窦何列传 白话文翻译
窦武,字游平,右扶风平陵县人。窦武是安丰戴侯窦融的玄孙,父亲窦奉,曾担任定襄郡太守。年轻时,窦武专心于经学,品学兼优,在地方上享有名气,常在大湖中为弟子们讲课,不接触政事,在函谷关以西享有盛名。
桓帝延熹八年,窦武的大女儿被选入掖庭,桓帝封窦氏为贵人,拜窦武为郎中。当年冬天,桓帝立窦贵人为皇后,窦武升任越骑校尉,受封为槐里侯,享受五千户食邑。第二年冬天,桓帝拜窦武为城门校尉。在此期间,窦武广交天下的名士,砥砺节操,廉洁自律,不接受他人请托、送礼,妻子儿女的衣食,仅满足温饱而已。当时,羌戎、蛮夷多次侵犯边郡,农业歉收,百姓饥困。窦武得到两宫的赏赐,大多分送予太学的学生,还用车子载着饭菜,运到大路旁,施舍给过路的流民。窦武哥哥的儿子窦绍,担任虎贲中郎将,放荡不羁,生活奢靡。窦武多次叱责侄子,态度严厉,窦绍不肯改过,于是,窦武上书奏请免去窦绍的职务,又自责对侄子教育不够,应该首先接受处罚。从此窦绍改过自新,遵守法律,无论大小事情,不敢再违犯禁令。
当时,朝政多有缺失,宫中宦官受到桓帝信任,横行不法,李膺、杜密等在朋党案中遭到逮捕。桓帝永康元年,窦武上疏谏言:“臣听说,明主不讳讥刺之言,借此了解实情;忠臣不惧谏诤之祸,勇于上达纷乱之事。君臣间相互信任,可建立百世之功。臣幸得以遭逢圣明之世,接受文武之化,岂敢饱食荣禄,而逃避责任,臣愿竭尽忠诚,奉上忠言!最初,陛下从藩国来到京师,继承圣祚,天下人莫不瞩目,祈盼汉室再获中兴。陛下即位以来,未曾听说有善政,梁冀、孙寿、寇荣、邓万虽然已经受到严惩,宫中常侍黄门依然猖獗,欺上罔下,竞相以诈术欺瞒陛下,擅自篡改制度,爵位授予不应授予之人。朝廷日渐衰弱,奸臣日益肆虐。想当年,西汉成帝放纵外戚王氏执掌朝政,最终导致汉室倾覆,天下异姓。如今,陛下不患前车之鉴,又循覆车之痕,臣担心,秦二世之难,又将会重演,赵高横行之祸,旦夕间,将会殃及陛下。最近,奸臣牢修,捏造朋党案,朝廷收捕前司隶校尉李膺、太仆杜密、御史中丞陈翔、太尉府掾史范滂,严刑拷打,株连数百人。刑讯逼供,旷日持久,然而,最终却查无实据。臣以为,李膺等人均为忠君爱国之士,坚守节操,报效汉室,这些人是陛下的后稷、皋陶、伊尹、吕尚,是辅弼朝政的良臣,却被奸臣贼子陷害,令天下士人寒心,海内失望。臣奏请陛下留意,聆听他们的申诉,澄清事实,让他们早日走出囹圄,以镇压鬼魅喁喁之心。臣听说,古代明君,一定会选择贤臣辅佐,创立圣业。如今,宫中台阁近臣,尚书令陈蕃,仆射胡广,尚书朱寓、荀绲、刘佑、魏朗、刘矩、尹勋等,都是国家良臣,忠贞之士。尚书郎张陵、妫皓、苑康、杨乔、边韶、戴恢等,文质彬彬,通晓经书,熟悉典章制度,朝廷内外,英才并列。然而,陛下信任近侍,宠幸饕餮贪渎之徒,致使宦官子弟在州郡执掌要职,在朝中成为心腹。对这些贪渎之臣,应该予以罢黜,按照罪行大小,予以惩治。夺去宦官欺国之封赏,按照诬陷忠良,肆意诽谤之罪,予以严惩。陛下应该信任忠良之臣,把握臧否之权,使得邪正毁誉,各得其所。授予官职,唯才是用。如此一来,灾异才可以消除,嘉祥也才会到来。在此期间,有嘉禾、灵芝、黄龙出现。祥瑞之物昭示良臣嘉士,福瑞降临,预示善人在世。有德为瑞,无德为灾。陛下所行,不合天意,不宜庆贺。”奏书递上,窦武以有病,请求归还城门校尉、槐里侯印绶。桓帝没有批准,下诏赦免李膺、杜密等,把他们从黄门北寺、若卢、中都府监狱释放,在押罪犯,罪行较轻者,也一律释放。
当年冬天,桓帝驾崩,没有子嗣。窦武召来侍御史河间国人刘儵,询问宗室诸侯谁最贤能,刘儵举荐解渎亭侯刘宏。窦武入宫,奏请窦太后,征召刘宏,这就是灵帝。灵帝拜窦武为大将军。之后,窦武常在禁中,辅佐朝政。灵帝即位,按照定策有功,封窦武为闻喜侯,儿子窦机为渭阳侯,窦机受拜为侍中,窦武哥哥的儿子窦绍受封为鄠侯,改任步兵校尉,窦绍的弟弟窦靖受封为西乡侯,担任侍中,同时负责监察羽林左骑卫士。
窦武辅佐朝政,常有铲除宦官的想法,太傅陈蕃也持有同样想法。在朝会时,陈蕃私下里对窦武讲:“中常侍曹节、王甫等,从先帝以来,把持朝廷权柄,祸乱海内。天下不安,百姓困顿,原因就在于此。现在不杀曹节等,以后更加难办。”窦武深以为然。陈蕃得到窦武的支持,心中大喜,用手推开座席,站起来。窦武举荐有同样想法的尹勋担任尚书令,刘瑜担任侍中,冯述担任屯骑校尉。又征召天下名士,此前遭贬黜的前司隶校尉李膺、宗正刘猛、太仆杜密、庐江郡太守朱密等,将他们安置在朝廷要职。又延请前越巂郡太守荀翌,任命为将军幕府从事中郎,任命颍川郡人陈寔为幕府僚属,大家一起谋划。天下俊杰,观察朝廷的动向,莫不欢欣鼓舞,延颈企盼,都想着能贡献一分力量。
恰逢五月发生日食,陈蕃对窦武讲:“在西汉,萧望之被宦官石显陷害,在前朝,李膺、杜密诸公受到宦官陷害,祸及妻子,如今的石显辈,已经有数十人!陈蕃八十岁啦,愿帮助将军除去祸患,可借此次日食出现,奏请朝廷,罢黜宦官,以消除上天异象。还有,赵夫人及宫中女尚书,终日惑乱太后,也应该罢黜。请将军考虑。”窦武奏闻太后:“按照旧制,黄门宦官、宫中常侍,只能负责禁中事务及宫中门户安全,主管宫中官署财物。如今,宦官干预朝中政事,而且,手中掌握很大权力。宦官子弟担任很多重要职务,布满天下州郡,这些人,残民以逞,专事贪渎,百姓为此扰攘不安,很多变故来自于此。应该将宦官悉数罢免,清理朝廷。”窦太后说:“汉建国以来,按照旧制,每朝每代都有宦官,只可将有罪者,加以惩处。岂能全部罢黜?”当时,中常侍管霸有谋略,把持宫中事务。窦武奏请,先罢免管霸及中常侍苏康等,将他们处死。窦武又奏请,诛杀曹节等人,太后犹疑不决,下不了决心,迟迟不肯动手。
到了八月,太白金星在西方出现。刘瑜熟悉天文,看到星象,心中厌恶。刘瑜上书太后:“太白金星侵犯房宿左边的骖位,上将星侵入太微星座。经占卜,看到这种星象,应该关闭宫门,星象对应朝中的将相,不利于将相。有奸人在君王身边,要加以防备。”又写信给窦武、陈蕃,说星宿运行错谬,不利于朝中大臣,要尽快拿定主意。窦武、陈蕃看了书信,准备行动。窦武先任命朱宇为司隶校尉,任命刘佑为河南郡大尹,任命虞祁为洛阳令,而后奏请窦太后,免去魏彪的黄门令职务,让自己信任的小黄门山冰,接任黄门令。窦武又让山冰弹劾平素狡黠、罪恶多端的长乐宫尚书郑飒,逮捕郑飒,送往北寺监狱。陈蕃对窦武讲:“这些人已经遭到逮捕,就应该诛杀,还犹豫什么!”窦武没有听从,只是令山冰与尹勋、侍御史祝瑨一起,审讯郑飒,供词中牵出曹节、王甫。尹勋、山冰上奏,收捕曹节等人,派刘瑜进内宫奏请窦太后。
当时,窦武已经搬出宫廷,住在府中。掌管宫中文书的官员,先将奏书送予长乐宫五官史朱瑀。朱瑀偷看了奏书,大骂道:“宫中宦官放纵恣肆者,当然该杀。我等有何罪,为何要将我等灭族?”朱瑀大声喊叫:“陈蕃、窦武奏请太后废黜皇帝,犯下大逆罪!”当天晚上,朱瑀召来平素信任的宦官,这些宦官身强体壮,还有长乐宫担任侍从的共普、张亮等,共计十七人,大家歃血为盟,发誓一定要诛杀窦武等人。曹节听了奏书内容,大惊而起,对灵帝讲:“外边情况紧急,请陛下移驾德阳前殿。”曹节让灵帝拔出剑来,做出防卫的样子,又让灵帝的乳母赵娆等,在旁边守护,又把执行诏令的符信收集起来,紧闭宫中门户。曹节等人召来尚书等禁中官属,手持利刃威胁,让他们代替皇上起草诏书,同时,拜王甫为黄门令。而后,王甫持符节到北寺监狱,收捕尹勋、山冰。山冰心存狐疑,不肯就范,王甫当场斩杀山冰,又杀害尹勋,从监狱中放出郑飒。之后,宦官进入宫中,劫持窦太后,夺取玺书,又令宫中谒者把守南宫,关闭宫门,阻断复道,不让宫人通行。而后,王甫派郑飒等人持符节,与侍御史、谒者一起,前去逮捕窦武等人。窦武不肯接受诏命,快马驰入步兵军营,与窦绍一起射杀使者。窦武召集北军五校军营卫士数千人,聚集在都亭下。窦武对卫士发出号令:“黄门常侍造反,此时尽力者,将得到封侯重赏。”灵帝诏令少府周靖代行车骑将军职事,持灵帝授予的符节,与护匈奴中郎将张奂一起,率领五营士卒,前来镇压窦武。在夜漏将要滴尽时,王甫率领虎贲武士、羽林武士、厩驺武士、都候武士、持戟武士,共计一千余人,聚集在朱雀门,与张奂等人会合。第二天清晨,王甫等来到阙门下,与窦武对阵。王甫的兵力越来越多,王甫让武士对窦武率领的卫士喊话:“窦武造反,你们都是禁中卫士,应当宿卫宫中禁省,为何要追随造反者?先投降者有赏!”窦武率领的五校军官兵,素来畏惧宫中武士,于是临阵倒戈,归附王甫。从清晨到吃早饭时,窦武率领的军队全部投降王甫。窦武、窦绍只好落荒逃走,王甫率领军队追赶,包围了窦武、窦绍,二人自杀。王甫将窦武、窦绍的脑袋割下,悬挂在洛阳都亭。随后收捕窦武、窦绍的族人、宾客、姻亲,全部诛杀,受到牵连的刘瑜、冯述,也被灭族。灵帝诏令,将窦武家属流放至日南郡,将窦太后迁至云台宫居住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