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后汉书》 » 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>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白话文翻译

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白话文翻译

朱祐,字仲先,南阳郡宛县人。年幼时,朱祐成为孤儿,在复阳县外祖父刘家长大,常来往于舂陵乡,刘秀与伯升很喜欢朱祐。南阳郡举事起义,更始帝刘玄拜伯升为大司徒,伯升任命朱祐为护军。及至刘秀担任大司马,在黄河以北征战,刘秀任命朱祐为护军,对朱祐很信任,朱祐可以在刘秀卧室休息。在侍宴时,朱祐诚恳地对刘秀讲:“长安朝政混乱,公有日角之相,这是天命所归的异象。”刘秀讲:“召刺奸来,收捕护军!”朱祐不敢再讲。朱祐跟随刘秀在河北征战,常冲锋陷阵,刘秀提拔朱祐为偏将军,封为安阳侯。刘秀即皇帝位,拜朱祐为建义大将军。

建武二年,光武帝封朱祐为堵(zhě)阳侯。当年冬天,朱祐与诸将在淯阳县进攻邓奉,战事不利,朱祐被邓奉俘虏。第二年邓奉战败,脱下上衣,通过朱祐,向光武帝肉袒请降。光武帝恢复朱祐的爵位,重赏朱祐,又派朱祐进攻新野县、随县,逐一平定。

延岑在穰县战败,此后,延岑与秦丰部将张成合兵一处,继续顽抗。朱祐率领征虏将军祭遵与张成在东阳县大战,在阵中斩杀张成。延岑败走,归附秦丰,朱祐缴获延岑印绶九十七枚。朱祐逼降黄邮,光武帝赐予朱祐黄金三十斤。

建武四年,朱祐率领破奸将军侯进、辅威将军耿植,代替征南大将军岑彭,在黎丘县围困秦丰,在蔡阳县大败并斩杀秦丰的部将张康。光武帝亲临黎丘县,派御史中丞李由持玺书,招降秦丰,秦丰口出恶言,不肯投降。皇帝车驾返回,以敕书指导朱祐方略,朱祐奋力进攻。第二年夏天,城中山穷水尽,秦丰带着母亲、妻子、儿子九人,肉袒向汉军投降。朱祐用槛车押送秦丰,传送至洛阳,皇帝斩杀秦丰。大司马吴汉上奏,弹劾朱祐没有按照皇帝的诏书受降,背离将帅职责,皇帝没有加罪。朱祐回到军营,与骑都尉臧宫会齐,进攻延岑余党,逐一平定盘踞在阴县、酂县、筑阳县三县的贼寇。

朱祐为人朴实、耿直,崇尚儒学,率领汉军出征,多次受降,以攻克城邑为要务,不以斩杀敌人首级为功劳。朱祐严禁军中士卒掳掠百姓。军人喜欢放纵,为此多有怨言。

建武九年,朱祐在南行唐县驻扎,抵御匈奴。

建武十三年,皇帝为朱祐增加食邑,改封朱祐为鬲侯,享受食邑七千三百户。

建武十五年,朱祐回到京师朝见皇帝,奉上大将军印绶。此后,朱祐留在京师,享受奉朝请礼遇。朱祐上奏,说在古代,人臣接受封赏,没有“王”的封号,可将封号改为“公”。光武帝同意,此后将王爵改为公爵。朱祐又上奏,应该诏令三公除去“大”,以符合古制。光武帝又采纳建议。

很早以前,朱祐在长安求学,当时刘秀前去探望,朱祐学习很用功,要先到学堂听课,而后再招待刘秀。再后来,皇帝御驾亲临朱祐的宅邸,光武帝笑着问朱祐:“主人这次还要丢下我,先去听课吗?”因为朱祐与皇帝有旧谊,皇帝多次赏赐朱祐。

建武二十四年,朱祐去世。

嗣子朱商继承爵位。朱商去世,嗣子朱演继位,和帝永元十四年,因为堂兄朱伯陷入外孙女阴皇后巫蛊案,朱演受到牵连,被贬为庶人。安帝永初七年,邓太后续封朱演的儿子朱冲为鬲侯。

景丹,字孙卿,左冯翊栎阳县人。年轻时,景丹在长安求学。王莽篡政时,朝廷举荐四科(注:德行、言语、政事、文学)学子考试,景丹以言语科担任固德侯国相。因为做事情干练,享有美誉,在朔调郡(注:原上谷郡,王莽更名为朔调郡)连率手下担任副职。

更始帝即位,派遣使者招降上谷郡,景丹与连率(太守)耿况投降。此后,景丹担任上谷郡府长史。王郎起兵,景丹与耿况共谋抗拒王郎。耿况派景丹与儿子耿弇、寇恂等,率领军队南下,归附刘秀。刘秀接见景丹等人,笑着说:“邯郸王郎的将帅,多次说我征调渔阳郡、上谷郡的军队,我只能回答‘是的’,岂料二郡的贤士真的来帮助我!我要与贤大夫一起,建立功名。”刘秀拜景丹为偏将军,封为奉义侯。景丹跟随刘秀,在南县进攻王郎的部将倪宏等,王郎军迎战,汉军退却,景丹等人纵马驰骋,率领精锐骑兵反攻,大败王郎军,穷追十余里,死伤者沿途相望。景丹返回,刘秀对景丹讲:“我听说边郡的‘突骑兵’是天下精兵,今日所见,果然名不虚传,真是太高兴了!”此后,景丹跟随刘秀在黄河以北征战。

刘秀即皇帝位,按照谶文,诏令平狄将军孙咸代行大司马职事,众将领对此任命颇有意见。皇帝下诏举荐可以担任大司马者,诸将举荐吴汉、景丹。光武帝说:“景将军是北部边郡名将,是大司马人选。吴将军有定策之功,又杀了苗幽州、谢尚书,他的功劳很大。按照旧制,骠骑大将军与大司马职务可以相互兼任。”于是,拜吴汉为大司 马,拜景丹为骠骑大将军。

建武二年,景丹受封为栎阳侯。光武帝对景丹讲:“而今,函谷关以东诸侯的封国虽有数县之多,栎阳县却有上万户。人们常讲‘富贵不还故乡,犹如穿着锦绣衣裳夜行’,这次封卿为栎阳侯。”景丹顿首谢恩。当年秋天,景丹与吴汉、建威大将军耿弇、建义大将军朱祐、执金吾贾复、偏将军冯异、强弩将军陈俊、左曹王常、骑都尉臧宫等人,跟随光武帝,在羛(xī)阳县大败五校军,逼降五校军五万人。恰逢陕县贼寇苏况攻破弘农郡,生擒郡太守。当时,景丹生病,光武帝考虑到景丹是老将,欲诏令景丹带病兼领弘农郡太守职事,当天夜晚召景丹入宫,对景丹讲:“贼寇逼近京师,暂借将军的威名,只要睡在床上,就可以镇守弘农郡。”景丹不敢推辞,带病接受任命,率领汉军前往弘农郡,抵达任所十余日,病逝。

嗣子景尚继位,后改封为余吾侯。景尚去世,嗣子景苞继位。景苞去世,嗣子景临继位,景临没有子嗣,去世后撤销封国。安帝永初七年,邓太后续封景苞的弟弟景遽为监亭侯。

王梁,字君严,渔阳郡要阳县人,曾担任郡府官吏。太守彭宠任命王梁为代理狐奴县令,与盖延、吴汉一起率领军队南下,在广阿县追随刘秀。刘秀拜王梁为偏将军,攻取邯郸,刘秀赐王梁爵关内侯。此后,王梁跟随刘秀在黄河以北征战。刘秀拜王梁为野王县令,与河内郡太守寇恂一起,向南防御洛阳,向北防守天井关。朱鲔等人不敢出兵,刘秀以为这是王梁的功劳。及至刘秀即皇帝位,群臣在朝堂上廷议,挑选大司空人选,《赤伏符》中有“王梁主卫作玄武”。光武帝认为野王县是当年卫国所在地,玄武又是水神,司空掌管国家水土,于是,拜王梁为大司空,封为武强侯。

建武二年,王梁与大司马吴汉等,进攻檀乡。光武帝有诏,军中事务由大司马统领,王梁却多次在野王县征调汉军。光武帝以王梁不奉诏命,令王梁留在本县,王梁又再次自行决定进军。光武帝以王梁多次抗命,勃然大怒,派遣尚书宗广持符节,在军中斩杀王梁。宗广不忍心下手,用槛车押送王梁,送回京师。抵达京师,光武帝赦免王梁,一个月后,拜王梁为中郎将,代行执金吾职事,在北边守卫箕关。王梁进攻赤眉军别校部队,逼降赤眉军。

建武三年春天,王梁进攻五校军,穷追至信都国、赵国,大败五校军,平定五校军占据的所有屯聚。当年冬天,光武帝派遣使者持符节,拜王梁为前将军。

建武四年春天,王梁进攻肥城县、文阳县,先后攻取,又与骠骑大将军杜茂,在楚国、沛郡间进攻佼强、苏茂。王梁攻取大梁、啮桑县。捕虏将军马武、偏将军王霸率领另一支汉军,分路前进,一年后,各路大军捷报频传,平定全部贼寇。

建武五年,王梁跟随光武帝救援桃城,大败庞萌等人。王梁奋力作战,受拜为山阳郡太守,镇抚新占领地区,仍然统率汉军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