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刘张李彭卢列传 白话文翻译
王昌,又名王郎,赵国邯郸人。王郎原来以占卜看相为生,懂得一些星象、历法,常说黄河以北有天子气。当时,赵缪王的儿子刘林热衷于星象占卜,在赵、魏之间多行侠义之事,与社会上的奸猾之徒常有来往,王郎与刘林的关系很好。王莽篡汉夺位,长安城有人自称是成帝的儿子刘子舆,王莽杀了此人。王郎诈称自己才是真正的刘子舆,说:“母亲在成帝朝做过宫中歌女,有一次下殿突然晕倒,须臾间,有黄气缠绕身上,半天才苏醒,随后怀上身孕,在馆中生产。赵飞燕欲杀害婴儿,母亲用她人的儿子顶替,王郎这才得以活命。长到十二岁,有一位懂得天命的郎官李曼卿,带着王郎来到蜀郡,十七岁时,又来到丹阳郡(注:西汉时,丹阳郡叫鄣郡,在今江浙一带),二十岁时,回到长安,辗转来到中山国,来往于燕、赵之间,以等待天时。”刘林等人受到蛊惑,与赵国大豪绅李育、张参等人谋划,欲拥立王郎为天子。此时,人们传言赤眉军将要渡过黄河。刘林等人乘机宣传,赤眉军一定会来,说应该拥立刘子舆,以此观察百姓向汉之心,百姓多有相信者。
更始元年十二月,刘林等人率领数百车骑,清晨驰入邯郸城,在原赵王宫前下马,拥立王郎为天子。王郎拜刘林为丞相,拜李育为大司马,拜张参为大将军。王郎派遣手下将帅攻占幽州、冀州,向州郡发布檄文:“制诏书予州刺史、郡太守:朕,是孝成帝的儿子刘子舆。在往昔,遭到赵氏飞燕迫害。王莽篡位,杀害先帝,有知天命者保护朕,隐姓埋名于黄河之滨,又辗转于赵、魏之间。王莽窃取大位,获罪于天,天命护佑汉室,派东郡太守翟义、严乡侯刘信,讨伐大逆,出入胡、汉。‘普天之下,率土之滨。’朕仍然隐藏在民间,南岳刘氏宗室担任先驱。朕仰观天文,汉室将再次兴起。这个月的壬辰,朕在原赵王宫即位。祥瑞之气环绕,天上落下时雨。人们常讲,建立国家,子承父业,这是古今不易的道理。刘圣公还不知道有朕,故暂且窃据帝号。天下义兵骤起,以帮助朕恢复祖业。有功将士将一律裂土受封,福祚惠及子孙。朕已经下诏刘圣公及翟太守,即刻与功臣一起,到朕的行宫来。而今在位的州部刺史、郡府二千石太守,都是刘圣公任命,不知道朕依然在民间隐居,很多人不知道何去何从。强者恃力,弱者困惑,天下正在受战争涂炭,百姓损失巨大。朕很哀伤,故派遣使者,向天下传达诏书。”王郎借百姓怀念汉室,又传言说翟义未死,假借汉室名义,诈称成帝血脉,以博取人望。从赵国以北,到辽东郡以西,百姓皆望风向往。
第二年,刘秀在蓟县得到王郎的檄文,率军南下,来到信都郡,攻占县邑,既而进攻柏人县,没有攻下。有人谏言,攻占柏人县不如攻占巨鹿,于是,刘秀引兵向东北,围攻巨鹿城。王郎的郡太守王饶据城坚守,刘秀攻打数十日,未能攻下。耿纯谏言:“长时间围困王饶,士兵都感到疲惫,不如趁着大军精锐,进攻邯郸。一旦王郎被擒、被杀,王饶将不攻自破。”刘秀认为说得对,留下将军邓满继续围困巨鹿,转而进攻邯郸,大军驻扎在邯郸城北门外。
王郎多次出城迎战,战事不利,于是,王郎派遣谏议大夫杜威持符节前来求降。杜威说,王郎的确是成帝的遗孤。刘秀说:“即使成帝复生,天下也不会再是他的了,更何况假的刘子舆!”杜威请求授予王郎万户侯。刘秀说:“只能保全他的性命。”杜威说:“邯郸城虽小,然而全力固守,也要经年累月才能攻破,终不成邯郸的君臣,只能保全性命而已。”遂辞别。汉军继续攻打,经过二十余日,王郎的少傅李立叛变,打开城门放进汉军,刘秀攻下邯郸。王郎连夜突围逃走,死在路上,汉军追上,取了王郎的人头。
刘永,梁郡睢阳县人,是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八世孙,梁国一直传至刘永的父亲刘立。平帝元始年间,刘立与平帝的外戚卫氏勾结,被王莽杀害。
更始帝刘玄即位,刘永先到洛阳拜谒更始帝,受封为梁王,在睢阳县建都。刘永听说更始帝朝政混乱,遂在封国内起兵,拜弟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,拜刘防的弟弟刘少公为御史大夫,封为鲁王。而后,刘永召集豪杰沛郡人周建等,拜为将帅,攻下济阴县、山阴县、沛郡、楚国、淮阳郡、汝南郡,攻取二十八座城邑。刘永又派遣使者,拜西防县贼寇山阳国人佼强为横行将军。当时,东海郡人董宪在东海郡起兵,控制东海郡。张步已经平定齐地。刘永派遣使者,拜董宪为翼汉大将军,拜张步为辅汉大将军,与他们联合,共同进军,控制东部广大地区。及至更始帝败亡,刘永自称“天子”。
建武二年夏天,光武帝派遣虎牙大将军盖延等,讨伐刘永。此前,陈留郡人苏茂是更始帝的讨难大将军,与朱鲔等人据守洛阳。朱鲔降汉,苏茂也随后降汉。光武帝派苏茂与盖延一起进攻刘永,二人相互间有矛盾,苏茂造反,杀了淮阳郡太守,攻占数个县邑,盘踞在广乐县,向刘永称臣。刘永拜苏茂为大司马、淮阳王。盖延围困睢阳县,历经数月,攻取睢阳。刘永带着家人,逃往虞县。虞县人反叛,杀了刘永的母亲及妻子、儿女,刘永与麾下数十人,又逃往谯县。苏茂、佼强、周建合军一处,前来救援刘永,被盖延打败。苏茂逃往广乐县,佼强、周建追随刘永,逃往湖陵县,据城坚守。
建武三年春天,刘永派遣使者立张步为齐王,立董宪为海西王。光武帝派遣大司马吴汉等在广乐县围困苏茂。周建率领军队,全力救援苏茂。苏茂、周建战败,弃城逃往湖陵县。睢阳县人献城,迎接刘永。吴汉与盖延等合力围攻睢阳县,城中粮食耗尽,刘永与苏茂、周建逃往酂县。吴汉等将领穷追猛打,刘永部将庆吾杀了刘永,献上刘永的人头,投降。光武帝封庆吾为列侯。苏茂、周建逃往垂惠县,共同拥立刘永的儿子刘纡为梁王。佼强回军退守西防县。
建武四年秋天,光武帝派遣捕虏将军马武、骑都尉王霸在垂惠县包围刘纡、周建。苏茂率领五校军前来救援,刘纡、周建也从城中出兵,与马武等人交战,战事不利。此时,周建哥哥的儿子周诵反叛,关闭城门,拒绝周建撤回城内。周建、苏茂、刘纡等人落荒逃走,周建死在途中,苏茂逃往下邳县,与董宪会合,刘纡逃往佼强处。
建武五年,光武帝派遣骠骑大将军杜茂在西防县进攻佼强,佼强又与刘纡逃往董宪处。
平狄将军庞萌反叛朝廷,进攻盖延,引兵与董宪联合起来,自称“东平王”,驻扎在桃乡北面。
庞萌,山阳县人。最初,庞萌亡命在下江的军队之中。更始帝即位,拜庞萌为冀州牧,率领军队,隶属于尚书令谢躬,与谢躬一起打败王郎。及至谢躬被杀,庞萌归降刘秀,刘秀即皇帝位,拜庞萌为侍中。庞萌为人谦恭,受到光武帝信任。光武帝常称赞庞萌:“可以托付六尺之孤,寄托百里之命,唯庞萌是也。”光武帝拜庞萌为平狄将军,与盖延一起,进攻董宪。
在当时,皇帝制诏书,只下发给盖延,没有下发给庞萌,庞萌认为盖延在背后谮毁自己,遂心存狐疑,既而造反。光武帝获知消息,勃然大怒,亲自率领汉军,讨伐庞萌。光武帝赐诸将诏书:“过去,我把庞萌当作社稷之臣,诸将不会因为此事,嘲笑我吧?此次,朕要夷灭老贼的家族。诸将厉兵秣马,会师睢阳!”董宪听说皇帝亲征来讨伐庞萌,遂与刘纡、苏茂、佼强一起,离开下邳,撤回兰陵县。刘纡派苏茂、佼强协助庞萌,双方共计有三万人,迅速围困桃乡城。
当时,光武帝已进抵蒙城县,获知消息,留下辎重车辆,亲自率领三千轻骑兵、数万步兵,星夜兼程,疾驰赶赴任城,任城距离桃乡有六十里地。第二天凌晨,众将领奏请皇帝,发起进攻,庞萌也整顿兵马,准备迎战。光武帝没有批准诸将的奏请,而是让部队养精蓄锐,让将士们好好休息,蓄势待发,以挫伤庞萌的锐气。桃乡城中听到皇帝的车驾已到,更加众志成城,决心固守。吴汉等人在东郡,光武帝派出特使,疾驰东郡,召吴汉前来助战。庞萌等人全力攻城,前后二十余日,攻城战士疲惫不堪,坚城仍然未攻下。及至吴汉与其他汉军将领赶到,光武帝率领诸将进驻桃乡。皇帝亲自督战,大败庞萌军。庞萌、苏茂、佼强丢下辎重,连夜窜逃。董宪与刘纡率领数万将士,驻扎在昌虑县。董宪率领精锐士卒,据守新阳县。光武帝派遣吴汉攻破新阳,董宪败走昌虑。吴汉率领汉军把守住要道。董宪恐惧,集合五校残军,还有步骑数千人,驻扎在建阳县,距离昌虑三十里,两地互为犄角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