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淮南子》 » 第十三卷 氾论训 > 古者民泽处复穴,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,夏日则不胜暑热…+

古者民泽处复穴,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,夏日则不胜暑热蚊虻;圣人乃作,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,上栋下宇以蔽风雨,以避寒暑,而百姓安之。伯余之初作衣也,緂麻索缕,手经指挂,其成犹网罗。后世为之机杼胜複,以便其用,而民得以揜形御寒。古者剡耜耜而耕,摩蜃而耨,木钩而樵,抱甀而汲,民劳而利薄,后世为之耒耜耰锄,斧柯而樵,桔皋而汲,民逸而利多焉,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,不通往来也,乃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,故地势有无得相委输。乃为靻蹻而超千里,肩荷负儋之勤也,而作为之揉轮建舆,驾马服牛,民以致远而不劳。为鸷禽猛兽之害伤人而无以禁御也,而作为之铸金锻铁,以为兵刃。猛兽不能为害。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,困其患则造其备。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,就其所利。常故不可循,器械不可因也,则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矣。原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古者民泽处复穴note-name:复穴1复穴:上古的一种挖地建成的一种双层结构的窟室。,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,夏日则不胜暑热蚊虻;圣人乃作,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,上栋下宇以蔽风雨,以避寒暑,而百姓安之。伯余note-name:伯余2伯余:传说是黄帝的臣子,发明了制衣的方法。之初作衣也,note-name:緂3緂:緂(chān),用手搓麻。索:搓。缕:麻线。麻索缕,手经指挂,其成犹网罗note-name:网罗4网罗:这里指制作粗糙的衣#-666hh;。后世为之机杼胜複,以便其用,而民得以揜形御寒。古者note-name:剡5剡:使锋利。耜:上古的一种耕种的农具。耜耜而耕,摩note-name:蜃6蜃:大蛤蜊。耨:锄地。而耨,木钩而樵,抱note-name:甀7甀:甀(zhuì),一种口很小的容器。而汲,民劳而利薄,后世为之耒耜耰锄note-name:耰锄8耰锄:耰(yōu)锄,上古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。,斧柯而樵,桔皋而汲,民逸而利多焉,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,不通往来也,乃为note-name:窬9窬:窬(yú),挖空。木方版以为舟航,故地势有无得相委输。乃为靻蹻而超千里,肩荷负儋之勤也,而作为之揉轮建舆,驾马服牛,民以致远而不劳。为鸷禽猛兽之害伤人而无以禁御也,而作为之铸金锻铁,以为兵刃。猛兽不能为害。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,困其患则造其备。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,就其所利。常故不可循,器械不可因也,则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矣。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【翻译】

古时候#-666aa;们居住在水泽和窟穴之中,冬天难以忍受霜雪雾露的侵袭,夏天难以忍受暑热和蚊虫的叮咬。于是圣#-666aa;就给百姓垒土架木筑建屋室,上面是梁下面是檐,用来遮蔽风雨,以便躲避寒暑,百姓从此得到安居。伯余开始教#-666aa;制作衣#-666hh;、搓麻绳、捻麻线,手缠指绕编结成像罗网那样粗糙的衣#-666hh;;后来又发明了织布机,这样就方便人纺织布帛,使百姓得以遮体御寒。古时候人们磨利石头当犁来耕地,又磨快蛤蜊当锄头来除草,用木钩刀来砍柴,抱着瓦瓮来汲水,这时的人既劳累辛苦又获利微薄;后来发明了耒耜锄头来耕翻土地播种,又制造出斧头砍柴,利用桔皋来汲水,人既轻松又获利丰厚。古时候大川深谷,道路阻绝,不能互通往来,于是人们挖空树木,拼#-666ff;木板做成舟船,使各地的人和物产得以运输,互通有无。又因为人们到千里之外全靠徒步行走,肩挑背驮非常劳累,于是发明了车子,用马牛拉拖,这样人坐车到远方也不显得劳累;还因为猛兽凶禽伤害人,无法防御抵抗,于是人就熔铸金铁,铸成兵器、刀具,这样凶猛的禽兽就不敢来危害百姓了。所以百姓在困难的逼迫下,就要求得到生存的方便;被患祸所困扰,就要制造相应的防卫工具。人们各自凭着他们所具有的智慧,去避免遇到的祸害,而靠近对他们有利的事情。因此常规不可一成不变去遵循,器械也不能够因循不变,那么先王留下的法度也不是不能改变的。

原文翻译

古者民泽处复穴,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,夏日则不胜暑热蚊虻;圣人乃作,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,上栋下宇以蔽风雨,以避寒暑,而百姓安之。伯余之初作衣也,緂麻索缕,手经指挂,其成犹网罗。后世为之机杼胜複,以便其用,而民得以揜形御寒。古者剡耜耜而耕,摩蜃而耨,木钩而樵,抱甀而汲,民劳而利薄,后世为之耒耜耰锄,斧柯而樵,桔皋而汲,民逸而利多焉,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,不通往来也,乃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,故地势有无得相委输。乃为靻蹻而超千里,肩荷负儋之勤也,而作为之揉轮建舆,驾马服牛,民以致远而不劳。为鸷禽猛兽之害伤人而无以禁御也,而作为之铸金锻铁,以为兵刃。猛兽不能为害。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,困其患则造其备。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,就其所利。常故不可循,器械不可因也,则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矣。

古时候#-666aa;们居住在水泽和窟穴之中,冬天难以忍受霜雪雾露的侵袭,夏天难以忍受暑热和蚊虫的叮咬。于是圣#-666aa;就给百姓垒土架木筑建屋室,上面是梁下面是檐,用来遮蔽风雨,以便躲避寒暑,百姓从此得到安居。伯余开始教#-666aa;制作衣#-666hh;、搓麻绳、捻麻线,手缠指绕编结成像罗网那样粗糙的衣#-666hh;;后来又发明了织布机,这样就方便人纺织布帛,使百姓得以遮体御寒。古时候人们磨利石头当犁来耕地,又磨快蛤蜊当锄头来除草,用木钩刀来砍柴,抱着瓦瓮来汲水,这时的人既劳累辛苦又获利微薄;后来发明了耒耜锄头来耕翻土地播种,又制造出斧头砍柴,利用桔皋来汲水,人既轻松又获利丰厚。古时候大川深谷,道路阻绝,不能互通往来,于是人们挖空树木,拼#-666ff;木板做成舟船,使各地的人和物产得以运输,互通有无。又因为人们到千里之外全靠徒步行走,肩挑背驮非常劳累,于是发明了车子,用马牛拉拖,这样人坐车到远方也不显得劳累;还因为猛兽凶禽伤害人,无法防御抵抗,于是人就熔铸金铁,铸成兵器、刀具,这样凶猛的禽兽就不敢来危害百姓了。所以百姓在困难的逼迫下,就要求得到生存的方便;被患祸所困扰,就要制造相应的防卫工具。人们各自凭着他们所具有的智慧,去避免遇到的祸害,而靠近对他们有利的事情。因此常规不可一成不变去遵循,器械也不能够因循不变,那么先王留下的法度也不是不能改变的。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复穴:上古的一种挖地建成的一种双层结构的窟室。

〔2〕伯余:传说是黄帝的臣子,发明了制衣的方法。

〔3〕:緂(chān),用手搓麻。索:搓。缕:麻线。

〔4〕网罗:这里指制作粗糙的衣#-666hh;

〔5〕:使锋利。耜:上古的一种耕种的农具。

〔6〕:大蛤蜊。耨:锄地。

〔7〕:甀(zhuì),一种口很小的容器。

〔8〕耰锄:耰(yōu)锄,上古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。

〔9〕:窬(yú),挖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