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雨亭记原文解释
原文(一)
亭以雨名,志1志:记。喜也。古者有喜则以名物,示不忘也。周公得禾
2周公得禾:周成王曾经赐给周公二苗同为一穗的禾谷,周公便写下了《嘉禾》。,以名其书;汉武得鼎
3汉武得鼎:汉武帝元狩六年夏(前116),在汾水上得宝鼎,于是改元为元鼎元年。,以名其年;叔孙胜敌
4叔孙胜敌:春秋 时鲁国的叔孙得臣曾率#-666kk;击败狄#-666aa;,俘获其国君侨如,于是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。,以名其子。其喜之大小不齐,其示不忘一也。
翻译(一)
这座亭子以雨命名,是为了记载一件喜事。古#-666aa;逢到喜事,便要在器物上铭刻下来,以示不忘。周公得禾,便以《嘉禾》作他的书名;汉武帝得鼎,便以元鼎作他的年号;叔孙得臣打败狄#-666aa;侨如,便以“侨如”作自己儿子的名字。他们的喜事虽然大小不同,但是表示永不忘记的用意却是一样的。

原文(二)
予至扶风之明年,始治官舍。为亭于堂之北,而凿池其南,引流种树,以为休息之所。是岁之春,雨麦于岐山5岐山:在今陕西岐山县。之阳,其占为有年。既而弥月不雨,民方以为忧。越三月,乙卯乃雨,甲子又雨,民以为未足。丁卯大雨,三日乃止。官吏相与庆于庭,商贾相与歌于市,农夫相与忭于野
6忭(biàn):#guoxue666-com;兴。,忧者以喜,病者以愈,而吾亭适成。
翻译(二)
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建造官舍。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,在南面开了一口池塘,引来了水,种上了树,作为休息的地方。这年春天,岐山南面的下起了麦雨,占卜后认为是丰年之兆。接着又整月不下雨,#-666aa;们开始为此而忧虑。过了三月,四月的乙卯日下起了雨,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了雨,可是#-666aa;们还是觉得不够。丁卯那天下起了大雨,三天三夜才停止。官吏在厅堂上相互庆贺,商#-666aa;在市场上相互唱和,农人在田头欢舞,忧虑的人变得#guoxue666-com;兴,患病的人转为康复,而我的亭子也在这个时候建成了。
原文(三)
于是举酒于亭上,以属客而告之曰:“五日不雨可乎?曰:‘五日不雨则无麦。’十日不雨可乎?曰:‘十日不雨则无禾。’无麦无禾,岁且荐饥7荐饥:连年饥荒。荐:一再。,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
8滋炽:滋生势盛。。则吾与二三子,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,其可得耶?今天不遗斯民,始旱而赐之以雨,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,皆雨之赐也,其又可忘耶?”
翻译(三)
于是我在亭上摆开酒宴,向客#-666aa;劝酒并告诉他们说:“如果五天不下雨,行么?你们一定说:‘五天不下雨,麦子就长不成了。’要是十天都不下雨呢?你们一定会说:‘十天不下雨,稻子就长不成了。’无麦无稻,就会产生连年的饥荒,诉讼就会日益增多,而盗贼也会猖獗起来。这样,我和诸位即使想悠闲在这亭中宴饮欢乐,能办得到么?如今上天不遗弃这里的#-666aa;民,刚开始干旱便赐下了雨水,使我与诸位能够悠闲而快乐地在这亭中欢乐,这都是雨的恩赐啊!又怎么可以忘记呢?”
原文(四)
既以名亭,又从而歌之,曰:“使天而雨珠,寒者不得以为襦9襦(rú):短袄。;使天而雨玉,饥者不得以为粟。一雨三日,伊谁之力?民曰太守,太守不有,归之天子;天子曰不然,归之造物;造物不自以为功,归之太空。太空冥冥,不可得而名。吾以名吾亭。”
翻译(四)
给亭子命名之后,接着又作了歌,歌词说:“假使天下落下的是珍珠,受冻的#-666aa;不能用它做棉衣;假使上天下落下的是宝玉,挨饿的#-666aa;不能拿它当粮食。如今一连三日大雨,这是谁的力量?百姓说是太守,太守不敢承担这样的称誉,把它归#-666ii;于皇上;皇上说不是这样,把它归#-666ii;于造物主;造物主不认为是自己的#-666ii;劳,把它归功于太空。太空#guoxue666-com;邈难测,不能命名,我就用‘雨’来为我的亭子命名。”
原文 | 翻译 |
亭以雨名,志喜也。古者有喜则以名物,示不忘也。周公得禾,以名其书;汉武得鼎,以名其年;叔孙胜敌,以名其子。其喜之大小不齐,其示不忘一也。 |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,是为了记载一件喜事。古#-666aa;逢到喜事,便要在器物上铭刻下来,以示不忘。周公得禾,便以《嘉禾》作他的书名;汉武帝得鼎,便以元鼎作他的年号;叔孙得臣打败狄#-666aa;侨如,便以“侨如”作自己儿子的名字。他们的喜事虽然大小不同,但是表示永不忘记的用意却是一样的。 |
予至扶风之明年,始治官舍。为亭于堂之北,而凿池其南,引流种树,以为休息之所。是岁之春,雨麦于岐山之阳,其占为有年。既而弥月不雨,民方以为忧。越三月,乙卯乃雨,甲子又雨,民以为未足。丁卯大雨,三日乃止。官吏相与庆于庭,商贾相与歌于市,农夫相与忭于野,忧者以喜,病者以愈,而吾亭适成。 |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建造官舍。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,在南面开了一口池塘,引来了水,种上了树,作为休息的地方。这年春天,岐山南面的下起了麦雨,占卜后认为是丰年之兆。接着又整月不下雨,#-666aa;们开始为此而忧虑。过了三月,四月的乙卯日下起了雨,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了雨,可是#-666aa;们还是觉得不够。丁卯那天下起了大雨,三天三夜才停止。官吏在厅堂上相互庆贺,商#-666aa;在市场上相互唱和,农人在田头欢舞,忧虑的人变得#guoxue666-com;兴,患病的人转为康复,而我的亭子也在这个时候建成了。 |
于是举酒于亭上,以属客而告之曰:“五日不雨可乎?曰:‘五日不雨则无麦。’十日不雨可乎?曰:‘十日不雨则无禾。’无麦无禾,岁且荐饥,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。则吾与二三子,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,其可得耶?今天不遗斯民,始旱而赐之以雨,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,皆雨之赐也,其又可忘耶?” | 于是我在亭上摆开酒宴,向客#-666aa;劝酒并告诉他们说:“如果五天不下雨,行么?你们一定说:‘五天不下雨,麦子就长不成了。’要是十天都不下雨呢?你们一定会说:‘十天不下雨,稻子就长不成了。’无麦无稻,就会产生连年的饥荒,诉讼就会日益增多,而盗贼也会猖獗起来。这样,我和诸位即使想悠闲在这亭中宴饮欢乐,能办得到么?如今上天不遗弃这里的#-666aa;民,刚开始干旱便赐下了雨水,使我与诸位能够悠闲而快乐地在这亭中欢乐,这都是雨的恩赐啊!又怎么可以忘记呢?” |
既以名亭,又从而歌之,曰:“使天而雨珠,寒者不得以为襦;使天而雨玉,饥者不得以为粟。一雨三日,伊谁之力?民曰太守,太守不有,归之天子;天子曰不然,归之造物;造物不自以为功,归之太空。太空冥冥,不可得而名。吾以名吾亭。” | 给亭子命名之后,接着又作了歌,歌词说:“假使天下落下的是珍珠,受冻的#-666aa;不能用它做棉衣;假使上天下落下的是宝玉,挨饿的#-666aa;不能拿它当粮食。如今一连三日大雨,这是谁的力量?百姓说是太守,太守不敢承担这样的称誉,把它归#-666ii;于皇上;皇上说不是这样,把它归#-666ii;于造物主;造物主不认为是自己的#-666ii;劳,把它归功于太空。太空#guoxue666-com;邈难测,不能命名,我就用‘雨’来为我的亭子命名。” |
【原文注释】
〔1〕志:记。
〔2〕周公得禾:周成王曾经赐给周公二苗同为一穗的禾谷,周公便写下了《嘉禾》。
〔3〕汉武得鼎:汉武帝元狩六年夏(前116),在汾水上得宝鼎,于是改元为元鼎元年。
〔4〕叔孙胜敌:春秋 时鲁国的叔孙得臣曾率#-666kk;击败狄#-666aa;,俘获其国君侨如,于是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。
〔5〕岐山:在今陕西岐山县。»
〔6〕忭(biàn):#guoxue666-com;兴。
〔7〕荐饥:连年饥荒。荐:一再。
〔8〕滋炽:滋生势盛。
〔9〕襦(rú):短袄。
扩展阅读
【题解】
喜雨亭位于陕西凤翔,是苏轼担任凤翔签判时修建的。苏轼为说明喜雨亭得名的缘由,特意写了这篇文章。此文写凤翔久旱后下雨,百姓欢欣鼓舞,苏轼于是修建了喜雨亭,与百姓同乐。
【解读】
本文开门见山,首句便点出题目中的“喜”字,此字是全文的文眼。而后又引用周公、汉武、叔孙的典故,解释“古者有喜则以名物”一句,也对照了首句的“喜”。描写喜雨亭的景色以及在喜雨亭与友#-666aa;畅饮的部#-666dd;,是全文的重点,也最让#-666aa;津津乐道。苏轼潇洒率意的文风,在这一部#-666dd;里表露无遗。这篇文章题小而语大,议论干涉国政民生大体,绝无一丝尘俗之气。宋朝的楼昉说本篇行文如“蝉蜕污浊之中,蜉蝣尘埃之外”,其文字自然率真,不事雕琢,语句清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