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子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《谷梁传》中的「郑伯克段于鄢」篇,“世子”解释为:古代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《礼记》中的「晋献公杀世子申生」篇,“世子”解释为:古代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冬月,丁亥,诏曰:“昔圣帝明王,静乱济世,‘保大定功’;文武殊途,勋烈同归。是故或舞干戚以训不庭;或陈师旅以威暴慢。至于爱民全国,康惠庶类;必先修文教,示之轨仪;不得已然后用兵:此盛德之所同也。往者季汉分崩,土颠覆;刘备、孙权,乘间作祸。祖绥宁中夏,日不暇给;遂使遗寇,僭逆历世。幸赖宗庙威灵,宰辅忠武;爰发方,拓定庸、蜀;役不浃时,征而克。自顷江表衰弊,政刑荒暗;巴、汉平定,孤危无援;交、荆、扬、越,靡然向风。今交阯伪将吕兴,已帅郡,万里归命;武陵邑侯相严等纠合县,请为臣妾;豫章、庐陵山民举众叛吴,以‘助北将军’为号;又孙休病死,主帅改易,国内乖违,人各有心;伪将施绩,贼之名臣,怀疑自猜,深见忌恶:众叛亲离,莫有固志。自古及今,未有亡征若此之甚。若军震曜,南临江、汉,吴、会之域必扶老携幼以迎王师,必然之理也。然兴动大众,犹有劳费;宜告喻威德,开示仁信,使知顺附和同之利。相国参军事徐绍、水曹掾孙彧,昔在寿春,并见虏获。绍本伪南陵督,才质开壮;彧,孙权支属,忠良见事。其遣绍南还,以彧为副;宣扬国命,告喻吴人。诸所示语,皆以事实。若其觉悟,不损征伐之计;盖庙胜长算,自古之道也。其以绍兼散骑常侍,加奉车都尉,封都亭侯;彧兼给事黄门侍郎,赐爵关内侯。绍等所赐妾及男女家人在此者,悉听自随,以明国恩;不必使还,以开广大信。”丙午,命抚军大将军、新昌乡侯炎,为晋世子。是岁,罢屯田官以均政役:诸典农皆为太守;都尉皆为令、长。劝募蜀人能内移者,给廪年,复除岁。安弥、福禄县各言嘉禾生。」篇,“世子”解释为:当时称诸侯王的嫡长子为世子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荀彧荀攸贾诩传中的「魏国初建,为尚书令。攸深密有智防。自从太祖征伐,常谋谟帷幄;时人及子弟,莫知其所言。太祖每称曰:“公达外愚内智,外怯内勇,外弱内强;‘不伐善,无施劳’;‘智可及,愚不可及’:虽颜子、宁武不能过也!”文帝在东宫,太祖谓曰:“荀公达,人之师表也。汝当尽礼敬之。”攸曾病,世子问病,独拜床下。其见尊异如此。攸与钟繇善,繇言:“我每有所行,反复思惟,自谓无以易;以咨公达,辄复过人意。公达前后凡画奇策,唯繇知之。”繇撰集未就,会薨,故世不得尽闻也。攸从征孙权,道薨。太祖言则流涕。长子缉,有攸风;早没。次子适嗣。无子,绝。黄初中,诏封攸孙彪,为陵树亭侯,邑百户;后转封丘阳亭侯。正始中,追谥攸曰敬侯。」篇,“世子”解释为:指曹丕。古代天子、诸侯的嫡长子叫做世子。正式立为继承人后称太子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的「张范字公仪,河内修武人也。祖父歆,为汉司徒。父延,为太尉。太傅袁隗,欲以女妻范,范辞不受;性恬静乐道,忽于荣利,征命无所就。弟承,字公先,亦知名。以方正征,拜议郎,迁伊阙都尉。董卓作乱,承欲合徒众,与天下共诛卓。承弟昭,时为议郎,适从长安来,谓承曰:“今欲诛卓,众寡不敌;且起朝之谋,战阡陌之民;士不素抚,兵不练习:难以成功。卓阻兵而无义,固不能久。不若择所归附,待时而动;然后可以如志。”承然之,乃解印绶间行归家,与范避地扬州。袁术备礼招请。范称疾不往,术不强屈也;遣承与相见,术问曰:“昔周室陵迟,则有桓、文之霸。秦失其政,汉接而用之。今孤以土地之广,士民之众;欲徼福齐桓,拟迹高祖。何如?”承对曰:“在德不在强!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,虽由匹夫之资,而兴霸王之功,不足为难。若苟僭拟,干时而动;众之所弃,谁能兴之!”术不悦。是时,太祖将征冀州。术复问曰:“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,敌万之众,可谓不量力矣!子以为何如?”承乃曰:“汉德虽衰,天命未改;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,虽敌百万之众,可也。”术作色不怿。承去之。太祖平冀州,遣使迎范。范以疾留彭城,遣承诣太祖。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。范子陵及承子戬,为山东贼所得;范直诣贼,请子。贼以陵还范。范谢曰:“诸君相还儿,厚矣!夫人情虽爱其子;然吾怜戬之小,请以陵易之。”贼义其言,悉以还范。太祖自荆州还,范得见于陈;以为议郎,参丞相军事,甚见敬重。太祖征伐,常令范及邴原留,与世子居守。太祖谓文帝:“举动必咨此人!”世子执子孙礼。救恤穷乏,家无所余,中外孤寡皆归焉。赠遗无所逆,亦终不用;及去,皆以还之。建安年,卒。魏国初建,承以丞相参军祭酒,领赵郡太守,政化大行。太祖将西征,征承参军事;至长安,病卒。」篇,“世子”解释为:指曹丕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的「孟光字孝裕,河南洛阳人,汉太尉孟郁之族。灵帝末为讲部吏。献帝迁都长安,遂逃入蜀。刘焉父子待以客礼。博物识古,无书不览;尤锐意史,长于汉家旧典。好公羊《春秋》而讥呵左氏;每与来敏争此义,光常譊譊讙咋。先主定益州,拜为议郎,与许慈等并掌制度。后主践阼,为符节令。屯骑校尉,长乐少府,迁大司农。延熙年秋,大赦。光于众中责大将军费祎曰:“夫赦者,偏枯之物,非明世所宜有也;衰弊穷极,必不得已,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。今主上仁贤,百僚称职;有何旦夕之危,倒悬之急?而数施非常之恩,以惠奸宄之恶乎!又鹰隼始击,而更原宥有罪;上犯天时,下违人理。老夫耄朽,不达治体,窃谓斯法难以经久;岂具瞻之高美,所望于明德哉?”祎但顾谢踧踖而已。光之指摘痛痒,多如是类;故执政重臣,心不能悦。爵位不登;每直言无所回避,为(代)世所嫌。太常广汉镡承、光禄勋河东裴俊等,年资皆在光后;而登据上列,处光之右:盖以此也。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,数从光咨访。光问正太子所习读,并其情性好尚,正答曰:“奉亲虔恭,夙夜匪懈,有古世子之风;接待群僚,举动出于仁恕。”光曰:“如君所道,皆家户所有耳。吾今所问,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。”正曰:“世子之道,在于承志竭欢,既不得妄有所施为;且智调藏于胸怀,权略应时而发。此之有无,焉可预设也?”光解正慎宜,不为放谈。乃曰:“吾好直言,无所回避,每弹射利病,为世人所讥嫌;(疑)省君意亦不甚好吾言,然语有次。今天下未定,智意为先;智意虽有自然,然(不)亦可力强致也。此储君读书,宁当效吾等竭力博识以待访问,如博士探策讲试以求爵位邪?当务其急者!”正深谓光言为然。后光坐事免官,年余卒。」篇,“世子”解释为:太子。这里指周文王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专篇记述了他在当世子时的种种美德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周礼》天官 冢宰-膳夫中的「膳夫掌王之食、饮、膳、羞,以养王及后、世子。」篇,“世子”解释为:即太子。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,王位的合法继承人。 原文 »
〔8〕出自《孟子》滕文公章句-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中的「滕文公为世子,将之楚,过宋而见孟子。孟子道性善,言必称尧舜。世子自楚反,复见孟子。孟子曰:“世子疑吾言乎?夫道一而已矣。成谓齐景公曰:‘彼,丈夫也;我,丈夫也;吾何畏彼哉?’颜渊曰:‘舜,何人也?予,何人也?有为者亦若是。’公明仪曰:‘文王,我师也;周公岂欺我哉?’今滕,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《书》曰:‘若药不瞑眩,厥疾不瘳。’”」篇,“世子”解释为:即“太子”。 原文 »
〔9〕出自《春秋》滕文公章句-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中的「桓公九年」篇,“世子”解释为:古代天子、诸侯的谪长子或者是儿子中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