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盖陈臧列传 白话文翻译
第吴汉,字子颜,南阳郡宛县人。吴汉家境贫寒,在县里当差,曾经担任亭长。王莽末年因为客人犯法,吴汉受到牵连,出逃至渔阳县,因缺乏生活来源,以贩马为业,在燕县、蓟县之间往来,所到之处,吴汉结交当地豪杰。更始帝即位,派使者韩鸿巡视河北。有人对韩鸿讲:“吴子颜是一位奇士,可以与其共谋大事。”韩鸿召见吴汉,一番倾谈,很高兴,韩鸿有皇帝授予的权力,当即拜吴汉为安乐县令。
此时,王郎起兵,北部州郡扰攘不安。吴汉早就听说刘秀是一位仁厚长者,遂有归附刘秀的想法。吴汉对渔阳郡太守彭宠讲:“渔阳、上谷郡骑兵天下闻名。府君何不将这两个郡的骑兵聚集起来,归附刘秀,攻打邯郸,这将是一件大功。”彭宠深以为然,然而郡府的官属大多愿意依附王郎,彭宠一时间拿不定主意。吴汉辞别彭宠,住在外亭,考虑如何说服大家。有一天,吴汉看见有人从道上走来,好像是一位儒生,吴汉派人召请此人,招待吃饭,向此人询问沿途所见所闻。儒生告诉吴汉,刘公(刘秀)所经过的县邑,百姓均愿意归附;邯郸称帝者,并非刘氏。吴汉听罢大喜,于是诈称有刘秀的文告已经传递至渔阳,让这位儒生去告诉彭宠沿途所见,吴汉随后进去。彭宠听完儒生的叙述,心中释然,派吴汉率领军队与上谷郡诸将南下,沿途斩杀王郎的将帅。及至刘秀来到广阿县,刘秀拜吴汉为偏将军。攻取邯郸,又封吴汉为建策侯。
吴汉为人质朴少文,惶急间有时会词不达意。邓禹及诸将了解吴汉,多次向刘秀推荐,吴汉被召见,此后,刘秀把吴汉当作亲信,常令吴汉跟随在身边。
刘秀欲征调幽州军队,深夜召见邓禹,征询派谁去合适。邓禹答:“在闲暇时,臣与吴汉交谈,此人勇敢,有谋略,其他将领均不如吴汉。”刘秀拜吴汉为大将军,持符节北上,征调北方十个郡的精锐骑兵。更始帝的幽州牧苗曾听说后,暗中布置军队,敕令幽州属下郡县不要听命于吴汉。吴汉率领二十名骑兵先抵达无终县,苗曾对吴汉毫无戒备,走出府衙,在路边迎候。吴汉当即指挥骑兵逮捕苗曾,将其斩杀,夺了苗曾率领的军队。北部郡县闻讯,大为惊恐,此后,吴汉经过的县邑,莫不俯首听命。吴汉按照刘秀的命令征调军队,引军南下,与刘秀在清阳县会合。其他将领看到吴汉完成任务回来,带来的兵马很多,都说:“吴汉肯把带来的军队分给诸将吗?”及至吴汉来到将军幕府,上缴兵员名册、计簿,其他将领纷纷要求多分一些兵。刘秀问:“此前,你们担心吴汉不肯把带来的兵员分予诸位,为何现在又纷纷争抢?”诸将面露惭色。
最初,更始帝派遣尚书令谢躬率领六位将军进攻王郎,不能取胜。及至刘秀来到,谢躬与刘秀一起商议,如何夺取邯郸。谢躬的裨将为所欲为,放纵部下虏掠百姓,刘秀对此深恶痛绝。此后,刘秀攻取并驻扎在邯郸,与谢躬分开驻扎,只是派人慰问。谢躬勤于政事,刘秀常说:“谢尚书是一位能吏。”所以谢躬心中毫无怀疑。之后谢躬率领部众数万驻扎在邺县。当时,刘秀南下进攻青犊军,对谢躬讲:“我在射犬县追击贼寇,一定会大获全胜。尤来在山阳县的人,势必会受到惊吓,落荒败逃。以将军的威力,打击这些散寇,手到擒来。”谢躬回答:“好啊。”及至青犊军大败,尤来果然向北逃往隆虑山。谢躬留下大将军刘庆、魏郡太守陈康镇守邺县,亲自率领诸将穷追青犊军残部。穷寇死战,其军锋锐不可当,谢躬战事不利,战死者有数千人。刘秀看到谢躬离开邺城在外面作战,派吴汉与岑彭袭击邺城。吴汉先命令辩士前去游说陈康:“人们常讲,上智之人,不会身陷危险之地,仅凭侥幸取胜;中智之人,能够在危险之地,设法取胜;下愚之人,安于现状,最终只会自取灭亡。危亡到来时,关键在于看清形势,对此不可不察。而今京师混乱,四方豪杰风起云涌,公也知道。萧王刘秀,兵强将勇,士人归附,黄河以北,已经众望所归,这也是公亲眼所见。谢躬对内背叛萧王,对外失去众心。如今,公困守孤城,这是在等待灭亡。义无所立,节无所成,不如打开城门,迎接萧王刘秀,转祸为福,避免下愚之败,兼收中智之功。这也是为公考虑。”陈康同意。陈康遂逮捕刘庆及谢躬的妻子儿女,打开城门,迎接吴汉等人。及至谢躬从隆虑山返回邺城,还不知道陈康已经背叛,与数百名骑兵径直驰入城内。吴汉的伏兵骤起,擒获谢躬,吴汉斩杀谢躬,谢躬的部众投降。谢躬,字子张,南阳郡人。最初,谢躬的妻子看出刘秀对谢躬有所图谋,常告诫谢躬:“君与刘公的能力相距甚远,而你又轻信刘公对你的虚情假意,毫无戒备,早晚会被人暗算。”谢躬不以为然,最终惨遭祸败。
刘秀北上进攻群寇。吴汉率领五千精锐骑兵担任先锋,冲锋陷阵。及至河北平定,吴汉与诸将献上地图、文书,劝谏刘秀上尊号。刘秀即皇帝位,拜吴汉为大司马,封为舞阳侯。
建武二年春天,吴汉率领大司空王梁,建义大将军朱祐,大将军杜茂,执金吾贾复,扬化将军坚镡,偏将军王霸,骑都尉刘隆、马武、阴识,进攻邺县东漳水上的檀乡贼寇,大败贼寇。投降者有十余万。光武帝派使者传达玺书,又封吴汉为广平侯,享受广平县、斥漳县、曲周县、广年县共计四个县的食邑。吴汉率领诸将进攻邺县西山的贼寇黎伯卿等,汉军进抵河内郡修武县,攻破贼寇盘踞的屯聚。皇帝亲临前线,慰劳将士。又派吴汉向南阳郡进军,进攻宛县、涅阳县、郦县、穰县、新野县,先后攻下几个县邑。吴汉率领汉军南下,与秦丰在黄县邮水上大战,大败秦丰。与偏将军冯异一起,进攻昌城五楼的贼寇张文等。在新安县打败铜马军、五幡军。
第二年春天,吴汉率领建威大将军耿弇、虎牙大将军盖延,在轵县附近进攻青犊军,逼降青犊军,又率领骠骑大将军杜茂、强弩将军陈俊等,在广乐县围攻苏茂。刘永部将周建聚集士卒,有十余万,前来救援广乐县。吴汉率领轻骑兵迎战周建,战事不利,吴汉坠马,伤及膝盖,退回营中。周建等人冲入广乐城。诸将对吴汉讲:“大敌当前,公腿部受伤,睡卧在床上,众人心中恐惧。”吴汉奋然起床,包裹好创伤,斩杀黄牛,犒赏军士,对全军发出号令:“贼寇虽然众多,都是打家劫舍的强盗,‘胜不相让,败不相救’,并没有为气节而死的勇气。今日之战,可以当作封侯之秋,望诸君努力!”全军将士信心倍增,同仇敌忾,人人奋勇。第二天,周建、苏茂出城,进攻汉军。吴汉挑选四部精兵,有黄头吴河等,还有乌桓精锐骑兵三千余人,擂响战鼓迎战,周建军大败,疾驰逃回城中。吴汉长驱追击,与周建军争夺城门,汉军争先恐后拥入城门,大败周建军。苏茂、周建突围逃走。吴汉留下杜茂、陈俊等守卫广乐,亲自率领汉军协助盖延在睢阳县围攻刘永。刘永死后,两座城邑投降。
第二年,吴汉率领陈俊、前将军王梁,在临平县大败五校贼,穷追猛打至东郡箕山,大败五校贼。吴汉北上,进攻清河县长直贼及平原县五里贼,逐一平定。当时,鬲县有五大家族,共同赶走郡太守和县长,据城造反。众将领争着要扫平这些贼寇,吴汉不同意,说:“迫使鬲县人造反者,是当地的郡太守和县长。有胆敢冒进者,斩。”吴汉移送公文,告诉当地郡县,让当地人逮捕郡太守、县长,还派人到城中致歉。五大家族大喜过望,随即献城投降。众将领佩服:“不战而下一城,非诸将所能及。”
当年冬天,吴汉率领建威大将军耿弇、汉忠将军王常等,在平原县进攻富平贼、获索贼。第二年春天,二贼率领五万余人,乘夜色进攻汉军大营,军中混乱。吴汉躺在床上纹丝不动,过了一段时间,军营恢复平静。当天夜晚,吴汉调集精兵出营反击,大败二贼。追击二贼余部,一直追至无盐县。汉军进入渤海郡,将贼寇荡平。此后,吴汉跟随光武帝征讨董宪,围攻朐城。第二年春天,攻破朐城,斩杀董宪,详情记载在《刘永传》。东方平定,吴汉凯旋,返回京师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