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后汉书》 » 卷九十 乌桓鲜卑列传 > 乌桓鲜卑列传 白话文翻译

乌桓鲜卑列传 白话文翻译

乌桓,原来的名字叫“东胡”。汉建国初,匈奴冒顿单于灭亡东胡,其剩余部分退守乌桓山,遂以山名为族名。乌桓人善于骑射,依靠打猎获取禽兽为生,同时放牧牲畜,随牧草迁徙,居无定所。乌桓以穹庐帐篷为房屋,帐篷门朝向太阳升起的东方,以兽肉、奶酪为主食,用兽皮制作衣服。雄壮有力的男子受到尊重,老弱病残会受到歧视。乌桓人特别能忍受寒冷。发怒时,乌桓人会杀害父兄,但是不会伤害母亲,因为母亲家族有人撑腰,与父兄为仇,则不会受到族人的报复。族里面身强体壮,能为众人排忧解难者,被推举为首领,首领去世,后嗣不能继位。每个小部落都有首领,成百上千个小部落,组成大部落。大首领发出号令,以刻木为信,没有文字,但是族人不敢违抗。乌桓没有固定姓氏,以强健的大首领名字为姓氏。大首领以下的民众,各自放牧牲畜,治理产业,无须服徭役。族人间通婚,男子把中意的女子先抢回家,生活一段时间,半年或一百天,再向女方家族送去马、牛、羊,作为聘礼,而后,带着妻子返回娘家。妻子的家里没有尊卑之分,家里每天礼拜,但不礼拜父母。丈夫在妻子家,像仆役一样劳作,经过一两年,妻子家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,把女儿送回男方家,家中的一切财物,由女方家操办。乌桓的风俗,父亲死后,儿子可娶后母为妻,哥哥去世,弟弟可娶寡嫂为妻,但是妻子死后,只能与第一个丈夫合葬。家里的事务,妇人有决定权,对外战争,由男子决定。父子、男女之间,相对盘腿而坐,男子习惯剃发,认为做事情方便。妇人到了出嫁年龄开始养发,将长发盘起来,分出发髻,插上“句玦”,用黄金、碧玉制作,好像中原妇女头上戴的首饰。妇人会刺绣,刺出各种花纹,会织毛毯,毡垫。男子会制作弓箭、鞍辔、马勒,锻打金属,制造兵器。乌桓生活的地方,适宜种植糜(méi)子和“东墙”,东墙长得像蓬草,好像内地种植的穄(jì)子,十月份成熟。乌桓人根据鸟兽发情怀孕及哺乳时间,判断一年四季。

乌桓人的风俗,战死在沙场上的勇士受到尊敬,用棺材装殓尸骸,送葬人哭得很悲伤,下葬时,以歌舞相送。人们用彩绳牵着一条肥犬,把死者生前用过的马具和使用过的衣物,一起焚烧,为死者送葬,焚烧时,人们不停地向肥犬祷告,保护死者的神灵回到赤山。赤山在辽东郡西北数千里,就像中原人死后的灵魂回归泰山神。乌桓人敬祀鬼神,祭祀天地、日月、星辰、山川,以及祖先中有威望者。用牛羊举行祭祀,祭祀完毕,全部焚烧。按照约法,如果有人不听从首领,重者可以处死;在族中杀人、伤人,由部落自行处置,相互仇杀不能阻止,则请大首领出面,犯罪者用马、牛、羊赎罪,可以免除死罪;杀的人是父亲、兄弟,可以免罪;犯罪者逃亡,被族中首领追捕,其他族群不得收留,要将逃亡者驱赶至荒野、沙漠、有蝮蛇出没的地方,或在丁零西南,乌孙东北。

乌桓被冒顿单于打败,变得愈发衰弱,不得不臣服于匈奴,每年要向匈奴缴纳马、牛、羊皮,逾期没有缴纳,就会被匈奴人夺走妻子儿女。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在西部大败匈奴,此后,汉廷将乌桓人迁至上谷郡、渔阳郡、右北平郡、辽西郡、辽东郡塞外安置,让他们为汉军侦察匈奴的动向。乌桓首领每年到长安朝觐皇帝一次,武帝设置护乌桓校尉,俸禄为二千石,持符节监护乌桓,诏令乌桓不得与匈奴交往。

在昭帝朝,乌桓变得强大,乌桓人挖掘已故匈奴单于的坟墓,报了当年冒顿屠戮之仇。匈奴人大怒,向东进攻乌桓。大将军霍光听到匈奴攻打乌桓的消息,派度辽将军范明友,率领两万骑兵从辽东郡出塞截击匈奴,此时匈奴已经远遁。范明友趁着乌桓新败之机,进攻乌桓,斩杀六千余人,杀了三位乌桓王,斩下首级带回。从此乌桓不断袭扰幽州,范明友在辽东郡多次击退进犯的乌桓人。在宣帝朝,乌桓又重新归附汉朝,为汉朝守护边境。

王莽篡位,欲打击匈奴,派出十二路大军,诏令东域将军严尤率领乌桓、丁令军队屯驻在代郡,同时把乌桓首领的妻子儿女羁押在内地郡县,充当人质。乌桓人不服内地水土,担心会长久滞留在内地,多次请求返回故地。王莽不许,乌桓人遂自行逃亡,逃亡的乌桓人沿途抢劫,沦为盗寇,被扣为人质的乌桓家眷则被内地郡县诛杀。乌桓人憎恨王莽,匈奴乘机诱迫乌桓首领归附,以羁縻控制乌桓。

光武初年,乌桓与匈奴联合,袭扰汉朝边郡,代郡以东深受其害。乌桓居住在靠近边塞的地方,早上离开住地出发,晚上就可以到达边城。五个边郡(注:上谷郡、渔阳郡、右北平郡、辽西郡、辽东郡)的百姓,常常遭到乌桓人抢掠,郡县的邮亭、驿站,损毁严重,边民四处流亡。上谷郡塞外白山的乌桓,势力尤为强盛。

建武二十一年,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马援率领三千骑兵,从五阮关出关,打击乌桓。乌桓获知情报,遂收拢帐篷逃走,汉军追击乌桓,斩杀一百余人。汉军撤军,乌桓在后边尾随,袭击马援的后队,马援日夜不停地撤退,及至退入塞内,累死的战马有一千余匹。

建武二十二年,匈奴发生内乱,乌桓乘机进攻匈奴,匈奴向北转移,后退数千里,沙漠以南变得空旷无人。光武帝用钱币、绢帛收买乌桓。建武二十五年,辽西郡乌桓首领郝旦等人,率领九百二十二人内附汉朝,到洛阳来朝觐皇帝,向朝廷进贡奴婢、牛马、弓箭、虎豹貂皮。

当时,四夷皆臣服于汉朝,纷纷来到洛阳,向皇帝朝贡。天子举行酒宴,招待远方客人,同时赐予他们珍宝、财物。乌桓人提出愿意为汉朝守护边境,光武帝封乌桓首领为侯、王、君长,共计八十一位首领受封,沿着边境郡县,把乌桓安排在塞内居住,令其招引部众,朝廷向乌桓人供给衣食。此后,乌桓为汉朝守护边境,侦察匈奴的动向,帮助汉军防备匈奴、鲜卑。当时,司徒府掾史班彪上疏:“乌桓天性狡黠,喜欢抢劫,不为乌桓安排官员管护,长时间放任自流,必然会寇掠边郡百姓。朝廷仅把责任放在沿边郡府主降掾史身上,恐怕难以担负起责任。臣愚以为,朝廷应该设置护乌桓校尉,这样才能有效地管护乌桓,减少边郡受到侵害。”光武帝采纳班彪的谏言。朝廷在上谷郡宁城,设置护乌桓校尉,建立府衙、军营,护乌桓校尉同时管护鲜卑事务,管护乌桓、鲜卑居住在汉地的民众,每年安排他们与汉人互市贸易。

在明帝、章帝、和帝朝,乌桓在边郡守护边塞,与汉民相处,双方相安无事。安帝永初三年夏天,渔阳郡乌桓与右北平郡一千余胡人,寇掠代郡、上谷郡。当年秋天,住在雁门郡的乌桓率众王无何,与鲜卑首领丘伦及南匈奴骨都侯,共计有七千骑兵,寇掠五原郡,与五原郡太守在九原县高渠谷大战,汉军战事不利,叛军杀了郡府官员。安帝派遣车骑将军何熙、度辽将军梁慬等,率领汉军平乱,大败叛军。无何乞降,鲜卑人逃出塞外。乌桓重新臣服于朝廷,安帝拜乌桓首领戎朱廆为亲汉都尉。

顺帝阳嘉四年冬天,乌桓寇掠云中郡,拦路抢劫过往商贾一千余辆载货牛车,度辽将军耿晔率领二千汉军,前往营救,追击乌桓贼寇,战事不利,汉军又在沙南县与乌桓大战,斩杀五百人。乌桓随后在兰池城围困耿晔,朝廷征调善射武士两千人,度辽军营汉军一千人,还有边郡屯驻的汉军,讨伐乌桓,乌桓退走。顺帝永和五年,乌桓首领阿坚、羌渠等,与南匈奴左部句龙吾斯反叛,中郎将张耽率军镇压,斩杀无数,余众投降。桓帝永寿年间,住在朔方郡的乌桓与南匈奴休著屠各反叛,中郎将张奂平定叛乱。桓帝延熹九年夏天,乌桓再次反叛,与鲜卑及南匈奴寇掠北部九郡,张奂率军镇压,叛军逃出塞外。

灵帝初年,上谷郡乌桓首领难楼有部众九千余帐,辽西郡乌桓首领丘力居有部众五千余帐,二人自称“王”;辽东郡乌桓首领苏仆延有部众一千余帐,自称“峭王”;右北平郡乌桓首领乌延有部众八百余帐,自称“汗鲁王”。造反的乌桓首领大多英勇善战,善用谋略。灵帝中平四年,原中山郡太守张纯反叛,逃往丘力居部落,自称“弥天安定王”,成为造反乌桓的统帅,率领乌桓叛军寇掠青州、徐州、幽州、冀州。灵帝中平五年,灵帝任命刘虞为幽州牧,悬赏斩杀张纯,北部州郡这才安定下来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