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后汉书》 » 卷十九 耿弇列传 > 耿弇列传 白话文翻译

耿弇列传 白话文翻译

耿弇,字伯昭,右扶风茂陵县人。在西汉武帝朝,耿弇的先祖曾为二千石官员,按照制度,把家眷从巨鹿迁至茂陵。父亲耿况,字侠游,熟读经书,在宫中担任郎官,与王莽的堂弟王伋一起,向安丘先生学习《老子》,后来担任朔调郡连率(注:上谷郡太守)。从少年起,耿弇就喜欢读书,像父亲一样熟读《老子》,因为常看到郡都尉考试骑士,布置战阵、旗鼓,演习骑马、射箭,耿弇渐渐喜欢上军事。

及至王莽败亡,更始帝即位,天下陷入混乱,诸路义军将领攻城略地,霸占一方,有许多将领擅权,滥施威风,随意更换郡太守、县令。耿况是王莽任命的官员,心中惴惴不安。当时,耿弇才二十一岁,辞别父亲,带着奏书到长安朝觐更始帝,同时带上父亲献给朝廷的礼物,也是为了巩固父亲的职位。抵达宋子乡时恰逢王郎诈称是成帝的儿子刘子舆,在邯郸起兵。耿弇的随从官吏孙仓、卫包在路旁商议:“刘子舆是成帝的儿子,这是皇室正统,舍弃皇室正统不归附,却要舍近求远,远行长安?”耿弇按剑说道:“刘子舆不过是一个落草贼寇,早晚会成为降虏。我此次到长安去向朝廷报告渔阳郡、上谷郡的情况,返回来劝说太原郡、代郡共同起兵,来回不过数十日,很快就可以派出精锐骑兵,摧毁这些乌合之众,犹如摧枯拉朽。我看你们才疏学浅,不识去就,离灭族不远了!”孙仓、卫包不听,投奔王郎。

在路上,耿弇听说刘秀在卢奴县,于是疾驰北上,谒见刘秀。刘秀留下耿弇,担任门下吏。耿弇通过护军朱祐请求返回上谷郡,调动军队,平定邯郸。刘秀笑着说:“小伙子,好大的口气!”又多次召见耿弇,用好言抚慰。此后,耿弇跟随刘秀,一路北上,进抵蓟县。听说王郎的军队杀来了,刘秀打算南归,召集属下诸将商议。耿弇说:“我们从南边来,不宜再南下。渔阳郡太守彭宠,是您的同乡;上谷郡太守,是我的父亲。若调动两个郡的兵力,有控弦骑士上万,王郎的军队,不足挂虑。”刘秀手下诸将对此建议颇不以为然。他们说:“就是死,坟墓也要朝着南方,为何还要北上,跳入王郎大军的口袋?”刘秀指着耿弇说:“这是我北上途中的主人。”恰好蓟县城爆发动乱,刘秀只好向南奔逃,手下诸将逃散。耿弇逃往昌平县,来到父亲耿况处,劝说父亲派寇恂与东边渔阳郡太守彭宠联络,各自调动轻骑兵两千人,步兵一千人。耿弇与景丹、寇恂还有渔阳郡的军队一起南下,所过之处,斩杀王郎的大将、九卿、校尉等官员四百余人。缴获王郎军印绶一百二十五枚,符节二枚,消灭王郎军三万人。平定涿郡、中山郡、巨鹿郡、清河郡、河间郡,共计二十二个县,在广阿县追上刘秀等。当时,刘秀正在攻打王郎,有传言说两个郡的兵马杀来,诸将顿时恐慌。接下来,耿弇带着北部二郡的将领前来大营拜谒刘秀,刘秀看到耿弇等,大喜过望,说:“这是渔阳郡、上谷郡士大夫的功劳。”刘秀将上谷郡、渔阳郡诸将拜为偏将军,让他们继续率领所属军队,拜耿况为大将军,封为兴义侯,可以建立大将军幕府,设置裨将。耿弇等跟随刘秀,随后攻取邯郸。

在当时,更始帝征召代郡太守赵永,耿况劝说赵永不要去长安,应该追随刘秀。刘秀派赵永返回代郡,安抚民众,赵永回到代郡,代县令张晔反叛赵永,据城坚守,还招来匈奴、乌桓作为外援。刘秀拜耿弇的弟弟耿舒为复胡将军,进攻张晔,大败张晔。赵永这才回到郡府,安抚民众。当时,五校贼有二十余万人北上寇掠上谷郡,耿况与耿舒一起连战连胜,大败五校军。贼寇退出上谷郡。

更始帝刘玄看到刘秀的声望日渐高涨,心存忌惮,派使者立刘秀为萧王,诏令刘秀罢兵,与建立战功的其他将领返回长安;又派遣苗曾前往幽州,担任州牧;派遣韦顺前往上谷郡,担任太守;派遣蔡充前往渔阳郡,担任太守,一起前往北部州郡上任。当时,刘秀住在邯郸宫,白天在温明殿睡觉。耿弇进入温明殿,在刘秀床前请示,劝说刘秀:“如今更始帝朝政混乱,君臣上下,淫乱不堪。诸将在京城擅自行事,皇亲贵戚在京城横行无忌。天子诏命不出城门,各地州牧、郡守自行决定去留,百姓不知该听命于谁,士人均感到不安。贼寇掳掠财物,抢劫妇女,身上带着金玉的人,出了家门就会遭到抢劫。百姓叩心问天,甚至有人思念王莽新朝。此外,铜马、赤眉等民军,有数十伙儿人,人数多的有上百万,圣公刘玄对他们无可奈何,看来败亡是早晚之事。将军家在南阳首先起事,打败王莽百万大军,今天又在河北平定贼寇,控制河北富庶之地。以义讨伐,发出号令,四方无不响应,天下可以传檄而定。天下大位,不应该再让与他人。我听说有使者从长安来,欲让将军罢兵,千万不能答应。而今,战士们伤亡很大,耿弇愿意回到幽州,调集精兵,谋划下一步行动。”刘秀听了耿弇的分析,大喜,此后,刘秀拜耿弇为大将军,与吴汉一起北上,征调幽州十个郡的军队。耿弇到了上谷郡,逮捕韦顺、蔡充,将其斩杀,吴汉又杀了苗曾。二人调动幽州全部兵力,率领南下,跟随刘秀进攻铜马军、高湖军、赤眉军、青犊军,在元氏县追杀尤来军、大枪军、五幡军。耿弇率领北方精锐骑兵,常担任先锋,一路上冲锋陷阵,刘秀乘胜在顺水附近大战。贼寇看到形势危急,殊死顽抗,汉军士卒疲惫,败退下来,在范阳县筑起壁垒坚守,又过了数日,才缓过气来,贼寇也顺势退兵。耿弇跟随刘秀穷追贼寇至容城、小广阳、安次县,连战连胜,大败贼寇。刘秀返回蓟县,派遣耿弇与吴汉、景丹、盖延、朱祐、邳彤、耿纯、刘植、岑彭、祭遵、坚镡、王霸、陈俊、马武等十三位将军,穷追贼寇至潞东县,在平谷县,与贼寇再战,斩杀一万三千余人。将贼寇一直追至右北平郡无终县、土垠县之间,直至俊靡县,才凯旋。贼寇分散逃入辽西郡、辽东郡,部分贼寇被乌桓人、貊人袭击,掳掠而去,最终星消云散。

刘秀即皇帝位,拜耿弇为建威大将军,与骠骑大将军景丹、强弩将军陈俊,在敖仓进攻新县贼寇,逼降贼寇。

建武二年,光武帝封耿弇为好畤侯,享有好畤、美阳两个县的食邑。

建武三年,延岑从武关出兵,进攻南阳郡,攻下数城。穰县人杜弘率领部众,追随延岑。耿弇与延岑在穰县大战,大败延岑军,斩杀三千余人,生擒延岑部将,俘虏士卒五千余人,缴获印绶三百枚。杜弘投降,延岑与数名骑兵逃往东阳县。

耿弇跟随光武帝巡幸舂陵乡。耿弇奏请皇帝,愿意北上回到上谷郡,征调留在当地的军队,前往渔阳郡平定彭宠叛乱;再前往涿郡,平定张丰叛乱;而后返回,收服富平、获索二人;既而东进,进攻张步,平定齐地。光武帝很欣赏耿弇的豪迈之举,批准奏请。

建武四年,皇帝诏令耿弇进攻渔阳郡。耿弇考虑到父亲耿况在上谷郡担任太守,在此前与彭宠一起拥立刘秀,有同样功劳,另外,耿弇的兄弟还没有在京师担任职务,耿弇心存疑虑,不敢独自领军前去。于是上书皇帝,请求先回到洛阳。光武帝诏书答复:“将军带领宗族,为了国家奋力拼杀,所向披靡,功劳卓著,又有何疑虑,提出要先返回洛阳?将军暂且与王常驻守涿郡,准备下一步行动。”耿况听到耿弇前来征讨彭宠,心中不安,派遣耿舒的弟弟耿国到洛阳来侍奉皇帝。光武帝准奏,封耿况为隃(shù)糜侯。诏命耿弇与建义大将军朱祐、汉忠将军王常等进攻望都县、故安县。驻守在西山的贼寇有十几个营,全部被歼灭。当时,征虏将军祭遵驻扎在良乡,骁骑将军刘喜驻扎在阳乡,抗击彭宠。彭宠派遣弟弟彭纯,率领两千余匈奴骑兵,彭宠亲自率领数万人,分两路进攻祭遵、刘喜。匈奴骑兵经过军都县,耿舒拦腰截击,斩杀两位匈奴王,彭宠只好退军。耿况与耿舒进攻彭宠,攻取军都县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