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王伐纣,渡于孟津,阳侯之波,逆流而击,疾风晦冥,人马不相见。于是武王左操黄钺,右秉白旄,瞋目而撝之曰:“余任天下,谁敢害吾意者!”于是风济而波罢。鲁陽公与韩搆难,战酣日暮,援戈而撝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夫全性保真,不亏其身,遭急迫难,精通于天,若乃未始出其宗者,何为而不成?夫死生同域,不可胁陵,勇武一人,为三军雄。彼直求名耳,而能自要者尚犹若此,又况夫宫天地、怀万物而友造化,含至和,直偶于人形,观九钻一,知之所不知,而心未尝死者乎!原文解释
【原文】
武王伐纣,渡于孟津1孟津:古黄河津渡名,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南,孟津县东北。,阳侯
2阳侯:波浪之#-666nn;。之波,逆流而击,疾风晦冥,人马不相见。于是武王左操黄钺
3黄钺:黄钺(yuè),黄金为饰的斧子。古代为帝王专用,或赐给主征伐的重臣。,右秉白旄
4白旄:古代#-666kk;旗的一种,把牦牛尾置于竿头,用来指挥全军。,瞋目而撝之曰:“余任天下,谁敢害吾意者!”于是风济而波罢。鲁陽公与韩搆难,战酣日暮,援戈而撝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夫全性保真,不亏其身,遭急迫难,精通于天
5精通于天:精诚和上天相通。,若乃未始出其宗者,何为而不成?夫死生同域,不可胁陵,勇武一人,为三军雄。彼直求名耳,而能自要者尚犹若此,又况夫宫天地、怀万物而友造化,含至和,直偶于人形,观九钻一,知之所不知,而心未尝死者乎!

【翻译】
周武王讨伐纣王,在孟津渡黄河时,波浪之#-666nn;阳侯迎着水流发起冲击,狂风大作,天昏地暗,#-666aa;、马之间都不能看清楚。这时周武王左手握着黄钺,右手拿着#-666kk;旗,瞋目喝道:“我担当起天下的重任,哪个敢违逆我的意志!”于是风浪随话音平静而平静。还有过去鲁阳公与韩国结仇交战,战斗正处难#-666dd;难解、太阳西沉之时,鲁阳公挥戈大喝,太阳竟为之退避三舍。这样看来,那些保全天性和本真,不使身形受到损亏的#-666aa;,当处危难时刻,他的精诚能通天帝而得到助佑。如果一个#-666aa;从未偏离道之根本,那么做什么事都会成#-666ii;。那些将生死视为同一境地的人,是无法胁迫欺凌的,就像勇士一样,一个人可以称雄于千#-666kk;万马之中。当然,这样威武勇猛的人只不过是为了追求#-666ii;名罢了,那么,这些追求#-666ii;名的人都能如此,更不用说有些包裹天地自然、#-666ee;怀容纳万物、与造化为友、内心蕴含中和之气的人了,他们这些人真是只将人的形体视为道所暂时寄托的躯壳,钻研探究道的奥妙变化,就能知道未曾知道的许多事情;他们真正做到了心性与道同存#-666cc;在。
原文 | 翻译 |
武王伐纣,渡于孟津,阳侯之波,逆流而击,疾风晦冥,人马不相见。于是武王左操黄钺,右秉白旄,瞋目而撝之曰:“余任天下,谁敢害吾意者!”于是风济而波罢。鲁陽公与韩搆难,战酣日暮,援戈而撝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夫全性保真,不亏其身,遭急迫难,精通于天,若乃未始出其宗者,何为而不成?夫死生同域,不可胁陵,勇武一人,为三军雄。彼直求名耳,而能自要者尚犹若此,又况夫宫天地、怀万物而友造化,含至和,直偶于人形,观九钻一,知之所不知,而心未尝死者乎! | 周武王讨伐纣王,在孟津渡黄河时,波浪之#-666nn;阳侯迎着水流发起冲击,狂风大作,天昏地暗,#-666aa;、马之间都不能看清楚。这时周武王左手握着黄钺,右手拿着#-666kk;旗,瞋目喝道:“我担当起天下的重任,哪个敢违逆我的意志!”于是风浪随话音平静而平静。还有过去鲁阳公与韩国结仇交战,战斗正处难#-666dd;难解、太阳西沉之时,鲁阳公挥戈大喝,太阳竟为之退避三舍。这样看来,那些保全天性和本真,不使身形受到损亏的#-666aa;,当处危难时刻,他的精诚能通天帝而得到助佑。如果一个#-666aa;从未偏离道之根本,那么做什么事都会成#-666ii;。那些将生死视为同一境地的人,是无法胁迫欺凌的,就像勇士一样,一个人可以称雄于千#-666kk;万马之中。当然,这样威武勇猛的人只不过是为了追求#-666ii;名罢了,那么,这些追求#-666ii;名的人都能如此,更不用说有些包裹天地自然、#-666ee;怀容纳万物、与造化为友、内心蕴含中和之气的人了,他们这些人真是只将人的形体视为道所暂时寄托的躯壳,钻研探究道的奥妙变化,就能知道未曾知道的许多事情;他们真正做到了心性与道同存#-666cc;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