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法滕冯度杨列传 白话文翻译
张宗,字诸君,南阳郡鲁阳县人。王莽执政时,张宗担任鲁阳县阳泉乡佐吏。王莽败亡,义军蜂起,张宗率领阳泉乡民军三四百人攻城略地,西入函谷关,抵达长安。更始帝刘玄任命张宗为偏将军。张宗看到更始帝朝政混乱,带着家眷迁至安邑。
及至大司徒邓禹西征,平定河东,张宗投奔邓禹。邓禹早就听说张宗智谋超群,向光武帝上表,任命张宗为偏将军。邓禹率军占领栒邑,赤眉军很快杀到,邓禹考虑到栒邑难以固守,欲引军转移至更加坚固的城池。诸将担心赤眉军会尾随而来,不敢担任后卫。邓禹把诸将的名字写在竹简上,放进竹筒,然后按照顺序,令诸将摸出竹简,以确定后卫。张宗不肯探摸竹简,张宗讲:“生死由命,张宗怎么能弃难就易!”邓禹叹息道:“将军有父母妻儿在军营,焉能不顾?”张宗答:“臣听说,一夫拼命,百人难挡,万夫赴死,横扫一切。张宗今天领兵数千,正当展示军威,为何要先想到失败!”遂决定,由张宗担任后卫。诸将率领部众撤离,张宗激励将士,整修壁垒,决心与赤眉军决一死战。邓禹抵达新营地,与诸将商议:“以张将军之勇敢,可以抵挡百万之师。然而今天的形势,犹如将雪片投入沸汤,虽然戮力死战,奈何兵力不济。”邓禹派出步骑两千人,返回接应张宗。张宗整顿军队,正准备撤离,赤眉军杀到,张宗遂与赤眉军大战,杀退赤眉军,而后与大军会合。诸将认为张宗勇敢。及至汉军杀回长安,张宗趁着夜色,率领汉军精锐摸入城内袭击赤眉军,不幸被戈矛刺穿肩胛骨,张宗拼命死战,不肯退却,在攻打赤眉军壁垒时,又被流箭射中,几乎丧命。
邓禹撤军返回,光武帝任命张宗为京辅都尉,率领轻骑兵与征西大将军冯异进攻盘踞在关中的贼寇堡垒,相继攻破。之后,张宗改任河南郡都尉。建武六年,朝廷撤销郡都尉官职,张宗转任太中大夫。建武八年,颍川郡桑中县贼寇蜂起,张宗率领汉军进剿。再后来,青州、冀州的贼寇啸聚山林,张宗以谒者身份督查郡里的驻军清剿。建武十六年,琅琊郡、北海郡贼寇再次起兵,张宗督查这两个郡的驻军清剿,在营帐内排兵布阵,制定清剿方略,定出赏格。此后,沛郡、楚地、东海郡、临淮郡贼寇目睹张宗率领的汉军英勇善战,所向披靡,贼寇溃散。张宗斩杀、俘虏数千人,青州、徐州的贼势很快被镇压下去。再后来,张宗调任琅琊国相,在任上,张宗坚持高压政策,敢于杀伐。明帝永平二年,张宗在任上去世。
法雄,字文强,右扶风郿县人,是战国时齐襄王田法章的后人。秦国灭亡齐国,子孙不敢再以“田”为姓,改以“法”为姓。在宣帝朝,家族迁至三辅,法雄祖上有多人曾是朝廷二千石官员。最初,法雄在郡府担任功曹,太傅张禹举荐法雄,经考试成绩优秀,法雄受命担任平氏县长。在任上,法雄以仁政治理百姓,县里的奸邪隐踪,盗贼稀少,官吏、百姓拥戴法雄。南阳郡太守鲍得上表朝廷,称赞法雄治理有方,法雄升任陵县令。
安帝永初三年,有海贼张伯路等率领三千徒众,头上系着红色头巾,穿着绛色衣服,在沿海九郡烧杀抢掠,杀害郡府官员、县令、县长。张伯路自称“将军”。最初,朝廷派遣侍御史庞雄督查州郡,发兵征剿,张伯路等人请降,之后又聚集在一起。第二年,张伯路与平原郡人刘文河等率领徒众三百余人,自称“使者”,攻打厌次县,杀了厌次县长、县吏。之后,张伯路转入高唐县,烧毁县衙,释放囚犯。贼寇的首领一律自称“将军”,他们尊张伯路为大首领。张伯路头戴五梁冠,佩带印绶,聚集的徒众越来越多。朝廷派遣御史中丞王宗持符节调动幽州、冀州各郡的地方部队,共计数万人,又任命法雄为青州刺史,与王宗一起合力进剿。连续几场战斗,贼寇连战连败,汉军斩杀、溺死的贼寇有数百人,余众皆作鸟兽散,收缴的兵器、财物很多。此时,朝廷颁发大赦令,贼寇看到汉军还未停止用兵,也不敢投降。王宗召集州部刺史、郡太守商议,大家认为应该乘胜追击。法雄认为:“不能这样做。自古以来用兵就是凶事,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。勇不可恃,胜不可必。贼寇如果乘船浮海,盘踞在海岛,再要想攻打,就很困难。既然朝廷已经颁布大赦令,可以暂且罢兵,以此诱降贼寇,贼势一旦瓦解,然后再一鼓歼之,不必大战就可以解决战事。”王宗赞成法雄的看法,随即罢兵。贼寇获知汉军罢兵的消息,非常高兴,将掳掠的百姓释放。东莱郡的地方部队仍未停止用兵,贼寇再次惊恐,有些逃往辽东郡,有些躲在海岛。永初五年春天,贼寇粮草耗尽,再次寇掠东莱县,法雄率领州郡部队征剿,贼寇退回辽东郡,辽东郡人李久等将退往辽东郡的贼寇全部剿灭,州郡恢复平静。
作为州部刺史,法雄在各郡县巡视,探视监狱,审查罪案。法雄通过察言观色了解案情,县里的官吏凡不能奉法办案者,一律解除职务。
在青州刺史任上四年,法雄改任南郡太守,监狱中关押的囚犯大量减少,郡中的户口人数不断增加。南郡濒临长江、沔水,郡中又有云梦泽,永初年间,地方上有很多虎狼出没,前太守悬赏让猎户捕杀虎狼,虎狼的危害反而愈发严重。法雄到任,向属下县邑移送公文:“虎狼游弋于山林,犹如人生活在城市。自古以来,凡教化推行到位,猛兽不会伤害百姓,这是朝廷施以恩信,以宽厚待人,仁爱惠及禽兽的结果。太守虽然不德,不敢忘记大义。公文到达之日,拆毁陷阱、捕猎器械,猎户不得擅自进入山林捕猎。”从此虎狼的危害大为减少,百姓生活恢复正常。法雄在郡太守任上数年,粮食连年丰收。安帝元初年间,法雄在任上去世。
儿子法真,其事迹记载在《逸人传》。
滕抚,字叔辅,北海郡剧县人。最初,滕抚在州郡出仕为官,升任涿县令。滕抚有文武之才,郡太守很看重滕抚的才能,委以重任,让滕抚兼管六县政事。所辖地面,政治清明,风清气正,县令努力施惠于民众。滕抚在任上七年,辖区道不拾遗。
顺帝末年,扬州、徐州一带盗贼蜂起,骚扰地方,连年不断。顺帝建康元年,九江郡人范容、周生等聚集起来叛乱,占据历阳县,成为江淮一带的大患。朝廷派遣御史中丞冯绲率领汉军,同时督查扬州刺史尹耀、九江郡太守邓显,共同清剿乱贼。尹耀、邓显战败,被贼寇杀害。还有阴陵县人徐凤、马勉等,聚集贼寇,多次寇掠郡县,杀害当地官吏、百姓。徐凤穿着绛色衣服,佩带黑色绶带,自称“无上将军”,马勉头戴皮帽,身穿黄色衣服,佩带玉印,自称“黄帝”。贼寇在当涂山安营扎寨,建立纪年,设置百官,派遣副帅黄虎,攻陷合肥。第二年,广陵县人张婴等,聚集贼寇数千人造反,占据广陵县。朝廷广泛征求将帅,三公举荐滕抚,说滕抚文武兼备。顺帝拜滕抚为九江郡都尉,与中郎将赵序协助冯绲,率领州郡军队数万人,讨伐贼寇。朝廷开出赏格,招募贤才,用金钱、食邑多方面招募人才。梁太后担心贼寇聚集在一起,汉军难以制服,又准备派遣太尉李固前去督阵,还未出发,滕抚等人已经展开攻势,大败贼寇,斩杀马勉、范容、周生等,共歼灭贼寇一千五百人。徐凤率领余众窜逃至东城县,烧杀抢掠。下邳县人谢安响应招募,率领族人、亲戚朋友设下埋伏,斩杀徐风。此后,朝廷封谢安为平乡侯,享受食邑三千户。拜滕抚为中郎将,督查扬州、徐州政事。滕抚指挥汉军进攻张婴,斩杀、擒获一千余人。赵序临阵怯懦,谎报斩杀贼寇首级,被召回京师,杀头示众。还有历阳县贼寇华孟,自称“黑帝”,攻打九江郡,杀害郡太守。滕抚乘胜进剿,大败华孟,斩杀华孟等共计三千八百人,俘虏七百余人,缴获的牛、马、财物难以计数。东南一带平定,汉军凯旋。朝廷拜滕抚为左冯翊,任命滕抚的一个儿子为侍郎。滕抚把获得的赏赐全部分予麾下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