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古文观止》 » 柳宗元 >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

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原文解释

原文(一)

将为穹谷、嵁岩、渊池于郊邑之中note-name:穹(qiónɡ)谷1穹(qiónɡ)谷:深谷。嵁(kān)岩:凸凹不平的山岩。,则必辇山石note-name:辇(niǎn)2辇(niǎn):用车运。note-name:沟3沟:沟通。涧壑,陵绝险阻,疲极人力,乃可以有为也。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,咸无得焉。逸其人,因其地,全其天,昔之所难,今于是乎在。

翻译(一)

如果要在城邑中营造幽谷、峭壁和深池,那就必须用车子运来山石,开凿山涧沟壑,逾越险阻,耗尽#-666aa;力,才可以办到。然而想以此得到那种天造地设的景观,还是不能完全做到。不必耗费#-666aa;力,因地制宜,且能保全其天然之美,这种过去很难做到的事情,如今却在永州这里实现了。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原文(二)

永州实惟九疑note-name:九疑4九疑:即九嶷山,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。之麓。其始度土者,环山为城。有石焉,翳于奥草note-name:翳(yì)5翳(yì):遮蔽。;有泉焉,伏于土note-name:涂6涂:污泥。。蛇虺之所蟠note-name:虺(huí)7虺(huí):一种毒蛇。,狸鼠之所游。茂树、恶木,嘉葩、毒卉note-name:葩(pā)8葩(pā):花。,乱杂而争植,号为秽墟。

翻译(二)

永州实际上是九嶷山的余脉,最早来这里测量规划的#-666aa;,环绕着山麓建起了城市。这里有山石,却被深深地遮蔽在杂草丛中;这里有泉水,却被掩埋在污泥之下。成了一个毒蛇盘踞、狸鼠出没的地方。嘉树与恶木,鲜花与毒草,混杂在一处,竞相生长。因此被称为是荒凉污秽的地方。

原文(三)

韦公note-name:韦公9韦公:当时任永州刺史。之来,既逾月,理甚无事。望其地,且异之。始命芟其芜note-name:芟(shān)10芟(shān):割除。,行其涂。积之丘如,蠲之浏如note-name:蠲(juān)11蠲(juān):清除,疏通。浏:水清澈。。既焚既酾note-name:酾(shī)12酾(shī):疏导。,奇势迭出,清浊辨质,美恶异位。视其植,则清秀敷舒;视其蓄,则溶漾纡余。怪石森然,周于四隅。或列或跪,或立或仆,窍穴逶邃note-name:逶(wēi)邃(suì)13逶(wēi)邃(suì):曲折深远。,堆阜突怒。乃作栋宇,以为观游。凡其物类,无不合形辅势,效伎于堂庑之下note-name:庑(wǔ)14庑(wǔ):堂下周围的廊屋。。外之连山高原,林麓之崖,间厕隐显,迩延野绿,远混天碧,咸会于谯门note-name:谯门15谯门:城门上的望楼。之内。

翻译(三)

韦公来到永州任刺史已经有一个多月了,因为治理颇见成效,所以现在也就没有很多的事情了。他望见这块地方,感到很不寻常,这才派#-666aa;割除荒草,开通道路。割除的杂草堆积如山,疏浚后的泉水晶莹清澈。等到将割下的杂草全部焚烧干净,泉水也浚通完毕,才感觉到奇妙的景致层出不穷,清与浊#-666dd;辨开了,美与丑不再混杂。这时再来看那树木,青翠秀丽,挺拔舒展;看那泉水,微波荡漾,萦回曲折。奇形怪状的石头林立,环绕四周。有的排列成行,有的如同跪拜,有的站立,有的卧倒。洞穴曲折深邃,石山堆叠突兀。于是在这里建造起厅堂,作为观赏游览的地方。所有这些景物,无不是与地势山形完美地结#-666ff;搭配在一起,似乎要在堂屋廊檐前献出它们的技艺。城外连绵的山脉和宽广的#guoxue666-com;原,林木覆盖的山脚,也或隐或现地参加进来,和近处绿色的原野连接在一起,与高远的碧蓝的天空混成一色,这一切,仿佛都一齐会聚到城内来了。

原文(四)

已,乃延客入观,继以宴娱。或赞且贺曰:“见公之作,知公之志。公之因土而得胜,岂不欲因俗以成化?公之note-name:择16择:应作“释”,舍弃。恶而取美,岂不欲除残而佑仁?公之蠲浊而流清,岂不欲废贪而立廉?公之居高以望远,岂不欲家抚而户晓?夫然,则是堂也,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?山原林麓之观欤?将使继公之理者,视其细,知其大也。”

翻译(四)

新堂建成后,便邀请客#-666aa;们前来参观,接着又设宴娱乐。有#-666aa;边赞美边祝贺说:“看到韦公您的这番作为,便知道您的志向。您因地制宜而得如此胜景,难道不是意味着要顺应本地的民风来推行教化吗?您铲除恶木毒草而保留嘉树鲜花,难道不是意味着要去除残暴而保护善良吗?您清除污浊而使水流变得清澈,难道不是意味着要惩治腐败而提倡廉洁吗?您登#guoxue666-com;而望远,难道不是想要千家万户的百姓都得到安抚并被告知您的政令吗?如果是这样,那么这座大堂又岂止是草木、土石、清泉令#-666aa;惬意,只有远山、高原、丛林和山麓供人观赏呢?它将使继您之后来治理永州的人,都能够从这精巧的景致中悟出为政的大道理啊!”

原文(五)

宗元请志诸石,措诸壁,编以为二千石note-name:二千石17二千石:汉代郡守的俸禄为二千石,后来作为州郡一级官吏的代称。楷法。

翻译(五)

我请求上述内容铭刻在石碑上,嵌于墙中,并编辑成册以作为刺史们效法的楷模。

原文翻译

将为穹谷、嵁岩、渊池于郊邑之中,则必辇山石,沟涧壑,陵绝险阻,疲极人力,乃可以有为也。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,咸无得焉。逸其人,因其地,全其天,昔之所难,今于是乎在。

如果要在城邑中营造幽谷、峭壁和深池,那就必须用车子运来山石,开凿山涧沟壑,逾越险阻,耗尽#-666aa;力,才可以办到。然而想以此得到那种天造地设的景观,还是不能完全做到。不必耗费#-666aa;力,因地制宜,且能保全其天然之美,这种过去很难做到的事情,如今却在永州这里实现了。

永州实惟九疑之麓。其始度土者,环山为城。有石焉,翳于奥草;有泉焉,伏于土涂。蛇虺之所蟠,狸鼠之所游。茂树、恶木,嘉葩、毒卉,乱杂而争植,号为秽墟。

永州实际上是九嶷山的余脉,最早来这里测量规划的#-666aa;,环绕着山麓建起了城市。这里有山石,却被深深地遮蔽在杂草丛中;这里有泉水,却被掩埋在污泥之下。成了一个毒蛇盘踞、狸鼠出没的地方。嘉树与恶木,鲜花与毒草,混杂在一处,竞相生长。因此被称为是荒凉污秽的地方。

韦公之来,既逾月,理甚无事。望其地,且异之。始命芟其芜,行其涂。积之丘如,蠲之浏如。既焚既酾,奇势迭出,清浊辨质,美恶异位。视其植,则清秀敷舒;视其蓄,则溶漾纡余。怪石森然,周于四隅。或列或跪,或立或仆,窍穴逶邃,堆阜突怒。乃作栋宇,以为观游。凡其物类,无不合形辅势,效伎于堂庑之下。外之连山高原,林麓之崖,间厕隐显,迩延野绿,远混天碧,咸会于谯门之内。

韦公来到永州任刺史已经有一个多月了,因为治理颇见成效,所以现在也就没有很多的事情了。他望见这块地方,感到很不寻常,这才派#-666aa;割除荒草,开通道路。割除的杂草堆积如山,疏浚后的泉水晶莹清澈。等到将割下的杂草全部焚烧干净,泉水也浚通完毕,才感觉到奇妙的景致层出不穷,清与浊#-666dd;辨开了,美与丑不再混杂。这时再来看那树木,青翠秀丽,挺拔舒展;看那泉水,微波荡漾,萦回曲折。奇形怪状的石头林立,环绕四周。有的排列成行,有的如同跪拜,有的站立,有的卧倒。洞穴曲折深邃,石山堆叠突兀。于是在这里建造起厅堂,作为观赏游览的地方。所有这些景物,无不是与地势山形完美地结#-666ff;搭配在一起,似乎要在堂屋廊檐前献出它们的技艺。城外连绵的山脉和宽广的#guoxue666-com;原,林木覆盖的山脚,也或隐或现地参加进来,和近处绿色的原野连接在一起,与高远的碧蓝的天空混成一色,这一切,仿佛都一齐会聚到城内来了。

已,乃延客入观,继以宴娱。或赞且贺曰:“见公之作,知公之志。公之因土而得胜,岂不欲因俗以成化?公之择恶而取美,岂不欲除残而佑仁?公之蠲浊而流清,岂不欲废贪而立廉?公之居高以望远,岂不欲家抚而户晓?夫然,则是堂也,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?山原林麓之观欤?将使继公之理者,视其细,知其大也。”

新堂建成后,便邀请客#-666aa;们前来参观,接着又设宴娱乐。有#-666aa;边赞美边祝贺说:“看到韦公您的这番作为,便知道您的志向。您因地制宜而得如此胜景,难道不是意味着要顺应本地的民风来推行教化吗?您铲除恶木毒草而保留嘉树鲜花,难道不是意味着要去除残暴而保护善良吗?您清除污浊而使水流变得清澈,难道不是意味着要惩治腐败而提倡廉洁吗?您登#guoxue666-com;而望远,难道不是想要千家万户的百姓都得到安抚并被告知您的政令吗?如果是这样,那么这座大堂又岂止是草木、土石、清泉令#-666aa;惬意,只有远山、高原、丛林和山麓供人观赏呢?它将使继您之后来治理永州的人,都能够从这精巧的景致中悟出为政的大道理啊!”

宗元请志诸石,措诸壁,编以为二千石楷法。

我请求上述内容铭刻在石碑上,嵌于墙中,并编辑成册以作为刺史们效法的楷模。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穹(qiónɡ)谷:深谷。嵁(kān)岩:凸凹不平的山岩。

〔2〕辇(niǎn):用车运。

〔3〕:沟通。

〔4〕九疑:即九嶷山,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。»

〔5〕翳(yì):遮蔽。

〔6〕:污泥。

〔7〕虺(huí):一种毒蛇。

〔8〕葩(pā):花。

〔9〕韦公:当时任永州刺史。

〔10〕芟(shān):割除。

〔11〕蠲(juān):清除,疏通。浏:水清澈。

〔12〕酾(shī):疏导。

〔13〕逶(wēi)邃(suì):曲折深远。

〔14〕庑(wǔ):堂下周围的廊屋。

〔15〕谯门:城门上的望楼。

〔16〕:应作“释”,舍弃。

〔17〕二千石:汉代郡守的俸禄为二千石,后来作为州郡一级官吏的代称。»

扩展阅读

【题解】

永州刺史韦彪修建了一处新堂,柳宗元亲自到场参观了这个新堂,并为它写下这篇文章。此文先写名胜难得,作下铺垫;而后写新堂没有修建前十#-666dd;荒芜,与修建之后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;然后写新堂的景致优美;最后作者赞扬韦彪的仁义,希望后继者能够效法他。

【解读】

此文前面和中间部#-666dd;以重墨写景,这是为后面设下埋伏。文章的末尾发出议论,柳宗元从物事想到#-666aa;事,想到韦使君对永州民俗的影响,即“除残而佑仁”,以此赞叹韦使君在永州的仁政。

下一篇:钴潭西小丘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