为弟弟,是公子而又不称他作公子,是贬低他的意思,是因为共叔段丧失了做子弟的道德。贬低共叔段却又更加责备郑伯。为什么更加责备郑伯呢?更加责备郑伯是因为他处心积虑,故意使共叔段走了被杀的道路。

原文(三)

note-name:鄢3鄢:郑邑名,在今河南鄢陵境内。,远也,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,甚之也。然则为郑伯者,宜奈何?缓追逸贼,亲亲之道也。

翻译(三)

“于鄢”,是说#-666cc;叔段逃到了遥远的地方。郑伯追杀#-666cc;叔段就好像从母亲怀里抢过婴儿杀掉那样,所以更加责备他。然而作为郑伯,该怎么办才算恰当呢?不着急去追杀那逃亡的贼子,这才是亲爱呵护自己亲#-666aa;的做法!

原文翻译

克者何?能也。何能也?能杀也。何以不言杀?见段之有徒众也。

“克”是什么意思?就是“能够”的意思。能够干什么呢?是能够“杀”的意思。为什么《春秋》上不说“杀”呢?是因为#-666cc;叔段有一些拥护者。

段,郑伯弟也。何以知其为弟也?杀世子、母弟,目君。以其目君,知其为弟也。段,弟也,而弗谓弟;公子也,而弗谓公子,贬之也。段失子弟之道矣。贱段而甚郑伯也。何甚乎郑伯?甚郑伯之处心积虑,成于杀也。

#-666cc;叔段,是郑伯的弟弟。怎么知道他是弟弟呢?凡是杀掉世子和同母弟弟的,都称为君,这里称他为君,所以就知道#-666cc;叔段是弟弟了。#-666cc;叔段是弟弟,而不称他为弟弟,是公子而又不称他作公子,是贬低他的意思,是因为共叔段丧失了做子弟的道德。贬低共叔段却又更加责备郑伯。为什么更加责备郑伯呢?更加责备郑伯是因为他处心积虑,故意使共叔段走了被杀的道路。

于鄢,远也,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,甚之也。然则为郑伯者,宜奈何?缓追逸贼,亲亲之道也。

“于鄢”,是说#-666cc;叔段逃到了遥远的地方。郑伯追杀#-666cc;叔段就好像从母亲怀里抢过婴儿杀掉那样,所以更加责备他。然而作为郑伯,该怎么办才算恰当呢?不着急去追杀那逃亡的贼子,这才是亲爱呵护自己亲#-666aa;的做法!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:即#-666cc;叔段,郑庄公的弟弟。

〔2〕世子:古代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。»

〔3〕:郑邑名,在今河南鄢陵境内。

扩展阅读

【题解】

郑伯纵容兄弟#-666cc;叔段,而后又攻打他的事迹,在《左传》中已有记载。这篇文章主要是解释《春秋》中的这段经文,挖掘其中的微言大义,对#-666cc;叔段和郑伯都进行了贬斥,而对后者的批评更为严厉。

【解读】

这篇文章简短精巧,却用了六处问句,几个问句环环相扣、层层推进。如文末一句写道:“然则为郑伯者,宜奈何?缓追逸贼,亲亲之道也。”这表面上是为郑伯考虑,实则是指责郑伯的做法不“宜”、过#-666dd;。本文的语言时而直白,时而委婉,笔锋屈如铁,画如锥,利如刃。较之《左传》中的同篇,断制更为精严,用笔亦入木三#-666dd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