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玄刘盆子列传 白话文翻译
刘玄,字圣公,是光武帝刘秀的本家族兄长。刘玄的弟弟被人杀害,刘玄结交门客,为弟弟报仇,客人犯法,刘玄受到牵连,为躲避追捕,刘玄逃往平林,此后,官吏逮捕刘玄的父亲刘子张。刘玄对外佯称已经死亡,派人回舂陵乡报丧,官吏这才释放刘子张。刘玄躲过追捕,藏匿起来。
王莽末年,南方发生饥荒,人们成群结队地逃入深山野林湖沼,挖掘野菜、荸荠充饥,甚至为抢夺食物,相互争夺、厮杀。新市人王匡、王凤为众人评理,调解纠纷,被众人推举为领袖。之后,王匡、王凤聚集起数百人,与亡命之徒马武、王常、成丹等人关系密切,众人联合起来,进攻离乡聚,而后躲藏在绿林,几个月时间,队伍发展至七八千。地皇二年,荆州牧调集二万“奔命军”前来征剿。王匡等在云杜县迎战“奔命军”,大败州牧派来的军队,杀了数千人,将其辎重全部缴获。随后,又攻取竟陵县,进攻云杜县、安陆县,沿途抢掠妇女,之后,返回绿林。至此,绿林队伍发展至五万多,州郡无法制服。
地皇三年,发生瘟疫,疫区有一半人死于瘟疫,绿林中有许多人离开。王常、成丹向西攻入南郡,号称下江兵;王匡、王凤、马武及党羽朱鲔、张卬等北上攻入南阳郡,号称新市兵,起义将领自封为“将军”。当年七月,王匡等进攻随县,未能攻下。平林人陈牧、廖湛起兵响应,聚集起一千余人,号称平林军,刘玄投奔陈牧等,在军中担任“安集掾史”。
在当时,刘秀和哥哥刘伯升在舂陵乡起兵,与诸路义军会合,东征西讨,地皇四年正月,起义军大败王莽前队大夫甄阜、属正梁丘赐,斩杀二人,刘玄号称更始将军。民军人数虽然很多,但是不能统一,众将领商议,共同拥立刘玄为更始帝。二月辛巳日,在淯(yù)水河的沙滩上设立坛场,义军集中,举行盛大集会,刘玄即皇帝位,南面而立,会见群臣。刘玄性情懦弱,满面羞赧,惶急中汗流浃背,举手投足不知所措。登基后,更始帝刘玄大赦天下,确定年号为更始,拜授官员、将军,拜族中老人刘良为三老,拜王匡为定国上公,拜王凤为成国上公,拜朱鲔为大司马,拜刘伯升为大司徒,拜陈牧为大司空,其余将领,则拜为九卿、将军。当年五月,刘伯升攻取宛城。六月,更始帝暂定宛城为国都,住在宛城,封宗室与诸位将军为列侯,有一百余人受封。
更始帝忌惮刘伯升的威望,诛杀刘伯升,又拜光禄勋刘赐为大司徒。前钟武侯刘望起兵,攻占汝南郡,王莽的纳言将军严尤、秩宗将军陈茂在昆阳之战大败,归附刘望。当年八月,刘望自立为“天子”,拜严尤为大司马,拜陈茂为丞相。王莽派太师王匡、国将哀章守卫洛阳。更始帝派遣定国上公王匡攻打洛阳,西屏大将军申屠建、丞相司直李松攻打武关,三辅地区震动。海内豪杰纷纷起兵响应,杀掉州牧、郡守,自称将军,改用汉室纪元年号,以等待更始帝诏命。旬月之间,造反队伍遍布天下。
长安城也有人起兵攻打未央宫,当年九月,东海郡人公宾就在渐台斩杀王莽,割下王莽的头颅,夺走传国玉玺、绶带,将王莽的头颅送往宛城。更始帝坐在黄堂上,诏命送上王莽的首级,高兴地说:“王莽如果不是篡夺帝位,应当与霍光的功绩一样。”宠姬韩夫人站在旁边大笑,说:“如果不是这样,你还能当上皇帝?”更始帝听罢,开怀大笑,诏命将王莽的首级悬挂在宛城街市上。这个月,汉军攻取洛阳,生擒王匡、哀章,将王匡、哀章送往宛城,斩首示众。十月,更始帝派奋威大将军刘信在汝南郡杀了刘望,诛杀严尤、陈茂。更始帝北上,定都洛阳,拜刘赐为丞相。申屠建、李松从长安送来皇帝的乘舆、服饰,又派遣中黄门等宫中官员,奉迎更始帝迁都长安。更始二年二月,更始帝从洛阳出发,西行长安。队伍刚出发,李松在前面引路,驾车的马突然受惊狂奔,乘舆撞在北宫的铁柱大门上,三匹马全部撞死。
王莽败亡,长安只有未央宫被焚毁,其余的宫殿仍然完好无损,宫中美女仍有数千人备列后宫,宫中的钟鼓、帷帐、乘辇、器具、御服、太仓、武库、官署,长安的集市、里巷,并未改变旧貌。更始帝到了长安,居住在长乐宫,登上前殿,宫中侍郎、官吏排列整齐,站立在宫殿上。更始帝面色羞赧,低垂着头,手摸着座席,不敢仰视。诸位将军随后登上大殿,更始帝询问将军们抢掠了多少东西,左右侍从官员原来都是皇宫中的侍郎、官吏,听到皇帝这样问话,面面相觑,惊讶不已。
李松与棘阳人赵萌劝说更始帝,应该将全部功臣分封为诸侯王。朱鲔争辩,称高祖当年有约定,非刘氏不能封王。更始帝先立刘氏宗室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、刘赐为宛王、刘庆为燕王、刘歙为元氏王、大将军刘嘉为汉中王、刘信为汝阴王。而后,更始帝立王匡为比阳王、王凤为宜城王、朱鲔为胶东王、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、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,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、申屠建为平氏王、尚书胡殷为随王、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、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、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、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、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、尹尊为郾王。只有朱鲔辞让,说:“臣非刘氏宗室,不敢越位,干扰圣典。”朱鲔辞让王位,不肯接受封号。于是,更始帝拜朱鲔为左大司马,拜刘赐为前大司马,派朱鲔、刘赐与李轶、李通、王常等人共同镇抚崤山以东。更始帝拜李松为丞相,拜赵萌为右大司马,共同负责朝中政务。
更始帝纳娶赵萌的女儿为夫人,赵女得到更始帝的宠幸。此后,更始帝将朝政委托于赵萌,在宫中日夜与妇人宴饮、欢乐。群臣有事欲奏请更始帝,更始帝大醉未醒,不能召见,有时不得已,则令侍中坐在帷帐内,与群臣对话。群臣辨认出这不是更始帝的声音,出宫后怨恨道:“成败尚未可知,就已经放纵到如此程度!”韩夫人喜欢饮酒,每次陪侍更始帝饮酒,若看到宫中常侍来奏事,就会发怒:“皇帝刚刚与我对饮,就用琐事来打搅雅兴!”随即起身,有一次,竟然将书案砸烂。赵萌在朝中专权,作威作福,宫中郎吏有人谈到赵萌放纵恣肆,更始帝竟勃然大怒,还拔出剑来,要杀人。从此以后,无人再敢议论此事。赵萌对宫中侍中怀有怨恨,派人将谏言的侍中在宫外诛杀。更始帝请赵萌息怒、赦免这些人,赵萌不予理会。当时,崤山以东,李轶、朱鲔擅自矫制诏命,三辅地区,王匡、张卬横行无忌。他们私下里拜授官职,任命一些庸俗小人,或商贾、巨富,或膳夫、庖厨,这些人穿着绣衣、锦裤,像妇女一样,穿着襜(chān)褕(yú)、诸于,在稠人广众面前,口吐秽言,詈骂闹市。长安人为此讽刺道:“灶下养,中郎将。烂羊胃,骑都尉。烂羊头,关内侯。”
军帅将军豫章郡人李淑上书谏言:“当今天下,贼寇刚刚剿灭,王化还未推行,朝中百官及有关部门须谨守职责。朝廷三公对应天上的三台星宿,九卿对应地上的江河湖海。上天的意志,由君王臣下实现。陛下创立大业,虽然依靠下江兵、平林兵厮杀,然而,这只是权宜之计,不能用这些人巩固天下。陛下应该尽快确立国家制度,挑选俊杰士人,以才能授予官职、爵位,辅佐陛下治理。如今,朝中的公卿大臣安排的都是冲锋陷阵的将军,尚书等重要职务皆出自平庸之辈,他们的能力,或许可以担任亭长、捕盗之类。辅佐陛下,端正朝纲,维护国家运转,应该在名气与才能之间,选拔人才,这才是圣人重视的选才标准。今天,陛下任命的重要职务,用非其人,让这些人辅佐陛下,治理天下,毫无益处,恐怕难以巩固天下,达到推行教化的目的。这就好像缘木求鱼,登山采珠。海内的志士仁人,看到这些,也会有人乘机窥伺汉室。臣这样讲绝非出于妒忌以求得加官进爵,实在是为陛下选人、用人举措失当而深感忧虑。用非其才,国家会遭受损失,用人的事情,一定要慎重。陛下应该摒弃此前的做法,像周文王那样,把天下贤士招致身边,为陛下所用。”更始帝闻言大怒,逮捕李淑,投入诏狱。从此以后,关中的官员、百姓离心离德,四方皆有怨言,纷纷叛离。诸将出征,各自在占领的地面委任州牧、郡守。州郡之间,人们不知该听命于谁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