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后汉书》 »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 > 董卓列传 白话文翻译

董卓列传 白话文翻译

董卓,字仲颖,陇西郡临洮县人。董卓为人,凶狠暴戾,有谋略。年轻时,董卓在羌人部落生活过一段时间,与羌人豪杰多有交往。后来,董卓返回家乡,躬耕垄亩,有些羌人豪杰跟随董卓,来到董卓的家乡,董卓为他们杀牛沥酒,摆设酒宴招待,豪杰感谢董卓真心相待,回去后,收集牲畜一千余头,送予董卓。从此以后,董卓豪爽、侠义的名声传扬开来。再后来,董卓在凉州部担任兵马掾史,负责塞下巡边、守护。董卓力气很大,膂力过人,身边常携带两副弓箭,左右开弓,在马上驰骋如飞。羌、胡皆敬畏董卓。

桓帝末年,朝廷在边境六郡招募良家子弟,编入羽林军。董卓担任军司马,跟随中郎将张奂,镇压汉阳郡(注:原天水郡)叛羌,汉军大败羌人。之后,桓帝拜董卓为郎中,赏赐缣帛九千匹。董卓说:“战场立功,我应该当仁不让,接受赏赐,则应该归于战士。”把皇帝赏赐的缣帛,全部拿出来分给手下的吏卒,不留一件。稍后,董卓升任西域戊己校尉,因某事被免职,又担任并州刺史、河东郡太守。

灵帝中平元年,灵帝拜董卓为东中郎将,持符节,代替卢植在下曲阳县进攻张角,因为战事不利,被免官抵罪。当年冬天,北地郡先零羌及枹罕县、河关县的盗贼,起兵造反,共同拥立湟中县胡人北宫伯玉、李文侯为将军,杀害护羌校尉泠徵。北宫伯玉等劫持金城郡人边章、韩遂,让他们在军中负责军事,又杀害金城郡太守陈懿,在边郡一带烧杀抢掠。第二年春天,数万叛军骑兵寇掠三辅,逼近皇家陵寝,以诛杀宦官为号召。灵帝下诏,拜董卓为中郎将,担任左车骑将军皇甫嵩的副将,讨伐叛羌。汉军出师不利,皇甫嵩被免职,边章、韩遂等愈发猖狂。灵帝拜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,持符节,执金吾袁滂担任副将,灵帝又拜董卓为破虏将军,与荡寇将军周慎,统归张温指挥。众将领率领各郡征调上来的步、骑十余万,驻扎在美阳县,护卫皇家陵寝。边章、韩遂发兵进攻美阳县,张温、董卓与叛羌接战,连战连败。当年十一月,有流星如火,划破夜空,光焰长达十余丈,照在边章、韩遂的军营里,军中的驴、马齐鸣。贼寇认为这是不祥之兆,欲撤回金城郡。董卓获知消息,心中大喜。第二天,董卓与右扶风鲍鸿等,全力进攻叛羌,大败羌寇,斩杀数千人。边章、韩遂逃回榆中县,张温派遣周慎率领三万汉军穷追猛打。张温的幕府参军孙坚劝说周慎:“贼人在城中缺少粮食,一定会到城外运输。孙坚愿意率领一万人,截断其运粮通道,将军可以率领大军殿后。贼寇困乏,一定不敢应战,大军深入羌中,全力征剿,凉州可一举平定。”周慎不肯采纳谏言,率领汉军围困榆中城。边章、韩遂分兵驻扎在葵园峡,反而截断周慎的运粮通道,周慎恐惧,丢弃车辆辎重撤退。当时,张温还派了董卓率领三万余人讨伐先零羌,董卓在望垣县北边被羌胡围困,粮食匮乏,进退两难。董卓在河上修筑堤坝,佯装捕鱼,而后派军士从堤坝下面悄悄渡河。及至贼寇追来,董卓挖开堤坝,河水猛涨,叛羌难以渡河。在当时,各路汉军溃败,只有董卓全身而退。后来,董卓驻扎在右扶风,灵帝封董卓为斄(tái)乡侯,享受食邑一千户。

灵帝中平三年春天,灵帝派遣使者,持符节前往长安,就地拜张温为太尉。三公在京师外受拜,从张温开始。当年冬天,灵帝征召张温返回京师。之后,韩遂杀了边章、北宫伯玉和李文侯,拥兵十余万,围困陇西郡。郡太守李相如叛变,与韩遂联合,杀了凉州刺史耿鄙。耿鄙的军司马右扶风人马腾,随后也拥兵反叛,还有汉阳郡人王国,自称“合众将军”,他们相继归附韩遂。这些反叛的朝廷命官,共同推举王国为首领,王国率领边郡叛将,寇掠三辅。灵帝中平五年,叛军围困陈仓。灵帝拜董卓为前将军,与左将军皇甫嵩反击并大败叛军。韩遂等废黜王国,劫持原信都县令汉阳郡人阎忠,拥立阎忠为首领,负责统率诸路叛军。阎忠耻于受到贼寇胁迫,忧愤交加,不久病死。此后,韩遂等陷入争权夺利之中,相互厮杀,属下很快分崩离析。

灵帝中平六年,灵帝征召董卓,拜为少府,董卓辞让,不肯就职。董卓上书:“臣所率领的湟中羌人义从军及秦地胡兵,向臣谏言:‘应该得到的粮饷,至今还未拨付,应该得到的赏赐,至今还未拿到,妻子儿女仍然在忍饥受寒。’他们拦住臣的车子,臣不能前行。羌人、胡人秉性残暴,臣不能制止,只能以好言抚慰。如果有新的变故,臣再奏报皇上。”此时,朝廷已经不能制止董卓,深感忧虑。及至灵帝患上重病,以玺书形式拜董卓为并州牧,诏令董卓把兵权交予皇甫嵩。董卓再次抗命,上书拒绝:“臣已经年老,既无谋略,又无功德,皇恩浩荡,诏令臣执掌边疆戎事十余年,与大小士卒相处已久,他们眷恋臣的豢养之恩,愿意为臣舍生忘死。臣恳请陛下,让臣率领属下,守卫北部州郡,为朝廷效力边陲。”之后,董卓率领军队,驻扎在黄河以东,静观时局变化。

及至灵帝驾崩,大将军何进、司隶校尉袁绍共同谋划,欲诛杀宦官,何太后反对。何进、袁绍暗中征召董卓,率领军队开进京师,欲以此要挟太后。董卓得到召唤,当即率领军队启程,同时上书:“中常侍张让等窃据尊位,受到皇上宠幸,祸乱海内。臣听说,扬汤止沸,不如釜底抽薪;割除痈疮虽痛,胜于长在身上,变成溃疡。在往昔,赵鞅调动晋阳之兵,为晋君驱除恶人。今天,臣鸣钟击鼓,率领甲士奔赴洛阳,为朝廷收捕张让等贼人,廓清朝纲。”董卓还未到达京师,何进因为行事不密,反而被宦官杀害。虎贲中郎将袁术率领部众焚烧南宫,在混乱中诛杀宦官。中常侍段珪等,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刘协,连夜逃往小平津。董卓在郊外远远看到宫中起火,遂引兵急进,天亮前,西凉军抵达洛阳城西,听说少帝在北邙山,急忙前往北邙山接驾。少帝看到董卓率领的大军猝然而至,因为恐惧,放声大哭。董卓与少帝讲话,惶急中,少帝不知该如何应答。董卓与陈留王刘协讲话,刘协将宦官祸乱宫廷的经过,详细告诉董卓。董卓当时就认为,陈留王刘协聪明,遇事冷静,能够沉着应对。而且,刘协是董太后所生,太后与自己是同姓,遂有废立皇帝的想法。

最初,董卓带来的军队只有步骑三千人,董卓知道自己带来的兵太少,担心不能慑服朝廷内外,于是,每隔四五日,董卓就令西凉兵在深夜潜出洛阳,开进洛阳附近的军营,第二天清晨,再大张旗鼓返回洛阳,好像是新的西凉军队又开了进来,洛阳城内无人知道内情。不久,何进及弟弟何苗此前统率的军队,也被董卓收编,董卓又令吕布杀了执金吾丁原,兼并了丁原统率的军队,董卓的兵力迅速扩张。此后,董卓暗示朝廷策免司空刘弘,自己取而代之。接下来,董卓原形毕露,在朝堂上公开提议废立皇帝。百官朝会,董卓站起来,激昂地说:“大者为天地,其次为君臣,然后才有国家治理。如今,皇帝孱弱,作为天下君主,不能奉祀宗庙。臣欲效仿伊尹、霍光,拥立陈留王继位,如何?”朝中公卿以下官员,无人敢接董卓的话。董卓又高声道:“在往昔,霍光在朝堂上决策,田延年拔剑相助。今天,有胆敢违逆大议者,以军法从事。”在座者开始骚动。尚书卢植站起来,说:“在往昔,商朝的君王太甲,即位后政治昏昧;霍光最初拥立昌邑王,昌邑王刘贺刚即位,就有罪过一千余条,这才有辅弼大臣废立之事。如今,皇上富于春秋,并无失德之处,不能拿前事来相比。”董卓闻言大怒,遂离开座位,扬长而去。第二天,在崇德前殿,重新召集朝会,董卓胁迫何太后,颁发策书,废黜少帝。董卓说:“皇帝在居丧期间,没有人子之心,其威仪不像人君,废黜少帝为弘农王。”而后,董卓拥立陈留王刘协,这就是献帝。董卓又在朝议中诬陷何太后逼迫婆母永乐太后,致使永乐太后忧愤而死,何太后无婆媳礼,无孝子心,逼迫何太后迁居永安宫。随后,董卓弑杀何太后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