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后汉书》 » 卷八十二下 方术列传 > 方术列传下 白话文翻译

方术列传下 白话文翻译

唐檀,字子产,豫章郡南昌县人。年轻时,唐檀在洛阳太学游学,学习京氏《易经》、韩氏《诗经》、《颜氏春秋》,特别喜欢研究灵异、星象、占卜。后来,唐檀返回家乡,教授学生,有学生一百余人。

安帝元初七年,郡内有灵芝草长出,郡太守刘祗欲上书奏报朝廷,向唐檀咨询。唐檀回答:“如今,外戚在朝中专权,专横恣肆,朝廷衰弱,这难道是吉祥嘉瑞?”刘祗这才没有奏报。安帝永宁元年,南昌有一个妇人生下四个儿子,刘祗再次向唐檀咨询,如何应对异象。唐檀认为,京师会有兵气,其灾异来自萧墙之内。到了安帝延光四年,中黄门孙程在宫中,发兵诛杀皇后的哥哥车骑将军阎显等,拥立济阴王刘保为天子,果然像唐檀预言的一样。

顺帝永建五年,唐檀被举荐为孝廉,在朝中担任郎中。当时,天上有白虹贯日,唐檀就三件政事上书,陈述凶灾征候。奏书递上,唐檀辞官而去。唐檀生前著述文章二十八篇,编辑成书,名字叫《唐子》。唐檀在家中去世。

公沙穆,字文乂,北海郡胶东县人。公沙穆家里贫穷,从小公沙穆就不喜欢游戏玩耍,长大后,学习韩氏《诗经》、《公羊春秋》,特别注重研究《河书》、《洛图》、占星术。公沙穆住在建成山中,背倚山林险阻,建造一间房屋独自居住,没有伴侣。半夜里,狂风呼啸,大雨倾盆,电闪雷鸣,有声音从屋外呼唤公沙穆,公沙穆不予理睬。过了一会儿,呼唤者从窗子钻了进来,声音、样子都很奇怪,公沙穆泰然自若,继续诵读经书,始终不为妖怪所干扰,听闻此事的人都很惊讶。后来,公沙穆在东莱山隐居,有学者远道而来拜访。

有一个富人王仲,家里有资产千金。对公沙穆讲:“当今社会,用钱可以达到任何目的,我把百万家产送予先生,作为资本经营,如何?”公沙穆回答:“谢谢好意。富贵在天,得之由命,用钱财求得富贵,我不愿意做这种人。”

后来,公沙穆被举荐为孝廉,经考试,成绩优秀,担任主事,升任缯国相。当时,缯侯是刘敞,是东海恭王的后人,多有不法行为,废黜嫡子,立庶子为继嗣,骄纵傲慢。公沙穆到任,拜谒刘敞,说:“臣从京师赴任,京师人对臣讲‘缯侯很可恶’,以此告诫臣。缯侯为何会有这样的恶名?国君继承先人的血脉,享有先人的封土,却不能谨守基业,反而违反法令。朝廷派臣来担任国相,希望国君能改邪归正,自求多福。”此后,公沙穆上疏,没收刘敞侵夺的政府公田及百姓私田,废黜刘敞立的庶子,重新立嫡子为继嗣。刘敞的家奴、客人犯法,一律收捕,同时,苦心劝谏刘敞。刘敞痛哭流涕,感谢公沙穆的劝谏,之后,多次听从公沙穆的规劝。

后来,公沙穆担任弘农县令。县内发生螟灾,伤害庄稼,百姓恐惧。公沙穆设立祭坛,祷告道:“百姓有过,罪在公沙穆,愿以自身,为百姓祈祷。”随后天上下暴雨,暴雨过后,螟虫销声匿迹,百姓都说县令神明。桓帝永寿元年,大雨连绵不断,三辅东部大水成灾,一片汪洋。公沙穆懂得气象,预先告知百姓迁往高地避灾,因此,弘农县人在大灾面前,得以免祸。后来,公沙穆升任辽东郡属国都尉,在任上,同样赢得官吏、百姓的爱戴。公沙穆在任上去世,享年六十六岁。六个儿子都很有名气。

许曼,汝南郡平舆县人。祖父许峻,字季山,懂得占卜、星象,很灵验,当时人把许峻比作西汉元帝朝的京房。许曼自称年轻时曾经患有疾病,三年不能痊愈,许峻前往泰山祭拜,向神灵祷告,途中遇到一位道士张巨君,传授其方术。后来,许峻著述《易林》,至今在世上流传。

许曼从小向祖父学习方术。在桓帝朝,陇西郡太守冯绲刚刚上任,打开装印绶的箱子,从箱子里爬出两条赤蛇,分南北游走。冯绲令许曼占卜,卦成,许曼解释:“三年之后,君应该担任边将,官职有‘东’字,向东北行军三千里。此后五年,君担任大将军,率领汉军南征。”桓帝延熹元年,冯绲出任辽东郡太守,征讨鲜卑,延熹五年,再次受命,担任车骑将军,在武陵郡镇压蛮夷反叛,与许曼当年占卜的结果一样。诸如此类的事情,还有很多。

赵彦,琅琊郡人。年轻时,赵彦学习方术。桓帝延熹三年,琅琊郡贼寇劳丙与泰山郡贼寇叔孙无忌杀害郡都尉,攻陷琅琊郡属下县邑,残害官吏、百姓。朝廷任命南阳郡人宗资为讨寇中郎将,授予仪仗、斧钺,率领汉军讨伐,同时督查州郡,配合讨伐。赵彦为将军们摆列《孤虚》阵法,赵彦认为,贼寇驻扎在莒县,莒县附近有五阳之地(注:城阳、南武阳、开阳、阳都、安阳,均靠近莒县),应该调动五阳的驻军,按照以孤击虚的阵法,讨伐逆贼。宗资将情况奏报朝廷,灵帝下诏,派遣五阳驻军前去助战。赵彦又推演遁甲之术,指导在何时进兵,汉军一战即攻破贼寇,焚毁了贼寇屯驻的坞垒。徐州、兖州相继平定。

樊志张,汉中郡南郑县人,博学多识,隐居在民间,不愿意出仕为官。樊志张曾在陇西郡游历,当时,破羌将军段颎出征西羌,延请樊志张。当天晚上,段颎被羌贼层层包围,樊志张只好留在军中,滞留三日,不能离开。夜晚樊志张对段颎讲:“东南角没有羌贼,将军应该乘虚引军杀出,驻军百里以外。而后,回军进攻羌贼,可获全胜。”段颎按照计议行事,果然破了羌贼的包围。此后,段颎将情况奏报朝廷。又推荐樊志张,说此人有梓慎、焦延寿、董仲舒的才智,应该从民间起用,辅佐圣朝,向其咨询奇异之事。桓帝下诏,特别征召樊志张,恰逢樊志张病逝。

单飏,字武宣,山阳郡湖陆县人。单飏孤傲不群,家中贫穷,仍然坚持特立独行。单飏懂得天官、算术,被举荐为孝廉,稍后升任太史令、侍中,又出任汉中郡太守,因为某件公事,单飏被免职,又受拜为尚书,在任上去世。

灵帝熹平末年,有黄龙在谯县出现,光禄大夫桥玄咨询单飏:“这是什么灾祥?”单飏答:“诸侯国会有王者兴起。不到五十年,黄龙会再次出现,这就是兆应。”魏郡人殷登暗中记下。到了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春天,黄龙再次在谯县出现,当年冬天,魏文帝曹丕接受汉室禅位。

韩说,字叔儒,会稽郡山阴县人。韩说通晓《五经》,精通图谶,被举荐为孝廉。韩说与议郎蔡邕的关系很好,多次与蔡邕谈论灾详,向朝廷献上赋、颂、连珠。后来,韩说担任侍中。灵帝光和元年十月,韩说上奏灵帝,说在晦日这一天,一定会有日食出现,恳请百官在这一天着装整齐。灵帝采纳韩说的谏言,到了这一天,果然如韩说所言。灵帝中平二年二月,韩说又密封上疏言事,说某日宫中会发生火灾。到了这一天,南宫大火。

灵帝拜韩说为江夏郡太守,因为某件公事,被免职,在家中去世,享年七十岁。

董扶,字茂安,广汉郡绵竹县人。年轻时,董扶在太学游学,与同乡任安齐名,跟随同郡人杨厚学习,学习图谶。学业完成,董扶回到家乡,教书授徒,学生不辞路途遥远,前来求学。朝廷前后十次征召,公车署三次征召,两次举荐董扶为贤良方正、博士、有道之士,董扶皆称病,不肯应召。

在灵帝朝,大将军何进推荐董扶,拜为侍中,给予特别信任。董扶私下里对太常刘焉讲:“京师将会发生动乱,益州分野有天子气。”刘焉相信董扶的话,遂奏请出任益州牧,此后,董扶担任蜀郡属国都尉,与刘焉一起入蜀。到任仅一年,灵帝驾崩,天下大乱,董扶辞去官职,在家中去世,享年八十二岁。

后来,刘备在蜀地称天子,正如董扶当年所言。蜀国丞相诸葛亮问广汉郡人秦密,董扶和任安各有何长处。秦密答:“董扶善于褒扬他人的优点,也会贬损他人的缺点。任安记得他人的长处,忽略他人的短处。”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