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后汉书》 » 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 >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 白话文翻译 > 第2节

任李万邳刘耿列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
万修,字君游,右扶风茂陵县人。更始帝在位期间,万修担任信都县令,与信都郡太守任光、郡都尉李忠共同守城,迎接刘秀。刘秀拜万修为偏将军,封为造义侯。及至攻破邯郸,刘秀拜万修为右将军,万修跟随刘秀平定河北。

建武二年,光武帝封万修为槐里侯。万修与扬化将军坚镡一起进攻南阳郡,在攻下南阳以前,万修已经患病,在军中病逝。

嗣子万普继位,改封为泫氏侯。万普去世,嗣子万亲继位,改封为扶柳侯。万亲去世,没有子嗣,撤销封国。安帝永初七年,邓太后续封万修的曾孙万丰为曲平亭侯。万丰去世,嗣子万炽继位。顺帝永建元年,万炽去世,没有子嗣,撤销封国。桓帝延熹二年,桓帝续封万修的玄孙万恭为门德亭侯。

邳彤,字伟君,信都县人。父亲邳吉,曾担任辽西郡太守。最初,邳彤担任王莽的和成郡(注:原巨鹿郡,王莽分出一部分,改为和成郡)卒正。刘秀平定黄河以北,来到曲阳县,邳彤举城投降。刘秀任命邳彤为巨鹿郡太守,在此地停留数日。刘秀北上来到蓟县,恰逢王郎起兵,派部将攻城略地,所到县邑大多归降王郎,只有和成郡、信都郡两个郡据城坚守,不肯投降。邳彤听说刘秀从蓟县返回,汉军有很多人溃散,邳彤欲前往信都郡迎接刘秀,先派五官掾张万、督邮尹绥,挑选精锐骑兵两千余人,迎接刘秀。不久,邳彤与刘秀在信都郡见面。刘秀虽然得到两个郡的帮助,然而汉军的人数还是很少,溃散的军人还未归队,有建言者认为刘秀可以暂且用信都郡的军队作为护卫,西行返回长安。邳彤反对:“诸将的意见不对。官吏、百姓仍然思念汉室,更始帝即位,天下纷纷响应,三辅地区清扫道路,长安清理皇宫,迎接更始帝到来。汉将振臂一呼,千里之内,无不献出城邑,俯首归降,汉军可谓所向披靡。从上古以来,还从未有过这样的景象。汉室仍然受到百姓拥戴!譬如说,卜筮者王郎,假托汉室宗亲,聚集乌合之众,遂使得燕、赵震动。明公已经拥有两个郡的精兵,又有汉室旗帜相号召,响应的百姓一定会很多。攻城略地,汉军将会无往而不胜,沿途贼寇,只能望风披靡!如果此时无功而返,不仅会失去河北,还会影响三辅的安危,损失太大,绝不能采纳这个建议。如果明公放弃在河北征战,那么,信都郡的战士也会瓦解。为什么?明公一旦西归,百姓绝不肯背弃父母,离开故乡,千里追随明公,肯定会一哄而散。”

刘秀认为邳彤分析得对,下定决心不走。当天,刘秀拜邳彤为后大将军,继续担任和成郡太守,派邳彤率领军队,担任前锋。汉军进抵堂阳县,此前,堂阳县已经反叛归降王郎,邳彤派张万、尹绥向堂阳县的官吏、百姓晓谕利害。刘秀连夜赶到,邳彤打开城门,迎接刘秀。邳彤引军在中山大败白奢贼寇。此后,邳彤随侍在刘秀身边,南征北战。

信都郡再次反叛,投降王郎,王郎任命的信都王逮捕邳彤的父亲、弟弟、妻子、儿女,逼迫他们写信,招降邳彤:“投降王郎,可以封爵;不投降,就夷灭家族。”邳彤流着眼泪,报告刘秀:“事君者不能顾家。邳彤的亲属,在信都者如还能保全性命,全赖刘公之恩。明公争夺天下,邳彤绝不敢因私废公。”此时,更始帝派遣部将攻打信都城,王郎的军队败走,邳彤的家属得以保全。

及至攻取邯郸,刘秀封邳彤为武义侯。

建武元年,光武帝封邳彤为灵寿侯,代行大司空职事。光武帝定都洛阳,拜邳彤为太常。一个月后,邳彤改任少府,当年被免职,后又担任左曹侍中。邳彤跟随在光武帝身边南征北战,建武六年,回到封国。

邳彤去世,嗣子邳汤继位,建武九年,光武帝改封邳汤为乐陵侯。

建武十九年,邳汤去世,嗣子邳某继位,没有子嗣,去世后撤销封国。安帝元初元年,邓太后续封邳彤的孙子邳音为平亭侯。邳音去世,嗣子邳柴继位。

最初,张万、尹绥与邳彤一起迎接刘秀,此后,刘秀拜他们为偏将军,跟随刘秀征战。张封受封为重平侯,尹绥受封为平台侯。

评论如下:凡谈到功成业就者,总是把功劳显著者摆放在前边。至于谈到出谋献策者,因较为隐蔽,难以彰显功绩。再看事情成功的过程,还是能够理出轨迹。当时建议放弃二郡、率军返回关中者,目光短视,几乎断送大业,并未想到由此带来的后果。世祖最初也未意识到这一点,那么多人随声附和,只有邳彤坚决反对,可谓势单力孤!古人讲“一言可以兴邦”,正是邳彤的“一言”,为世祖奠定万世大业。

刘植,字伯先,巨鹿郡昌城县人。王郎起兵,刘植与弟弟刘喜、堂兄刘歆率领族人、宾客,聚集数千人马,占据昌城县。听说刘秀从蓟城逃出,遂打开城门迎接刘秀,刘秀拜刘植为骁骑将军,拜刘喜、刘歆为偏将军,封三人为列侯。当时,真定王刘扬起兵,归附王郎,有部众十余万,刘秀派遣刘植前去劝降刘扬,刘扬投降。此后,刘秀暂且留在真定县,娶了郭氏为夫人(郭皇后),郭氏是刘扬的外甥女,刘秀借此拉拢刘扬。刘秀与刘扬及诸将在郭氏的漆里家中,摆设酒宴,刘扬击筑,为婚宴助兴。此后,刘秀从刘扬处补充军队,进军攻取邯郸,平定黄河以北。

建武二年,光武帝封刘植为昌城侯。诏令刘植讨伐密县贼寇,刘植在战场上阵亡,嗣子刘向继承爵位。光武帝诏令刘喜率领刘植的军队,拜刘喜为骁骑将军,封为观津侯。刘喜去世,光武帝又拜刘歆为骁骑将军,封为浮阳侯。刘喜、刘歆跟随光武帝南征北战,此后将封国传予子孙。刘植的儿子刘向,改封为东武阳侯。刘向去世,嗣子刘述继位,明帝永平十五年,因为陷入楚王刘英谋反案,撤销封国。

耿纯,字伯山,巨鹿郡宋子县人。父亲耿艾,曾担任王莽的济平郡(注:原济阴郡,王莽改名称为济平郡)大尹。耿纯在长安求学,后来担任纳言士。

王莽败亡,更始帝刘玄即位,派舞阴王李轶招降各郡、国,耿纯的父亲耿艾归降,改任济南郡太守。当时,李轶兄弟掌权用事,独断专行,门下的宾客、游说者很多。耿纯多次求见李轶,得不到通报,过了很久才被召见。耿纯对李轶讲:“大王以龙虎之威,遭逢乱世,崛起于风云际会,旬月之间,兄弟二人称王。然而,大王的德行、信义百姓并不了解,恩惠还未惠及百姓,大王得到的恩宠、俸禄突然增多,此乃智者所忌。大王应该警惕,以犹惧之心对待。而今,大王欣然自足,这是成功者应有的态度吗?”从这些谈话,李轶认为耿纯绝非等闲之辈,而且耿纯是巨鹿郡的豪门大姓,于是,李轶按照皇帝制书,拜耿纯为骑都尉,授予耿纯符节,命令耿纯平定原赵、魏地区。

恰逢刘秀渡过黄河,来到邯郸,耿纯拜谒刘秀,刘秀以客礼接待耿纯。耿纯退出,看到刘秀的部属,还有刘秀的军队,军纪严明,与其他义军不同。为了进一步与刘秀交好,耿纯向刘秀献上良马,还有缣帛数百匹。刘秀北上来到中山国,留下耿纯驻守邯郸。恰逢王郎起兵造反,刘秀不得不从蓟县,向东南方向溃逃。耿纯与族中兄弟耿訢、耿宿、耿植一起,率领族人及门客两千余人,其中包括老弱病残,用车子载上棺木,在育县与刘秀会合。刘秀拜耿纯为前将军,封为耿乡侯,耿䜣、耿宿、耿植担任偏将军,与耿纯一起,担任先锋,逼降宋子城。随后,刘秀攻下曲阳县、中山国。

当时,有很多郡、国投降王郎,耿纯担心族人也会心存邪念,于是,派耿䜣、耿宿返回家乡,烧毁族人的房屋。刘秀问耿纯为何要这样做,耿纯答:“臣私下认为,明公单骑来到河北,没有带来丰厚的资财,没有用重赏召集众人,而是以恩信诏示天下,士人皆愿意归附。而今,王郎在邯郸自立为皇帝,北部州郡对此多有疑虑。耿纯虽然带领族人,归附明公,但是老弱也在其中。耿纯担心会有半数以上的族人、宾客,不能同心协力。为此,耿纯焚烧他们的房屋,以断绝其归路。”刘秀听罢,叹息不已。及至刘秀来到鄗城,在传舍休息,鄗城豪门大姓苏公造反,打开城门,放进王郎的将军李恽。耿纯首先察觉,率领汉军迎战李恽,大败并斩杀李恽。耿纯跟随刘秀平定邯郸,又大败铜马军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