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九疑的解释

九疑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淮南子》第一卷 原道训中的「九疑之南,陆事寡而水事众,于是民人被发文身,以像鳞虫;短绻不绔,以便涉游;短袂攘卷,以便刺舟,因之也。雁门之北狄不谷食;贱长贵壮,俗尚气力;人不弛弓,马不解勒,便之也。故禹之裸国,解衣而入,衣带而出,因之也。今夫徙树者,失其阴阳之性,则莫不枯槁。故橘树之江北,则化而为枳;鸲鹆不过济,貈度汶而死。形性不可易,势居不可移也。」篇,“九疑”解释为因其山九峰相似,故曰九疑山。在今湖南宁远南,传说为舜所葬之地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沈休文中的「灵山纪地德,地险资岳灵。终南表秦观,少室迩王城。」篇,“九疑”解释为山名。即湖南九嶷山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骚上-屈平中的「欲从灵氛之吉占兮,心犹豫而狐疑。巫咸将夕降兮,怀椒糈而要之。百神翳其备降兮,九疑缤其并迎。皇剡剡其扬灵兮,告余以吉故。曰:“勉升降以上下兮,求矩矱之所同。汤禹俨而求合兮,挚皋繇而能调。苟中情其好修兮,何必用夫行媒。说操筑于傅岩兮,武丁用而不疑。吕望之鼓刀兮,遭周文而得举。甯戚之讴歌兮,齐桓闻以该辅。及年岁之未晏兮,时亦犹其未央。恐 之先鸣兮,使百草为之不芳。”何琼佩之偃蹇兮,众 然而蔽之。惟此党人之不亮兮,恐嫉妒而折之。时缤纷其变易兮,又何可以淹留。兰芷变而不芳兮,荃蕙化而为茅。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为此萧艾也?岂其有他故兮,莫好修之害也。余以兰为可恃兮,羌无实而容长。委厥美以从俗兮,苟得引乎众芳。椒专佞以慢谄兮,榝又欲充其佩帏。既干进而务入兮,又何芳之能祗。固时俗之从流兮,又孰能无变化?览椒兰其若兹兮,又况揭车与江蓠。惟兹佩之可贵兮,委厥美而历兹。芳菲菲而难亏兮,芬至今犹未沬!和调度以自娱兮,聊浮游而求女。及余饰之方壮兮,周流观乎上下。」篇,“九疑”解释为九嶷山众神的省称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柳宗元中的「永州韦使君新堂记」篇,“九疑”解释为即九嶷山,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楚辞》离骚中的「索藑茅以筳篿兮,命灵氛为余占之。曰两美其必合兮,孰信修而慕之?思九州之博大兮,岂唯是其有女?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,孰求美而释女?何所独无芳草兮,尔何怀乎故宇?世幽昧以昡曜兮,孰云察余之善恶。民好恶其不同兮,惟此党人其独异。户服艾以盈要兮,谓幽兰其不可佩。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,岂珵美之能当?苏粪壤以充帏兮,谓申椒其不芳。欲从灵氛之吉占兮,心犹豫而狐疑。巫咸将夕降兮,怀椒糈而要之。百神翳其备降兮,九疑缤其并迎。皇剡剡其扬灵兮,告余以吉故。曰勉升降以上下兮,求矩矱之所同。汤禹严而求合兮,挚咎繇而能调。苟中情其好修兮,又何必用夫行媒。说操筑于傅岩兮,武丁用而不疑。吕望之鼓刀兮,遭周文而得举。宁戚之讴歌兮,齐桓闻以该辅。及年岁之未晏兮,时亦犹其未央。恐鹈之先鸣兮,使夫百草为之不芳。何琼佩之偃蹇兮,众薆然而蔽之。惟此党人之不谅兮,恐嫉妒而折之。时缤纷其变易兮,又何可以淹留。兰芷变而不芳兮,荃蕙化而为茅。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为此萧艾也。岂其有他故兮,莫好修之害也。余以兰为可恃兮,羌无实而容长。委厥美以从俗兮,苟得列乎众芳。椒专佞以慢慆兮,又欲充夫佩帏。既干进而务入兮,又何芳之能祗?固时俗之流从兮,又孰能无变化。览椒兰其若兹兮,又况揭车与江离。惟兹佩之可贵兮,委厥美而历兹。芳菲菲而难亏兮,芬至今犹未沬。和调度以自娱兮,聊浮游而求女。及余饰之方壮兮,周流观乎上下。」篇,“九疑”解释为即九嶷山。缤:缤纷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经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