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岐山的解释

岐山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国语》中的「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」篇,“岐山”解释为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四卷 东山经-东次三经中的「又南水行八百里,曰岐山,其木多桃李,其兽多虎。」篇,“岐山”解释为山名,一说在今日本九州岛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五卷 中山经-中次八经中的「又东百五十里,曰岐山,其阳多赤金,其阴多白珉,其上多金、玉,其下多青雘,其木多樗。神涉[单{虫虫}(上下)]处之,其状人身而方面,三足。」篇,“岐山”解释为山名。一说为湖北红安县境内的天台山;一说在安徽境内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五卷 中山经-中次九经中的「又东二百五十里,曰岐山,其上多白金,其下多铁,其木多梅、梓,多杻、楢。减水出焉,东南流注于江。」篇,“岐山”解释为山名,今重庆奉节县横段山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孟子》梁惠王章句-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中的「滕文公问曰:“齐人将筑薛,吾甚恐,如之何则可?” 孟子对曰:“昔者大王居邠,狄人侵之,去之岐山之下居焉。非择而取之,不得已也。苟为善,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。君子创业垂统,为可继也。若夫成功,则天也。君如彼何哉?强为善而已矣。”」篇,“岐山”解释为即今陕西岐山东北之箭括山。 原文 »

〔6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苏轼中的「喜雨亭记」篇,“岐山”解释为在今陕西岐山县。 原文 »

〔7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苏轼中的「方山子传」篇,“岐山”解释为亦称天柱山,在今陕西凤翔县境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