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侯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淮南子》第六卷 览冥训中的「武王伐纣,渡于孟津,阳侯之波,逆流而击,疾风晦冥,人马不相见。于是武王左操黄钺,右秉白旄,瞋目而撝之曰:“余任天下,谁敢害吾意者!”于是风济而波罢。鲁陽公与韩搆难,战酣日暮,援戈而撝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夫全性保真,不亏其身,遭急迫难,精通于天,若乃未始出其宗者,何为而不成?夫死生同域,不可胁陵,勇武一人,为三军雄。彼直求名耳,而能自要者尚犹若此,又况夫宫天地、怀万物而友造化,含至和,直偶于人形,观九钻一,知之所不知,而心未尝死者乎!」篇,“阳侯”解释为:波浪之神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张平子中的「于是群士放逐,驰乎沙场。 骥齐镳,黄间机张。足逸惊飙,镞析毫芒。俯贯鲂 ,仰落双鸧,鱼不及窜,鸟不暇翔。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,乱北渚兮揭南涯。汰瀺灂兮船容裔,阳侯浇兮掩凫鹥。追水豹兮鞭蝄 ,惮夔龙兮怖蛟螭。于是日将逮昏,乐者未荒,收 命驾,分背回塘。车雷震而风厉,马鹿超而龙骧。夕暮言归,其乐难忘。此乃游观之好,耳目之娱,未睹其美者,焉足称举。」篇,“阳侯”解释为:水神,能作大风浪。此指巨浪。浇:漩涡。回旋之水。凫鹥:野鸭与鸥鸟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左太冲中的「“殆而朅来,相与第如滇池,集于江洲。试水客,舣轻舟,娉江婓,与神游。罨翡翠,钓 鲉,下高鹄,出潜虬。吹洞箫,发棹讴,感鲟鱼,动阳侯。腾波沸涌,珠贝泛浮,若云汉含星,而光耀洪流。将飨獠者,张帟幕,会平原;酌清酤,割芳鲜;饮御酣,宾旅旋。车马雷骇,轰轰阗阗,若风流雨散,漫乎数百里间。」篇,“阳侯”解释为: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江海-木玄虚中的「若乃三光既清,天地融朗,不泛阳侯,乘 绝往。觌安期于蓬莱,见乔山之帝像。群仙缥眇,餐玉清涯。履阜乡之留舄,被羽翮之 。翔天沼,戏穷溟,甄有形于无欲,永悠悠以长生。且其为器也,包乾之奥,括坤之区。惟神是宅,亦祇是庐。何奇不有,何怪不储。芒芒积流,含形内虚。旷哉坎德,卑以自居。弘往纳来,以宗以都。品物类生,何有何无?」篇,“阳侯”解释为:传说中的波神。传说古代陵阳国诸侯,其国近水,溺水而死,死后为神,常兴风作浪,人称阳侯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文选》江海-郭景纯中的「尔乃域之以盘岩,豁之以洞壑。疏之以沲汜,鼓之以朝夕。川流之所归凑,云雾之所蒸液。珍怪之所化产,傀奇之所窟宅。纳隐沦之列真,挺异人乎精魄。播灵润于千里,越岱宗之触石。及其谲变儵恍,符祥非一。动应无方,感事而出。经纪天地,错综人术。妙不可尽之于言,事不可穷之于笔,若乃岷精垂曜于东井,阳侯遁形乎大波。奇相得道而宅神,乃协灵爽于湘娥,骇黄龙之负舟,识伯禹之仰嗟。壮荆飞之擒蛟,终成气乎太阿。悍要离之图庆,在中流而推戈。悲灵均之任石,叹渔父之棹歌。想周穆之济师,驱八骏于鼋鼍。感交甫之丧佩,愍神使之婴罗。焕大块之流形,混万尽于一科。保不亏而永固,禀元气于灵和。考川渎而妙观,实莫著于江河。」篇,“阳侯”解释为:波神。详见上注。遁(dùn)形:形体隐没。指阳侯形体隐没于波涛之中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战国策》江海-郭景纯中的「谓公叔曰乘舟」篇,“阳侯”解释为:晋阳国侯溺水,而为大海之神,能兴大波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楚辞》九叹中的「远逝」篇,“阳侯”解释为: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波涛之神。潢洋:水深而广大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