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言简释
《海上花列传》是方言文学,书中的方言土语,对不熟悉吴语的广大读者是阅读的障碍。同时书中涉及的部分名物,今天的读者亦已经隔膜。如果一一加注,将不胜其烦,且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为方便阅读计,在导航栏加入“《海上花列传》方言简释”。
一 本简释主要就《海上花列传》中的吴语进行疏释;为方便读者阅读计,对少数沪语和当时流行而今天已不再通行的词语,亦作相应解释。对后两种词语,在释词前分别加注〈沪〉〈普〉字样,以示区别。
二 每一词目,除释义外,为便于阅读和辨索,选取书中含有该词的一句话作为例句。一词多义的词目,分别各举例句。例句一般选用书中较早出现的词语,并在例句后用加括弧的阿拉伯字作为回目标识,以便查考。
三 凡有特殊读音的字或词,如“日”字音若“热”,“夜”字音若“牙”,分别以汉语拼音字作注。
四 词目按笔划多寡编次。
五 本简释疏漏、不妥处,深望读者加以指出、补正。
一画
一打〈普〉“打”是英语dozen的译音,十二个叫一打。“就交代俚一打香槟酒带转去”。〔53〕
一节旧时端午、中秋、年关三节是商店结账的时间。“一节”也指节与节之间一段日子。“耐做一节下来,耐就有数目哉”。〔7〕
一泡一场、一阵。“俚个亲生爷要搭俚借洋钱,噪仔一泡”。〔37〕
一径一直、从来。“今朝一径勿曾看见俚”。〔45〕
一埭〔1〕一趟。“头一埭到上海”。〔2〕〔2〕一圈、一道。“好像镶仔一埭水浪边”。〔15〕
一淘〔1〕一起、一同。“阿曾一淘来”。〔1〕〔2〕一伙、一群。“陆里来一淘小把戏”。〔48〕
一堆〔1〕在一处。“也说勿定倪两家头来浪一堆勿来浪一堆”。〔52〕〔2〕一带、附近的地方。“倪山家园一堆阿曾去查查嗄”。〔56〕
一歇〔1〕又作“一歇歇”。一会儿、较短的时间。“耐坐一歇”。〔1〕〔2〕较长的时间。“送得去一歇哉”。〔46〕
一干仔又作“一干子”。单独一人。“耐一干仔住来哚客栈里,无拨照应啘”。〔1〕
一年三节〈普〉指端午、中秋、年关三节。“耐搭我一年三节生意包下来”。〔9〕
一榻括仔全部、总共。“一榻括仔算起来,差勿多几百哚”。〔14〕
二画
人(nǐnɡ)码人品。“耐闲话是勿差,价末也要看人码”。〔32〕
人(nǐnɡ)淘家中人口。“人淘少,开消总也有限”。〔1〕
人(nǐnɡ)家人(nǐnɡ) 正派家庭中的妇女,区别于妓女、艺人等而言。“倒像是人家人”。〔16〕
几花(hǔ)〔1〕即“几许”,吴语“许”读若“虎”。多少。“阿金有几花姘头嗄”。〔3〕〔2〕许多、不少。“倪无娒为仔双宝,也豁脱仔几花洋钱哉”。〔3〕
几首那边。这边称“该首”。“耐要去末打几首走”。〔2〕
几几花花(hǔhǔ) 许许多多。“还有几几花花,连搭双宝也勿曾看见歇”。〔10〕
二(ní)爷男仆。“有二爷出来挡驾”。〔5〕
丁倒颠倒、倒转过来。“勿曾拨俚丁倒骂两声,总算耐运气”。〔22〕
三画
个〔1〕这。“陆里晓得个冒失鬼奔得来跌我一跤”。〔1〕〔2〕的。“耐也覅去个好”。〔2〕〔3〕前面加姓氏,即姓某的人。“陈个阿曾来”。〔16〕〔4〕语尾助词。“倪勿来个”。〔18〕
三不时也作“不时”,经常。“还要三不时去拍拍俚马屁末好”。〔10〕
大(dù)姐丫头、年轻女仆。“一个十三四岁的大姐”。〔1〕
大菜〈沪〉西餐。“大少爷搭四老爷来哚吃大菜”。〔13〕
大(dù)膀大腿。“王老爷臂膊上、大膀上”。〔33〕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