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羌传 白话文翻译
西羌的祖先来自三苗,远古时,属于姜姓分支,居住地靠近南岳衡山。舜帝流放四凶,将四凶之一流放至三危,河关县西南,就是西羌祖先的流放地,靠近赐支县,黄河源首。西羌活动的范围很大,有上千里之广。赐支,《禹贡》记载为析支,南与蜀郡、汉中郡蛮夷相属,西北与鄯善、车师诸国相邻。羌人居无定所,随水草放牧牛羊,地上少量种植谷物,以畜牧为主。羌人的习俗,姓氏不固定,可随父,也可随母,以此确定族属,经过十二世,族群之间可以通婚,父亲去世,可娶后母为妻,哥哥去世,可娶寡嫂为妻,羌人中极少有孤男寡女,部族繁衍兴旺,人口众多。羌人族群不设立君臣,无长幼位序,强盛者担任首领,再分出族群,弱小者依附强盛者。族人之间相互侵夺,力量强大者为雄,杀人者偿命,没有烦琐的禁令,在山谷间长大,不善于平地作战,难以持久,一旦发生战争,羌人以战死为吉利,以病死为不祥。羌人忍苦耐寒,犹如野兽,妇人生孩子时,不避风雪严寒,性情坚韧,勇敢无畏,从五行上讲,羌人得西方之金气。
中原王朝稳定,政治祥和,羌人对中原王朝宾服;中原王朝动乱,教化失序,羌人侵略、袭扰华夏。在往古,夏后氏太康帝一度失国,四夷反叛。及至太康帝的儿子相帝即位,征伐畎夷(注:太康帝驾崩,由弟弟中康继位,征伐羌夷,制作《胤征》,中康驾崩,儿子相帝继位,参见《史记·夏本纪》),相帝七年,羌人向天子朝贡,继续宾服。泄帝即位(注:帝中康驾崩,儿子帝相继位。帝相驾崩,儿子帝少康继位。帝少康驾崩,儿子帝予继位。帝予驾崩,儿子帝槐继位。帝槐驾崩,儿子帝芒继位。帝芒驾崩,儿子帝泄继位。参见《史记·夏本纪》),天子为羌人首领封赏爵位,此后,羌人一直宾服于中原王朝。直至夏桀,中原王朝动乱,畎羌迁徙至邠河、岐山一带,殷商拥有天下,派兵征伐,驱逐羌人。及至殷商衰落,四夷反叛,到了商帝武丁,征伐西戎、鬼方,经过三年,平息叛乱。《诗经》吟诵:“那些氐羌,不敢不来朝贡。”
殷室武乙帝即位,为政暴虐,犬戎又袭扰边境,周室祖先古公率领族人,翻越梁山,来到岐山,躲避犬戎。古公的儿子季历,征伐西落鬼戎,在殷室太丁帝时,季历征伐盘踞在燕京的羌戎,羌戎大败季历。又过了两年,季历在余无大败羌戎,太丁帝任命季历为西部州牧,季历征伐盘踞在始呼、翳徒的羌戎,大败羌戎。及至文王担任西部州伯,西部仍然有昆戎之患,北部有猃狁之患。文王驱逐戎狄,占领戎狄盘踞的土地,戎狄宾服于周室。文王率领西部戎狄,征伐殷室治下的叛乱诸侯,侍奉纣王。
武王伐纣,羌人、髳(máo)人率领军队,襄助武王在牧野与殷商军队大战。武王伐纣克殷,拥有天下,到了周穆王,戎狄不来京师朝贡,穆王西征畎戎,擒获犬戎五王,猎获四只白鹿,四只白狼,此后,穆王将畎戎迁至太原。到了周夷王,王室衰弱,戎狄荒服,不再到京师朝觐。周夷王诏令虢公,率领六师军队征伐太原戎狄,军队进抵俞泉,缴获戎狄上千匹良马。到了周厉王,厉王无道,戎狄袭扰华夏,杀入畎丘,杀了秦人祖先,周厉王诏令讨伐戎狄,不能取胜。周宣王四年,宣王派秦仲讨伐戎狄,战事不利,秦仲被戎狄杀害。宣王拨付秦仲的儿子秦庄公七千军队,派庄公再次征伐戎狄,大败戎狄。从此以后,戎狄稍微收敛。又过了二十七年,周宣王派兵,讨伐太原戎狄,战事不利,王师败绩。又过了五年,周宣王派兵讨伐条戎、奔戎,王师败绩。又过了两年,晋国在汾、隰大败北戎,戎人灭亡姜侯的封国。第二年,周宣王讨伐申戎,大败申戎。又过了十年,周幽王诏命伯士讨伐六济戎狄,战事不利,王室军队败绩,伯士战死。这一年,戎狄围困畎丘,俘虏秦襄公的哥哥世父。当时,幽王昏聩、暴虐,四夷袭扰华夏,周幽王废黜申后,立褒姒为王后,申侯勃然大怒,与戎狄联合起来,袭击王室,在郦山下杀了周幽王。周平王被迫东迁至洛邑建都,秦襄公救援王室有功,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。又过了两年,邢侯大败北戎。
周平王末年,王室更加衰弱,戎狄威逼华夏,陇山以东,至伊河、洛河流域,都有戎狄活动。渭河源头有狄戎、獂戎、邽戎、冀戎,泾河北岸有义渠戎,洛川有大荔戎,渭南有骊戎,伊河、洛河之间有杨拒戎、泉皋戎,颍水源头以西有蛮氏戎。到了春秋时期,戎狄遍布在中原诸侯间,与华夏民族杂居,也参加诸侯会盟。鲁庄公讨伐秦国,将上邽、冀县的戎狄驱逐(注:此处原书有误,鲁国距离秦国遥远,中间隔着晋国等大国,鲁国是小国,不可能讨伐秦国,驱逐戎狄)。又过了十几年,晋国灭亡骊戎。当时,伊河、洛河间活动的戎狄强大,不断袭扰曹国、鲁国。又过了十九年,戎狄攻入王室京畿,秦、晋出兵讨伐戎狄,援助王室。又过了两年,戎狄再次袭扰京畿,齐桓公率领诸侯,保卫王室。又过了九年,陆浑戎从瓜州迁至伊川,允姓戎迁至渭河、汭河流域,向东直抵[生僻字 无法输入] 辕。在黄河以南,太行山以北的戎狄叫“阴戎”,阴戎繁衍兴旺,势力不断扩张。晋文公欲建立霸业,以财货贿赂戎狄,扶助王室。秦穆公从戎狄获得贤士由余,在西戎称霸,拓地千里。及至晋悼公即位,悼公派魏绛与戎狄通使议和,重整霸业。在当时,晋、楚是强国,威慑诸戎,陆浑戎、伊戎、洛戎、阴戎皆臣服于晋国,南方蛮夷皆臣服于楚国。后来,陆浑戎背叛晋国,国君命令荀吴灭亡陆浑戎。又过了四十四年,楚国俘虏蛮夷首领,将南方蛮夷彻底降伏。当时,义渠戎狄、大荔戎狄依然强盛,修筑城郭几十处,这些戎狄首领,以“王”为称号。
到了周贞王八年,秦厉公灭亡大荔戎狄,获取其领土。赵国灭亡代国戎狄,这些是北戎。韩、魏兼并居住在伊河、洛河流域的戎狄,这是阴戎,兼并了戎狄的土地。没有被灭亡的戎狄,纷纷逃亡,向西翻越汧山、陇山。从此,中原不再有戎狄存在,西部只剩下义渠戎狄的后裔。到了周贞王二十五年,秦国讨伐义渠戎狄,俘虏义渠戎王。又过了十四年,义渠戎狄攻打秦国,大军进抵渭河南岸。又经过一百余年,义渠戎狄在洛县大败秦军。又过了四年,义渠戎狄内部动乱,秦惠王派遣左庶长操率领秦军,平定义渠戎狄内乱,义渠戎狄臣服于秦国。又过了八年,秦国讨伐义渠戎狄,攻取郁郅县。又过了两年,义渠戎狄在李伯地区大败秦军。第二年,秦国讨伐义渠戎狄,攻取徒泾等二十五座城邑。及至秦昭王即位,义渠戎王来咸阳朝见秦王,与昭王的母亲宣太后私通,还生下两个儿子。周赧王四十三年,宣太后在甘泉宫诱杀义渠戎王,秦国发兵,灭亡义渠戎狄,在义渠戎狄故地始置陇西郡、北地郡、上郡。
戎狄原来没有君长,从夏后氏到商、周,戎狄跟随王室侯伯征伐有功,天子赏赐爵位,列为王室藩臣。在春秋,陆浑戎、蛮夷皆为“子爵”,在战国,大荔戎狄、义渠戎狄以“王”为称号,戎狄衰败,戎狄的族群恢复原来的称号,叫“酋长”。
羌人无弋爰剑,在秦厉公时,被秦人俘虏,罚为奴隶。不知爰剑是哪一个羌戎族群。爰剑后来逃脱,回到族群,秦人在后面追得很急,爰剑藏在山洞里,得以不死。据羌人传说:爰剑藏在山洞里,秦人在外面点火,烟火中显现出老虎的影像,为爰剑遮挡住大火,爰剑得以不死。后来,爰剑走出山洞,在野外碰到一个被割去鼻子的女子,二人结为夫妻。女子羞于面貌不堪,用长发遮面,从此以后,羌人以此为习俗,夫妻二人逃到三河地区。羌人部落看到爰剑没有被火烧死,惊叹爰剑是一位神人,敬畏爰剑,推举爰剑为首领。河湟地区很少种植五谷,有很多禽兽,羌人以射猎为生。爰剑指导羌民稼穑,放牧牲畜,赢得羌民的爱戴,归附爰剑的羌人逐渐增多。羌人称奴隶为无弋,因为爰剑做过奴隶,也这样称呼爰剑。爰剑的后嗣担任羌人君长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