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白话文翻译
齐武王刘 ,字伯升,是光武帝刘秀的长兄。刘伯升为人性情刚毅,慷慨大度,坚守节操。自从王莽篡汉夺位,伯升心中常感到愤懑不平,一直有恢复汉室社稷的想法,不考虑为家人谋持产业,却倾尽家产,结交天下豪杰。
王莽末年,盗贼蜂起,南方情况尤为严重。伯升召集众豪杰商议,伯升说:“王莽残暴无道,百姓遭难,眼看着天下已经呈分崩离析之势。加上连年旱灾,民间兵革蜂起。这正是上天要灭亡王莽,恢复高祖圣业,奠定万世基业的良机。”众人同意伯升的看法。于是,伯升吩咐家人、宾客,又派邓晨到新野县起兵,派刘秀与李通、李轶在宛县起兵。伯升亲自发动舂陵乡子弟,聚集七八千人马,部署门下宾客,自称“柱天都部”。伯升派宗室刘嘉前去联络新市、平林军王匡、陈牧等,合力并进,在长聚乡、唐子乡造反,杀了湖阳县尉,攻占棘阳县,欲顺势攻占宛县。在小长安,义军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、属正梁丘赐遭遇,双方大战。大战当天,浓雾弥漫,汉军战事不利,伯升的姐姐刘元、弟弟刘仲遇害,宗族战死者有数十人。伯升整顿残兵,退守棘阳县。
甄阜、梁丘赐乘胜追击,将辎重留在蓝乡,率领十万精兵,南渡黄淳河,大军进抵沘(bǐ)水,在两河之间扎下营寨,而后拆毁桥梁,以表示死战不退。新市、平林军看到义军屡遭败绩,甄阜、梁丘赐大军杀到,众人心怀恐惧,皆有散伙回家的想法,伯升愈发担心。恰好下江军五千余人进抵宜秋乡,伯升亲自前去与下江军接洽,大谈合纵联盟的好处。下江军接受伯升的建议,详情记载在《王常传》。伯升犒赏将士,订立盟约,休息三日后,全军分为六部,深夜拔营潜行,袭击蓝乡,缴获了王莽军的全部辎重。第二天清晨,汉军从西南向甄阜发起进攻,下江军从东南向梁丘赐发起进攻。双方战至早饭时,梁丘赐的军队已经呈现崩溃迹象,甄阜军看到大势已去,遂作鸟兽散。义军奋起直追,将王莽军压迫至黄淳河边,斩杀及溺死者有二万余人。在乱军中,义军斩杀甄阜、梁丘赐。
王莽的纳言将军严尤、秩宗将军陈茂获知甄阜、梁丘赐惨败,遂引军控制宛县。伯升集合军队,在军阵前誓师,烧毁积聚的辎重车辆,打碎烧饭的甑釜,全军擂响战鼓,迎战王莽军。汉军与严尤、陈茂在育阳城下相遇,双方大战,汉军大败王莽军,斩杀三千余人。严尤、陈茂弃军逃走,伯升随后进军,围攻宛县,自称“柱天大将军”。王莽早就听说伯升的大名,得到前方战败的消息,更加惶恐,悬赏购买伯升的人头,赏格为食邑五万户,黄金十万斤,封为朝中上公。王莽令长安城官署及全国的乡亭,将伯升的图像悬挂在箭靶上,早晚间用利箭射之。
自从甄阜、梁丘赐战死,每天都有百姓投奔伯升的队伍,伯升的队伍扩大至十余万。众将领聚会商议,从刘氏宗亲中推举一位有名望者,以号召天下。众豪杰提出拥立刘伯升,而新市、平林军的将领喜欢放纵,忌惮伯升执法严厉、军纪严明,提出拥立刘玄,圣公刘玄懦弱。最终,大家议定拥立刘玄,派使者骑快马召回伯升,向伯升阐明他们的想法。伯升说:“诸位将军愿意拥立刘氏宗室,其恩德甚厚,然而依鄙人愚见,看法仍有不同。如今,赤眉军在青州、徐州起兵,人数已经有数十万,听说南阳拥立宗室为帝,恐怕赤眉军也会有此想法,这样一来,双方必然会发生争斗。而今,王莽还未灭亡,如果刘氏宗室内先发生内讧,恐怕会令天下人疑虑,自损力量,不能齐心协力,推翻王莽。自古以来,发出号召,首先起事者,很少有人成功,陈胜、项籍就是例子。舂陵距离宛县仅三百余里,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,这么快就拥立皇帝,一定会成为天下豪杰攻击的对象,令后来者得势,这绝非良策。我们暂且称王,以号令天下。如果赤眉军所立是一位贤者,我们前往依附赤眉军;如果赤眉军所立并非贤者,那么,推翻王莽后,再逼降赤眉军,确定皇帝人选也不迟。请各位深思。”众将领认为:“这个建议好。”将军张卬拔出剑来,砍击地面,说:“疑事无功,今天的事情,就按照议定的办,不允许再有异议。”众人只好认可。
圣公刘玄即皇帝位,拜伯升为大司徒,封为汉信侯。南阳众豪杰颇为失望,很多人不服。平林军后部攻打新野县,未能攻下。新野县宰登上城头,说:“只要有大司徒刘公的一封信,就献城投降。”及至伯升率领大军赶到,县宰随即打开城门,投降伯升。当年五月,伯升攻取宛县。六月,刘秀大败王寻、王邑。从此以后,兄弟二人的威望愈来愈高。
更始帝刘玄君臣心中惴惴不安,常私下里计议,欲杀害伯升,为此刘玄大会诸将,欲按照步骤,实施计划。刘玄让伯升递上佩剑,熟视良久,绣衣御史申屠建献上玉玦,但是,刘玄始终不肯发出诛杀伯升的命令,最后只好散会。伯升的舅舅樊宏提醒伯升:“在往昔,鸿门宴上,范增举起玉玦,暗示项羽杀害高祖。今天申屠建也有此意,将军对此不能不有所警惕!”伯升笑而不答。此前,李轶向更始帝的亲信将领献媚,刘秀对此有所怀疑,常提醒伯升:“不可过于轻信此人。”伯升听了,又淡然处之。
伯升的族人刘稷,多次冲锋陷阵,突破重围,可谓勇冠三军。在当时,刘稷率领汉军进攻鲁阳县,听说刘玄即皇帝位,勃然大怒,说:“首先起兵谋大事者,是伯升兄弟,而今,为何要拥立刘玄登基?”更始帝的近臣听到后,愈发忌惮。刘玄随后拜刘稷为抗威将军,刘稷不肯接受。刘玄派亲信率领数千人,逮捕刘稷,将刘稷杀害,伯升为此事争辩,李轶、朱鲔劝说刘玄,将伯升一起逮捕,同日杀害。
伯升有两个儿子。
建武二年,光武帝立伯升的长子刘章为太原王,次子刘兴为鲁王。
建武十一年,改立刘章为齐王。
建武十五年,追谥哥哥伯升为齐武王。
刘章从小就成为孤儿,刘秀深感伯升壮志未酬,却横遭惨祸,在抚育两个侄儿时,倾尽心力,对他们施以厚爱。刘章年龄小,地位尊宠,光武帝欲让刘章历练政事,让刘章代理平阴县令,后又改任梁郡太守。刘章在位二十一年,去世,谥号为哀王。嗣子炀王刘石继承王位。
建武二十七年,刘石回到封国。
建武三十年,光武帝又封刘石的弟弟刘张为下博侯。永平十四年,明帝封刘石的二儿子为乡侯。刘石在位二十四年,去世,嗣子刘晃继承王位。
下博侯刘张以善于谋划,永平十六年,与奉车都尉窦固等北伐匈奴,才能不及刘张者,大多妒忌刘张,刘张多次遭人谮毁。建初年间,刘张去世,章帝下诏褒扬刘张生前的功绩,封刘张的嗣子刘它人为列侯,以奉祀刘张的宗庙。
刘晃和弟弟利侯刘刚与母亲太夫人宗相互诬告。章和元年,有关官员奏请免去刘晃、刘刚的爵位,二人被贬为庶人,流放至丹阳县。章帝不忍心,下诏:“朕听说,君子在正门设置屏风,就是因为家里边讲话,以防有外人听到。太夫人宗受封为小君,宫廷卫士很多,出门有帷幕遮挡,入室有窗户隔断,绝不会像进谮言者所言。刘晃、刘刚道德缺失,不懂得做人子的道理,周代《甫刑》三千条,罪莫大于不孝。朕不忍心把刘晃、刘刚绳之以法,贬谪刘晃为芜湖侯,削去刘刚三千户食邑。呜呼!作为人子,不遵循孝道,不谨守义理、法令,自我约束,自甘堕落,玷污宗室。派遣谒者,收缴刘晃及太夫人的玺印、绶带。”刘晃在位十七年,被贬低爵位。去世后,嗣子刘无忌继承爵位。
章帝考虑到刘伯升首创大业,其后嗣有罪遭贬黜,心中常有怜悯之意。当时,北海王没有后嗣。章帝在驾崩前留下遗诏,恢复二人的封国。永元二年,和帝续封刘无忌为齐王,这是就齐惠王。刘无忌在位五十二年,去世,嗣子齐顷王刘喜继位,在位五年,去世,嗣子刘承继位。建安十一年,献帝撤销封国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