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寇列传 白话文翻译
邓禹,字仲华,南阳郡新野县人。十三岁时邓禹就能诵读《诗经》,后来到长安求学,当时刘秀在长安游学,邓禹虽然年幼,认识刘秀后,看出刘秀绝非平庸之辈,与刘秀常有来往。在长安学习数年后,邓禹返回家乡。
及至汉军起兵,更始帝即位,很多豪杰推荐邓禹,邓禹不肯任职,听说刘秀在黄河以北率领汉军征战,邓禹策马扬鞭渡过黄河,来到邺城,追随刘秀。刘秀看到邓禹,非常高兴,问邓禹:“我有权力封官拜将,你远道而来,愿意做官吗?”邓禹回答:“不愿意。”刘秀再问:“既如此,你愿意做什么?”邓禹答:“愿意追随明公,将威德加于四海,在明公这里建立尺寸功劳,留英名于青史。”刘秀笑了,留邓禹同屋歇宿,彻夜长谈。邓禹向刘秀进言:“更始帝在函谷关以西建都,崤山以东尚未平定。赤眉军、青犊军人数动辄上万,三辅地区众豪杰称霸一方,各自树立名号,人数众多。更始帝尚未遇到过大的挫折,此人没有明察善断的能力,手下将领皆为庸才,崛起于乱世之中,志向仅在于财货而已。更始帝又喜欢滥用权力,朝夕之间只求一时痛快,身边缺少忠诚嘉谋、明察善断的士人辅佐,也没有深谋远虑、尊主安邦的良臣,如今已呈现分崩离析之态,天下形势,一目了然。明公有辅弼之功,而更始帝却没有安定天下之能。当今之计,明公应该招揽英雄,争取民心,像高祖当年一样建立王霸事业,救万民于水火,为天下谋求太平。更始帝不足以辅佐。”刘秀听罢大喜过望,遂命令左右人称邓禹为邓将军,常把邓禹留在身边,与邓禹共商大计。
及至王郎起兵,刘秀从蓟县进军信都,派邓禹组织快速部队“奔命军”,邓禹麾下有数千名士兵,邓禹率领这些士兵攻取乐阳。邓禹跟随刘秀进驻广阿县,刘秀住在城楼上,披览地图,指着地图对邓禹讲:“天下的郡、国这么多,我们仅得到其中一个。你此前讲,我应该考虑夺取天下,此话怎讲?”邓禹答:“如今海内混乱,众人皆盼望有明君出世,犹如婴儿盼望慈母。在古时,能够夺取天下安邦兴国者,在于德之厚薄,不在于力量大小。”刘秀听罢,大喜。当时,刘秀欲任命或使用某位将领时,一定会先征询邓禹的意见,邓禹举荐的人才都有某方面的才能,刘秀认为邓禹有识人的眼力。刘秀命令邓禹率领骑兵部队,与盖延等在清阳县进攻铜马军。盖延等人先期抵达,战事不利,退回城内,被铜马军团团围困。邓禹随后赶到,与铜马军大战,大败铜马军,生擒铜马军大将。邓禹跟随刘秀追击贼寇至蒲阳,连战连胜,大有斩获,北部州郡获得平定。
及至赤眉军攻入函谷关,更始帝刘玄派定国上公王匡、襄邑王成丹、抗威将军刘均,率领众将领,分头在河东郡、弘农郡阻挡赤眉军。赤眉军人数众多,王匡等人抵挡不住。刘秀已经看出赤眉军肯定会攻破长安,在关中作乱,自己在崤山以东征战,不知该派谁西征,想到邓禹遇事沉稳、冷静,有谋略,向邓禹授予征西方略,拜邓禹为前将军,授予符节,分出两万精兵,交予邓禹,命令邓禹攻入函谷关。刘秀又授予邓禹专命,可以自行挑选裨将及手下将领。邓禹拜韩歆为军师,李文、李春、程虑为祭酒,冯愔为积弩将军,樊崇为骁骑将军,宗歆为车骑将军,邓寻为建威将军,耿䜣为赤眉将军,左于为军师将军,挥师西征。
建武元年正月,邓禹欲从箕关攻入河东郡,河东郡都尉守关不肯打开城门,邓禹连续攻打十日,攻破箕关,缴获辎重车辆一千余乘。既而围攻安邑,历经数月,未能攻下。更始帝的大将军樊参率领数万人,经过大阳县,进攻邓禹。邓禹派遣部将在解南县迎击樊参,大败并在阵中斩杀樊参。王匡、成丹、刘均等将领率领十余万大军,迎击邓禹,邓禹战事不利,樊崇战死沙场。夜幕降临,双方暂时休兵,军师韩歆及其他将领看到战事不利,都劝邓禹连夜撤军,邓禹不听。第二天是癸亥日,王匡等人因癸亥日是六甲最后一天,没有出营交战,邓禹得以整顿兵马。第三天清晨,王匡指挥全军出动进攻邓禹,邓禹命令全军将士不得妄自行动;等待王匡军杀到营寨前,传令擂鼓出击,诸将大败王匡军。王匡等人在乱军中弃军逃走,邓禹率领轻骑,穷追不舍,俘虏刘均及河东郡太守杨宝、持符节中郎将弭强,全部斩首,缴获六枚符节,五百枚印绶,缴获辎重、兵器不可胜数,平定河东郡。按照刘秀授予的专命,邓禹拜李文为河东郡太守,安排河东郡属下县令、县长,安抚河东郡。这个月,刘秀在鄗县即位,派使者持符节拜邓禹为大司徒。策书讲:“诏令前将军邓禹:将军忠诚、仁孝,与朕在帷幄中谋划,决胜于千里之外。孔子讲:‘自从我有了颜回,弟子们更加亲近。’将军破敌斩将,平定山西,功勋卓著。如今,百姓们仍然相互仇视,五常训导不力,朕诏命将军担任司徒,负责五教,五教重在宽恕。派奉车都尉前去授予将军印绶,封为酂侯,享受食邑一万户。敬之哉!”这一年,邓禹二十四岁。
邓禹渡过汾阴河,攻入夏阳县。更始帝的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,率领部众十万,与左冯翊掌握的军队在衙县迎击邓禹,邓禹打败更始军,更始军落荒逃走。此时赤眉军已经攻入长安,三辅相继沦陷,赤眉军所到之处一片狼藉,三辅百姓不知所归。听说邓禹的军队赶到,所向无敌,而且军纪严明,于是扶老携幼,箪食壶浆迎接邓禹军,每日投降者有数千人。邓禹对外声称率领百万大军,每到一处,邓禹都会停下车子,留宿当地,以此来安抚民众。当地父老乡亲,无论童稚,还是须发斑白的老人,都簇拥在邓禹车下,其情其景,令人感动。邓禹在函谷关以西,名声日隆。光武帝嘉赏邓禹,多次赐予书信,予以褒奖。
诸将及众豪杰都劝说邓禹进攻长安。邓禹说:“不忙。如今,我们虽然人数众多,但能征善战者还太少。前边军粮储备困难,后边粮草供给不足。赤眉军刚攻破长安,长安城内粮草充裕,财富繁多,赤眉军锋锐正盛。贼寇聚集在一起,并无长远谋划,粮食虽然充裕,财富虽然繁多,一定会有变故发生,岂能长期固守?上郡、北地郡、安定郡三郡,地旷人稀,盛产粮食、战马,我们在北部先养精蓄锐,就近囤积粮草,以观其变,赤眉军不难解决。”邓禹引军北上来到栒邑。所到之处,邓禹攻破赤眉军诸将占据的城堡,沿途郡县纷纷开门投降。西河郡太守宗育派儿子带着文书前来归降,邓禹将他们送往京师洛阳。
光武帝认为关中尚未平定,而邓禹按兵不动,皇帝颁发敕书:“司徒,尧也;赤眉贼寇,桀也。长安城内的官吏、百姓,如今惶惶不可终日。将军应该择机进剿,以安抚西京长安,维系人心。”邓禹仍然坚持此前的方略,派诸将攻打上郡及属下县邑,在关中征兵,储备军粮,而后返回大要县。邓禹派遣冯愔、宗歆守卫栒邑。此后,二人争权,相互攻杀,冯愔杀了宗歆,回过头来又进攻邓禹,邓禹派使者向皇帝奏报。光武帝问使者:“冯愔最亲近的人是谁?”使者回答:“是护军黄防。”光武帝估计,冯愔、黄防不可能长久相安无事,势必相互攻打,让使者告诉邓禹:“能绑缚冯愔者,一定是黄防。”而后,光武帝派遣尚书宗广持符节,前往劝降。一个月后,黄防果然逮捕冯愔,率领部众请罪。更始帝的部将王匡、胡殷等人也前往宗广处投降,与宗广一起前往洛阳。在抵达安邑时,他们又想逃走,被宗广逮捕,全部处死。冯愔回到洛阳,光武帝赦免了冯愔,没有杀他。
建武二年春天,光武帝派遣使者封邓禹为梁侯,享受四个县的食邑。当时,赤眉军撤出长安,西进至右扶风,邓禹率军南下,抵达长安,驻扎在昆明池,犒赏士卒。而后率领诸将斋戒,挑选吉日,准备祭礼,拜祭高祖庙,把十一位西汉皇帝神主牌位收集起来,派遣使者送往洛阳,又巡视了先帝陵寝庙园,为十一座帝陵设置官吏、士卒,负责守卫、管护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