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域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从敦煌出发,西行出玉门关、阳关,沿途跋涉,经过鄯善,向北直抵伊吾,有一千余里,从伊吾再向北行,直抵车师前部高昌国,有一千二百里,从高昌向北行,直抵车师后部金满城,有五百里。这是西域门户,戊己校尉在伊吾驻守屯田。伊吾的土地,适宜种植五谷、桑麻、葡萄。伊吾北部有一处地名叫柳中,是膏腴之地。汉与匈奴多次争夺车师、伊吾,为的是控制西域诸国。从鄯善国翻越葱岭,向西行前往诸国,有两条道路。沿南山北行,顺河流向西行,抵达莎车,为南道。沿南道向西行,翻越葱岭,可以抵达大月氏、安息。从车师前王庭沿北山,顺河流向西行,抵达疏勒,为北道。沿北道向西翻越葱岭,可以抵达大宛、康居、奄蔡诸国。
出玉门关,经鄯善、且末、精绝三国,前进三千余里,抵达拘弥国。
拘弥首府在宁弥城,距离西域长史驻扎的柳中,有四千九百里,距离洛阳有一万二千八百里,有户口数二千一百七十三户,有人口七千二百五十一人,可以当兵者,有一千七百六十人。
顺帝永建四年,于阗王放前杀害拘弥王兴,立儿子为拘弥王,派遣使者向汉朝贡献财物。敦煌郡太守徐由上奏朝廷,讨伐于阗王,顺帝赦免于阗王的罪行,令于阗王撤出拘弥国,放前不肯。顺帝阳嘉元年,敦煌郡太守徐由派遣疏勒王臣盘出兵两万,进攻于阗,大败于阗王,斩杀数百人,疏勒王放纵士兵抢掠。重新立拘弥王兴的族人成国为拘弥王,而后撤军。灵帝熹平四年,于阗王安国再次攻打拘弥,杀了拘弥王,拘弥国死伤者甚多。戊己校尉、西域长史各自派兵,帮助拘弥王的侍子定兴从洛阳返回西域,即位为拘弥王。当时,拘弥国只剩下一千余人。拘弥国西边距离于阗国三百九十里。
于阗国首府距离西域长史府五千三百里,距离洛阳一万一千七百里。有户口数三万二千户,有人口数八万三千人,能够当兵者,有三万余人。
建武末年,莎车王贤兵力强盛,兼并于阗国,将于阗王俞林迁至骊归为骊归王。明帝永平年间,于阗国将领休莫霸反攻莎车国,自立为于阗王。休莫霸死后,哥哥的儿子广德继位为于阗王。后来,广德灭亡莎车国,于阗国变得强盛起来。从精绝国西北到疏勒国,十三个西域国家皆臣服于阗国。鄯善国也很强大。南道葱岭以东地区,这两个国家最为强盛。
顺帝永建六年,于阗王放前派遣嗣子到洛阳朝贡。顺帝元嘉元年,西域长史赵评在于阗国患痈疮病死,赵评的儿子前去迎接父亲的灵柩,途经拘弥国。拘弥王成国与于阗王建素来有矛盾,对赵评的儿子讲:“于阗王令胡医用毒药治疗痈疮,导致将军死亡。”赵评的儿子居然相信,入塞后,将此事告诉敦煌郡太守马达。
第二年,朝廷任命王敬为西域长史,马达委托王敬调查此事。王敬先到拘弥国,拘弥王成国说:“于阗国人欲拥立我为于阗王,如今,可以借此事诛杀于阗王建,于阗国一定会臣服于汉朝。”王敬贪图功名,相信拘弥王成国的话,前往于阗国。王敬摆设酒宴,延请于阗王建,准备在酒宴上逮捕于阗王。有人将王敬的阴谋告诉于阗王建,于阗王建不相信,说:“我无罪,王长史为何要杀我?”第二天清晨,于阗王建带领官属数十人来拜谒王敬。大家坐下后,于阗王建站起来行酒,王敬喝令左右,拿下于阗王,军士无意杀害于阗王,于阗王带来的官属吓得四散逃走。当时,拘弥王成国的主簿秦牧跟随王敬出席酒宴,秦牧拔出刀来,说:“大事已定,还犹疑什么?”秦牧上前,杀了于阗王建。于阗国将军输僰(bó)集合军队,攻打王敬,王敬提着于阗王建的头颅,站在楼台上宣告:“天子诏令我诛杀于阗王建。”于阗将军焚烧军营,烧死汉军士卒,登上楼台,杀了王敬,将王敬的头颅悬挂在集市。输僰欲自立为于阗王,国人又将输僰杀害,拥立于阗王建的儿子安国继位。敦煌郡太守马达闻报,奏请朝廷,率领敦煌郡驻守汉军出塞,进攻于阗国。桓帝没有批准,召回马达,任命宋亮继任敦煌郡太守。宋亮到任,向于阗国人悬赏,自行斩杀输僰。当时,输僰已经被杀一个月,于阗国人割下输僰的人头,送往敦煌,但没有向宋亮说明事情的经过。后来,宋亮知道事情原委,没有再出兵问罪。于阗国人愈发骄横。
从于阗国经皮山国,可到达西夜国、子合国、德若国。
西夜国又名漂沙国,距离洛阳一万四千四百里。有户口数二千五百户,人口数一万余人,能够当兵者,有三千人。西夜国土地上生长一种白草,有毒,当地人煎熬毒药,涂抹在箭镞上,中箭者必死无疑。《汉书》误将西夜国、子合国混同为一个国家,实际上各自有国王。
子合国位置在呼鞬谷。距离疏勒国有一千里。有户口数三百五十户,有人口数四千人,能够当兵的有一千人。
德若国有户口数一百余户,有人口数六百七十人,能够当兵的有三百五十人。向东距离西域长史驻地有三千五百三十里,距离洛阳有一万二千一百五十里,与子合国接壤。其风俗大致相同。
从皮山国西南经乌秅(chá)国,翻越悬渡(注:《汉书》记载,悬渡是一座石山,峡谷中没有道路,需要用绳索连接在两山之间,将人拉过去),抵达罽宾国,再行走六十余日,可到达乌弋山离国,乌弋山离国方圆数千里,当时已经改名为排持国。
骑马向西南行一百余日,可到达条支国。
条支国在山上筑城,周长四十余里。条支国濒临西海,海水环绕南边和东北,三面道路阻断,只有西北角有通向外界的道路。土地温润,出产狮子、犀牛、封牛、孔雀、大雀。大雀产的卵像瓮一样大。
向北再转向东行,骑马六十余日,可到达安息国。后来,安息国征服条支国,在条支国设置大将,统治各小城邦。
安息国都城在和椟城,安息国距离洛阳二万五千里,北边与康居国接壤,南边与乌弋山离国接壤,地方广阔达数千里,有数百个小城,人口众多,兵力强盛。安息国东界有一座木鹿城,号称小安息,距离洛阳两万里。
章帝章和元年,安息国向汉朝派遣使者,献上狮子、符拔。符拔好似麒麟,没有角。和帝永元九年,西域都护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国,抵达条支国,走到大海边,欲渡海西行,安息国西界的掌船人对甘英讲:“海水浩淼,海面宽阔,往来者遇上善风,三个月可以渡过大海,如果遇上恶风,要用两年时间,因此,渡海人要带上三年的粮食。在海上航行,常使人思念故土,很多人死亡。”甘英听罢解释,打消了渡海的念头。永元十三年,安息王满屈派遣使者,向汉朝献上狮子和条支大鸟,世人称大鸟为“安息雀”。
从安息国西行三千四百里,抵达阿蛮国。从阿蛮国西行三千六百里,抵达斯宾国。从斯宾国南行渡过大河,再向西南行,抵达于罗国,距离九百六十里,安息国的西界至此到头。从这里向南渡过大海,可以到达大秦国。这块土地上有很多海西奇珍异物。
大秦国又名犁鞬国,因为在大海西边,又叫海西国。地方广阔达数千里,有四百余座城邑。大秦役使数十个小国,用石头建造城郭。沿途设置邮亭,用白垩土涂抹外墙。国内种植有松柏等树木花草。人们惯于在田间劳作,种有很多桑蚕树。人们大多剃头,穿有文绣的衣服,乘坐黑色帷幕白盖小车,出入打鼓,高举旌旗、旗幡。
大秦国的国都所在城邑,周围面积达一百余里。城中有五个宫殿,相距十里。宫中以水晶装饰廊柱,食器也使用水晶。大秦王每日游历一宫,在宫中处理政事,五日后轮回。常有一位侍臣手持书囊,跟随在国王车辇旁边,大臣有言事者,即将奏书投入囊中,国王进宫后打开奏书阅读,审理屈直。除此以外,还有各部功曹呈上文书。国王设置三十六将,在宫中聚会,讨论国事。国王生前不确立太子,而是根据某人是贤者,确定王位继承人。国中出现灾异,或者风雨不合时令,废黜原国王,拥立新王,被废黜者甘心受罚,并无怨言。国内人民身材高大,模样端正,类似于中原,所以叫大秦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