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淮南子》 » 第十三卷 氾论训 > 天下莫易于为善,而莫难于为不善也+所谓为善者,静而…+

天下莫易于为善,而莫难于为不善也。所谓为善者,静而无为也。所谓为不善者,躁而多欲也。适情辞余,无所诱惑,循性保真,无变于己。故曰为善易。越城郭,逾险塞,奸符节,盗管金,篡弑矫诬,非人之性也,故曰为不善难。今之所以犯囹圄之罪而陷于刑戮之患者,由嗜欲无厌,不循度量之故也。何以知其然?天下县官法曰:“发墓者诛,窃盗者刑。”此执政之所司也。夫法令网其奸邪,勒率随其踪迹,无愚夫意妇皆知为奸之无脱也,犯禁之不得免也。然而不材子不胜其欲,蒙死亡之罪,而被刑戮之羞,然而立秋之后,司寇之徒继踵于门,而死市之人血流于路。何则?惑于财利之得而蔽于死亡之患也。夫今陈卒设兵,两军相当,将施令曰:“斩首拜爵,而屈挠者要斩!”然而队阶之卒皆不能前遂斩首之功,而后被要斩之罪,是去恐死而就必死也。故利害之反,祸福之接,不可不审也。原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天下莫易于为善,而莫难于为不善也。所谓为善者,静而无为也。所谓为不善者,躁而多欲也。适情辞余note-name:辞余1辞余:把本性之外的东西抛掉。,无所诱惑,循性保真,无变于己。故曰为善易。越城郭,逾险塞,奸符节note-name:符节2符节:古代朝廷用作凭证的信物。,盗note-name:管3管:钥匙。金:金印。金,篡弑note-name:篡弑4篡弑:篡弑(shì),杀君夺位。矫诬:假托名义进行诬陷。矫诬,非人之性也,故曰为不善难。今之所以犯囹圄之罪而陷于刑戮之患者,由嗜欲无note-name:厌5厌:满足。,不循度量之故也。何以知其然?天下note-name:县6县:同“悬”,颁布。官法:法律条文。官法曰:“发墓者诛,窃盗者刑。”此执政之所司也。夫法令网其奸邪,勒率note-name:勒率7勒率:逮捕,惩罚。随其踪迹,无愚夫意妇皆知为奸之无脱也,犯禁之不得免也。然而不材子不胜其欲,蒙死亡之罪,而被刑戮之羞,然而立秋之后,司寇之徒继踵于门,而死市之人血流于路。何则?惑于财利之得而蔽于死亡之患也。夫今陈卒设兵,两军相当,将施令曰:“斩首拜爵,而屈挠者要斩!”然而队阶之卒皆不能前遂斩首之功,而后被要斩之罪,是去恐死而就必死也。故利害之反,祸福之接,不可不审也。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【翻译】

天下没有比从事善事容易的了,也没有比从事不善之事困难的了。所谓做善事,只要清静无为便能做到;所谓从事不善之事,是说急躁而多嗜欲。性情安适,去除多余的欲望,不受诱惑,依循本性,保存纯真,不让自己改变天性,就能为善,所以说做善事容易。而要翻越城郭,穿过险塞,偷盗符节、印章、钥匙,又要杀君夺权,制造假命令,这些事情都不符#-666ff;#-666aa;的天性,所以说从事不善的事是困难的。现在之所以有#-666aa;被关押或蒙受刑罚,是因为这些#-666aa;欲望无限膨胀、不遵守法规而造成的。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?天下悬挂官方的法令说:“盗墓的处死,偷盗的判刑。”这些是执法机构所管理的事情。法律网罗那些奸邪之人,法网随时追寻他们的踪迹,即使是愚昧的人都懂得触犯刑法是逃脱不了法律制裁的,违反#-666mm;令是不能免除惩罚的。虽然这样那些不成器的人遏制不住自己的欲望,冒着有可能被判死罪的风险去干坏事,最终还是受到了法律的严惩,蒙受刑罚的耻辱。因而每年在立秋以后,司寇之类的官员会接连来到门上,将其处死,以致被处死的人血流满地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?这是因为这些死囚被利欲之心冲昏了头脑,而看不到死亡的祸患正等着他呢!现在双方对阵两#-666kk;交战,将#-666kk;发号施令说:“冲上前去杀敌的人能够授予爵位,而退缩逃跑的要受到腰斩。”即使这样队列中的士兵,都不能向前成就斩首之#-666ii;,而却在后面受到腰斩的惩处,这是害怕冲上前去被敌人杀死,却往往忽视违反#-666kk;法也是要处死这点。所以说利和害是相反相成的,祸与福是互相承接的,这个道理不能不弄清楚啊!

原文翻译

天下莫易于为善,而莫难于为不善也。所谓为善者,静而无为也。所谓为不善者,躁而多欲也。适情辞余,无所诱惑,循性保真,无变于己。故曰为善易。越城郭,逾险塞,奸符节,盗管金,篡弑矫诬,非人之性也,故曰为不善难。今之所以犯囹圄之罪而陷于刑戮之患者,由嗜欲无厌,不循度量之故也。何以知其然?天下县官法曰:“发墓者诛,窃盗者刑。”此执政之所司也。夫法令网其奸邪,勒率随其踪迹,无愚夫意妇皆知为奸之无脱也,犯禁之不得免也。然而不材子不胜其欲,蒙死亡之罪,而被刑戮之羞,然而立秋之后,司寇之徒继踵于门,而死市之人血流于路。何则?惑于财利之得而蔽于死亡之患也。夫今陈卒设兵,两军相当,将施令曰:“斩首拜爵,而屈挠者要斩!”然而队阶之卒皆不能前遂斩首之功,而后被要斩之罪,是去恐死而就必死也。故利害之反,祸福之接,不可不审也。

天下没有比从事善事容易的了,也没有比从事不善之事困难的了。所谓做善事,只要清静无为便能做到;所谓从事不善之事,是说急躁而多嗜欲。性情安适,去除多余的欲望,不受诱惑,依循本性,保存纯真,不让自己改变天性,就能为善,所以说做善事容易。而要翻越城郭,穿过险塞,偷盗符节、印章、钥匙,又要杀君夺权,制造假命令,这些事情都不符#-666ff;#-666aa;的天性,所以说从事不善的事是困难的。现在之所以有#-666aa;被关押或蒙受刑罚,是因为这些#-666aa;欲望无限膨胀、不遵守法规而造成的。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?天下悬挂官方的法令说:“盗墓的处死,偷盗的判刑。”这些是执法机构所管理的事情。法律网罗那些奸邪之人,法网随时追寻他们的踪迹,即使是愚昧的人都懂得触犯刑法是逃脱不了法律制裁的,违反#-666mm;令是不能免除惩罚的。虽然这样那些不成器的人遏制不住自己的欲望,冒着有可能被判死罪的风险去干坏事,最终还是受到了法律的严惩,蒙受刑罚的耻辱。因而每年在立秋以后,司寇之类的官员会接连来到门上,将其处死,以致被处死的人血流满地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?这是因为这些死囚被利欲之心冲昏了头脑,而看不到死亡的祸患正等着他呢!现在双方对阵两#-666kk;交战,将#-666kk;发号施令说:“冲上前去杀敌的人能够授予爵位,而退缩逃跑的要受到腰斩。”即使这样队列中的士兵,都不能向前成就斩首之#-666ii;,而却在后面受到腰斩的惩处,这是害怕冲上前去被敌人杀死,却往往忽视违反#-666kk;法也是要处死这点。所以说利和害是相反相成的,祸与福是互相承接的,这个道理不能不弄清楚啊!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辞余:把本性之外的东西抛掉。

〔2〕符节:古代朝廷用作凭证的信物。»

〔3〕:钥匙。金:金印。

〔4〕篡弑:篡弑(shì),杀君夺位。矫诬:假托名义进行诬陷。

〔5〕:满足。

〔6〕:同“悬”,颁布。官法:法律条文。

〔7〕勒率:逮捕,惩罚。